APP下载

在经典文言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2018-02-23张奇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六国论六国苏洵

张奇飞

面对这些经典的文言文,如何让学生在经典面前依然拥有自我,独立判断,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经典篇目时获得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成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将经典的文言文教出新意,刷新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让语文课堂生成出新的思考和意识,这需要教师敏锐捕捉其中的教学价值。

《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篇目中一篇著名的政论文作品。作者苏洵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并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我在讲授这堂课时,在参考了苏轼、苏辙、元代李祯的同名作品后,经过思考,将教学大致分为了三个板块:一是理解文本,二是质疑文本,三是评估论证。(本文主要讨论后两个环节,从问题人手,借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质疑文本

该文论述逻辑严密,说理清晰,在分析论证的同时,还有一种感情力量和气势影响着读者。但是,批判性思维者不会轻易臣服于作者,他会对作者的观点、论据、论证进行质疑、分析、评估,最终决定自己应该相信什么或者不相信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

问题1:你认同苏洵的观点吗?还有别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

你也许从直觉上不认同作者的观点,觉得六国哪里是“赂秦”这么简单的事。你也可能根据其他的历史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苏辙的《六国论》,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于他的父亲。他认为六国的破亡之因在于它们不明白天下大势,不能全力保住韩、魏,失去这个屏障和缓冲地带,因而导致灭亡。

元代李祯的《六国论》却认为二苏之说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他认为六国之亡,就亡在它们力量弱小而又欲为秦所为,而要想免于灭亡,只有行仁义。

三人的观点完全不同,哪一个更合理呢?或许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不全面或者不是根本原因。

问题2:苏洵的论据真实吗?

其一,秦国从受贿中所获得的土地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诸侯因赂秦失去的土地是因战败而割让的土地的百倍。这个数据显然有夸大的成分。

其二,“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一句不符合实情。据史书记载,秦灭赵是在灭韩之后,赵国是六国中第二个亡国的,当时其他诸侯国依然存在,应该不至于智力孤危。

其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说法不妥当。从《荆柯刺秦王》一文得知,荆柯之所以要行动,是因为“秦将王剪破趙,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秦军旦暮渡易水”,兵临城下,不得已而采取的自救措施,苏洵却颠倒了因果关系。

其四,“燕虽小国而后亡”,不见得是“用兵之效”。燕的地理位置距离秦国最远,根据秦“远交近攻”的战略,在灭亡的时间上要推后一些,用不用兵非关键因素。

问题3:文章论证充分吗?三国灭亡归因于赂秦,这样合理吗?

文章说,诸侯因贿赂秦国失去的土地是因战败而割让的土地的百倍。这里有个疑问,如果没有战败,诸侯为什么要主动割给秦国土地?诸侯对自己的土地恐怕不是不珍惜,而是在权衡利弊之后不得不采取的行为。也就是说,割地赂秦只是表象,更深层的原因是军事力量的弱小,而军事力量弱小的背后是经济力量的弱小和政治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秦国任用商鞍,实行变法,通过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而六国中,即使有的国家经过了变法,但也不彻底,依然实行的是传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北宋,北宋软弱的外交政策只是一种结果,并不是根本原因。北宋建国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这些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也加剧了社会矛盾。

但是从苏洵所列的原因来看,主要是从现象层面来考虑,只看到了北宋软弱的外交政策,没有进一步深思这种外交政策背后深层的原因。

事物间的因果关联,常常是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个因果关系构成的因果链。因果关系有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有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因此,我们思考问题不能只考虑一果一因,也不能只想到—层原因,而要多考虑些原因,辨析主因和次因,多问为什么,探究深层原因。

二、评估论证

《六国论》的论据和论证有这么多问题,可是本文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篇?苏洵可是战国社会问题的专家,他的笔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尽符合史实的叙述以及不合逻辑的议论呢?

作者生活于宋代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面对这种现状,有识之士忧心忡忡,纷纷探寻原因,思考对策。

苏洵这篇文章评论的是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实,目的是借古讽今。他把六国对秦所采取的有关行动排列出来,从《六国论》中可以看出这几点原因:有割地的,有派刺客冒险的,有受挑拨而排斥名将的……然后他选择了什么呢?针对宋王朝对外敌骚扰执行的妥协政策,以银、茶、丝绸求和的行为,即重蹈赂秦的覆辙,所以苏洵选择了“赂秦”这一因素。“赂秦而力亏”,还有“为积威之所劫”不见得是六国的问题,却暗示了北宋朝廷的真实情况。所以,《六国论》的真正目的不是谈古,而是论今,以达到针砭时弊的目的。这也是苏洵为文的根本原因。

再思考:这样一篇有重大逻辑问题的文章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篇?

其一,这篇文章具有道德上正确的意义。人们反对北宋统治者对敌一味屈膝妥协,乞求苟安,主张变赂为战,用武抗争,坚决御敌。

其二,中国人在思维层面存在的缺陷。这篇对问题分析虽肤浅片面,但感情充沛的文章也能赢得人们的敬仰。千百年来,此文仍能成为名篇,说明国人可能更注重道义上的正确,却缺少深入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只能说一些道义上的空话。

经典阅读应该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的常态。但常态并不意味着全盘接收,而批判性思维关注的不仅是问题本身,更关注问题的由来和思维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课堂上捕捉批判性思维生长的空间,不断培养,使之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学生才不会成为他人牙慧的拾取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六国论六国苏洵
苏洵焚稿
苏洵,中年开始乘风破浪
秦史论
秦之胜,时运使之耶?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苏老泉大器晚成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
伊朗核问题六国和伊朗发表共同声明,决定谈判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