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独到的三种思维路径
2018-02-23赵洋
赵洋
在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中,命题者并不提供写作中心,只提供不同类型的材料。这就需要考生进行审题,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文章写作方向。所谓审题,就是考生对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审视,所谓立意就是考生基于审题结果提出理性认识与价值判断。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最后审题与立意的结果肯定存在差异。
根据评分标准我们可以知道,在切题或基本切题的前提下,一类卷对立意的要求是“独到与深刻”,二类卷是“准确、正确”,三类卷是“基本准确”。对此,我们可以将立意分成三个阶梯:准确、深刻与独到。
为此,考生在审题立意中,尽量要争取立意独到,写出考场佳作。下面以某市作文题目为例,例谈立意独到的三种思维路径。
一、具象思维。分析具体情景
钱钟书先生写了一本笔记体著作《管锥篇》,至于为何取名为“管锥”,他指出,“譬如以管窥天,以锥刺天——所窥者大,所见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小。”舒马赫也有类似的话:“小即美好”。为此,考生可以在关键词“碰撞”前面添加语素,设置具体语境,缩小话题范围,将分析落到实处,便于立意突破常规。
“碰撞”无处不在,小到微观世界的粒子,大到社会宇宙都可以发生碰撞,实的具体的人、事、物间可以发生碰撞,虚的观念、制度、文化等也可以发生碰撞,情与法、理想与现实、传统和时尚、农村和城市、自然和社会等等都可以发生碰撞。
对此,考生在关键词前加入限定语,如“两种文化的碰撞可以让世界精彩”。如有位考生如此立意:当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时,可以让世界便得精彩。他以翁乃群先生的《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作为由头,指出当今社会已经无法回避这一现象: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已经成为正常现象,接着分析,这种碰撞原因在于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的较量。据此,小作者指出,要想实现精彩,只有实现两种文化的圆融,即如麦当劳文化要进行本土化的“变装”,以满足本土人民的需要。再者本土文化也有要有开阔的眼光与包容的心态。这篇习作层层递进,条分缕析,从“为什么”写到“怎么办”,重点在于分析原因,开合有度,扎口很稳,体现了很好的国际视野和严谨的分析能力,实属上乘之作。
考生还可以基于人物生平、文学作品、时代热点,来演绎与分析“碰撞产生精彩”的表现与原因。考生可以结合辜鸿铭的生平,分析“碰撞产生精彩”的原因。众所周知,辜鸿铭的意义在于沟通中西文化并诉诸翻译事业,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孔孟哲学,精神道义,他一直勤于写作,通过英文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据此,考生可以提出很有意思的话题:一个在“新旧、中西文化”交锋中的“守旧派”,为何能够产生精彩呢?究其根本在于,辜鸿铭并非全盘复古,而是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并努力向西方转达,让西方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为西方人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户,实现两种文化的“精彩”互通。
二、逆向思维,追求反弹琵琶
南师大教授骆冬青在《满分作文精彩意蕴》一文中指出,从思维方法来看,在立意上的出新乃至出奇制胜,就要求在线性的思维向深远处发掘外,还要求具有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式,从多个角度、多种层面地思考一下,往往可以发现新的观点、新的思路。这就为立意独到,指明了另一种方向。
在审题的基础之上,要對审题结果进行反思与审查,甚至逆向思维,以体现思路的严谨与周密。为此,我们可以抓住矛盾,依次为切口,然后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对命题者所提供的这句“惟其如此,世界才会变得精彩”,学生可以进行深入思考。诚如其言,“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万物如此,人亦如此。共存的双方,有时因为激荡与碰撞,可以让世界产生精彩。如在思想领域,五四运动期间,新旧文化、新旧思想的对峙与交锋,从某种角度而言,最后是新文化战胜旧文化,新思想战胜旧思想。之所以如此,这得益于新旧的交锋与碰撞。这种精彩的前提,新思想战胜旧思想,新事物产生了。当然,有时会由于碰撞,使得单一走向丰富,这也会产生精彩。
但是,这并等于说:“碰撞”是“世界产生精彩”的充分必要条件。还有些“碰撞”产生不了精彩,如两只杯子相撞,只有碎片一堆。再者,是五四运动时期,当学生火烧赵家楼的时候,梁漱溟指出“这违犯了物权法”,此言一出,引来大肆的攻击与谩骂,最后梁的声音被埋没。据此,学生可以立意成:“碰撞不一定让世界产生精彩”。
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他的观点就能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三、思辨思维。设置观点前提
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所有的真理都是有条件限制的。同样地,命题者在材料中提供的观点,也应该是有限制条件的。为此,如果考生能够运用思辨性思维,寻找到观点成立的前提,那么其立意也可以脱颖而出、卓尔不群。
对于“惟其如此,世界才会变得精彩”这句,考生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发现,这句话并非完全成立。要看观点的交锋与碰撞,能否产生精彩,关键在于“碰撞”双方力量的较量,如果“碰撞”结果是两败俱伤,显然不会有预设的精彩;如果获胜方是代表先进思想、新生力量和普世价值的那一方,“碰撞”的结果可能是,新思想战胜旧思想,或者双方互通与共生。质言之,是否产生“精彩”,关键在于“碰撞”结果代表何种力量。为此,考生可以立意成:如果“碰撞”中产生新质,“世界才会绽放精彩”。
再者,“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苦”,而“痛苦”的对立面是“快乐、幸福、开心”。至于“碰撞”的结果,是“痛苦”还是“幸福”,关键要看针对“碰”中哪一个主体而言。据此,考生可以如此立意:“碰撞”后心情,关键在于自身的选择。
王充《论衡·别通》里指出:“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踩殊,故所见之物异也。人道浅深,其犹此也。”唯有入深水者方可擒蛟龙,也唯有深度思维,通过不同的思维路径,才能“出炉”深度而独到的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