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伯乐无常英雄何处

2018-02-23郭国酬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主公汉王萧何

郭国酬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宋·王安石《浪淘沙》

高中生写作绕不过的题材: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而成不世之功。似乎,忍受了侮辱,便能夠取得巨大成就。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书写的人物也必然在某个时期是胜利者。因此,韩信为世人所知,不在于其受胯下之辱,而在于他取得伟大功勋。而回头看,正如伤疤对于战士是军功章,曾经的侮辱也成为了如今的炫耀资本。

然而,纵观韩信一生,人们往往用“成也萧何败萧何”来评价。败由萧何,暂且不论;成由萧何,在于何处?“萧何月下追韩信”。月下追韩之前又何如?萧何其为伯乐乎?

楚汉争霸,人才流动。“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从文中可知,韩信傲气,仗剑从之。以为一口宝剑,一身武艺,一腔热血,一世谋略必能有所斩获,出人头地。而事实是——项梁:无所知名。项羽:羽不用。刘邦:未得知名。

张飞斥吕布为“三姓家奴”,韩信虽未侍奉三姓,却也跟随三位主公。能力自不必说,性情恐也有诈。三姓未心纳,韩信犯事——“为连敖,坐法当斩”。若然被斩,如草枯萎,史书无名。韩信何如?“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逋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大有孔门孟轲之风——“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治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韩信四处投寄,四处碰壁,仍以自己为壮士,而且是“就天下”的壮士。滕公枉法,私放韩信。上荐主公,“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依旧未受重视。岂无伯乐,伯乐亦需要秦穆公。

两换主公,四不被用。无怪乎韩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若云滕公“人微言轻”,“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为什么萧何如此大德依旧不足以引起主公的注意?“信度何等已数言上”,萧何真的已多次向主公推荐韩信?若是真如此,为何一直没理睬?若是主公觉得韩信能力不足,为何月下追回韩信后,对萧何言听计从:欲拜将军,最终拜为上将;欲召唤韩信拜之为将,最终“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自此之后,功名显著,扶汉灭楚,成就不朽功业。

人皆言萧何为韩信伯乐,此言非虚。但伯乐相马,马骏而护之;萧何相才,才俊而防之。观《史记》所述,萧何为伯乐,非仅为推荐人才,乃不得已而“荐之”。韩信之于大汉,非是良臣栋梁,而是利刃宝剑。可伤敌,亦会伤己。故萧何在推荐韩信时强调:“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若想维持当下,不需用韩信;若想争霸天下,则必用韩信。故在萧何看来,韩信可供为争霸,不可为守成也。

事实证明,萧何的认识是准确的。天下已定,韩信果然犹犹豫豫、遮遮掩掩、隐隐约约造反了。其败亡之时,感慨“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自然非天意,乃是韩信本人心中自来即有欲望,位低之时盼位高,已为将军盼大将,已为大将盼为王,已为王侯盼帝王。且观其未发迹时的两件事:

其一,“昔日无食,漂母饭信,竞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深信必能成大业而给人重报。

其二,昔日母没,“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深信必能成大业而为母安置庞大祭祀、守陵群体。

足见其志。必登高峰,凛然超群。超群者何,称王称帝。而方是时,“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史记》蒯通回答为何劝韩信造反语)。既然天下逐鹿,高材疾足者先得。西楚霸王项羽败于汉王刘邦,汉王刘邦如何不能败于楚王韩信?其心如此,其反必然。

虽曰必然,也非必然。巧加纾解,强加控制。眼见不得,或者不反。韩信不反,信子必反。信子若反,邦嗣可镇?纵然可镇,不如立镇。既然必反,不如立镇。遂先有云梦之游,罢为淮阴侯;后有平叛陈豨,终于诛灭战神。

战场之上,韩信称神。人间之世,韩信称豪。然政治之领域,韩信毕竟幼稚。伯乐无常,昔日照顾,捧上九霄;今日迫害,打下九渊。无常无常,无有常性。英雄英雄,只能英雄。项羽已死,英雄何用?项羽已死,韩信其活乎?萧何确是伯乐,看清韩信的才,如刀如剑,横扫天下,震慑寰宇。如刀如剑,天下寰宇已定,刀剑不能入库,当何如?伯乐无常,英雄何处?或学范蠡,泛舟西湖;或学樊哙,沉默服输。仍为刀剑,伯乐再出。伊吕两衰翁,当时身遇,不老英雄。西楚有霸王,一朝身死,至今称雄。汉朝不容韩,鸟尽弓藏,谁说罪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公汉王萧何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主公掉进茅坑
主公快跑
好朋友就是相爱相杀
移动互联新探索
准确 高效
汉王科技的变革
三国杀
汉王的退路已被堵死
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