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 玩味 意义

2018-02-23邢延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玩味巴金文本

邢延

教学目标设定

教师备课,备什么?

教师上课,上什么?

我们会谈到“教学目标”。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省略的一个基本动作。这个教学目标,不只是写在教学设计之前的必备项目,它更是教师心中时刻铭记的基本要素。每一次上课,走进教室,我们老师都要问下自己:我要给学生什么?这样的自问,就是对自己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认识与判定。

相较于专题复习课,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更为丰富、多样。因为文本本身的不同,再加上教师理解的差异,如何确定本文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它更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认真程度。

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要激趣。

教师这个职业的生命意义的绝大部分在于课堂,课堂不仅在于“传道受业解惑”,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如《学习的革命》中所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而阅读课的教学目标,不是海市蜃楼般缥缈,也并不高深,最终还是以文本解读为基础,所有阅读课的一个相同的教学目标:给学生带来文本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获得能力。

这个激趣,不是靠段子,不是靠插科打诨,而是靠教师的对文本的解读,来乎文章,高于众人。在常人的阅读认知之外,有着合乎事理情理但又出乎意料的认识。

那么,我们教学目标的确定,就要确定谁是阅读主体。理解文本的含义,体味文本的艺术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目标,诚然,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能让教师的判断直接左右学生的认知;但是因为师生的这个“共同的目标”并不共同,阅读中知识、经验与情感的不对等与差异是客观存在,学生阅读经验的匮乏与方法的欠缺要求教师也要有主导作用,这个主导作用,不是直接灌输文本的意义,而是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不能因为迁就学生而降低自己的阅读水平,不能忽视自己的积累与修养,于是,在学生无疑处设问,在无趣处激趣。学生是阅读主体,他们的阅读认知是课堂的主要内容,而提高學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才是我们的阅读目标。

就巴金的《废园外》而言,这篇文章的时代特征明显,作者的精神立场明晰,就阅读内容而言,并不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要把这篇文章上得精彩,让学生从中获得阅读的兴趣,还是需要教师的激趣。比如将这个作品与其他反映西南联大时期的抗战小说、散文的比较阅读,获得对这个时期国家风貌、民族情感的普遍认知;也可以认识巴金,认识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责任感……

教师要有对“趣”的追求,并不能停留在文本的单纯解读层面上,不能只满足让学生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要能发掘、发现作品、文本中学生未能发现之处,与其说老师是在讲解文本,不如说是在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热爱,从这个意义上说,塑造学生的阅读人格比单纯的文本教学重要得多,让学生形成阅读伦理比知晓具体的文本知识重要的多。

其次,教学目标要追求有味。教学过程要善“玩味”。

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每个人都能在媒体上发声的时代,因此,教参、教案很多,这些现成的东西,一方面,固然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便利,另外一方面,如果满足于教参、答案,我们也便只能在课堂上不断重复前人之言,看似轻松,保证正确,实则无聊、无趣、无味。正如孙绍振所言:“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因此,阅读课堂呼唤教师的文本深度阅读,只有深度阅读,才能催生个性阅读。而教师个性阅读就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玩味”之中。

玩味有法。

教师一方面本身要有阅读的热情,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教师要不断接收、不断学习新的解读方法,以此方法推动阅读向深度探寻。课堂上才不会给学生一望而知而又一无所知的东西。

文本解读的方法有新有旧。传统的方法还是有效的,比如社会历史批评,如果按照社会历史批评的一般路径,要真正把握住批评对象,就要对批评对象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要将其置于所处的背景中,按照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废园外》的反战抗日的主题,而能不能再看出一些东西呢?

比如对美与生命,悲天阀人的社会意识?

结合巴金的一贯创作倾向及他的写作特点——作者对年轻生命被扼杀的无限痛惜和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

《随想录》(《小狗包弟》《怀念萧珊》……巴金直面自己的灵魂,说真话说实话。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人们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因为巴金这样严格地拷问自己的灵魂,所以才被公认为“世纪良心”。

如果我们暂时搁置这些“知人论世”的信息,教师采用新批评主义的阅读方法进行文本细读,带着学生沉潜文本,专注于文本的小环境,屏蔽所有的外在信息,得出属于自己的发乎文、生乎心的阅读认知。

我们可以看到,这篇作品中,值得玩味的地方有好多:

文中花草的意义及作用,陈家三小姐的人物形象,花草与人的关系,家的含义,废园外的题目含义,我的情感内蕴特征及价值,作品的艺术构思……

发现这些可供玩味之点,体会深究这些语句的内涵,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人物的设定,通过问题驱动,带领学生沉入文本,在细节处细品,在忽视出驻足,我们的阅读方法不需要全新的颠覆,巴金,还是一个传统的文人,作品,还是常规的解读。但是,有了文本细读,有了对教学目标有味的追求,我们就会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发现。

第三,教学目标要有意义。

我们的目标不能局限于文本本身内容的解读,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是把文本看做是一个封闭的部分,在这其中徜徉,有所发现,有所心得。而我们追求教学目标的有意义,则是要联系社会与现实,思考阅读对于学生的实际意义,比如生活意义,正如《语文学习》所言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从《废园外》中看出一个关于美的生命的被破坏的悲剧,联系现实生活,我们发现,这样的悲剧一直会有。在九寨沟地震中,一个买好糍粑准备分享的女实习生——一个年轻生命的消失,当我们将这样的社会事件与文本结合,我们一方面会触摸到文本的描写的真实,另一方面,对于平常生活中的事件,也更能激起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其次,作品的反战抗日的主题,它并非通过激烈的战争场面、曲折的情节铺设来表达的,这样的含蓄表达主题的方式,也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其他的作品,从而通过两者或多者间的比较,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比如同样是表达反战主题的纪录片《二十二》,它也是安静、压抑的表达。幸存的老人说的“中国人和日本人永远不要打仗,因为一旦打仗,会有许多人失去家。”纪录片的观感与作品的阅读感受交织在一起,学生对于那段历史的认识与反思也会更加深切。

而当我们读到最后,巴金回到“漏雨的家”,这个细节,一方面让我们解读出战争破坏的普遍性,一方面,也让我们思考,住在“漏雨的家”中的自顾不暇的巴金,却还在关心着那个惨死的女孩,关心着这片苦难的土地,这样的强烈的社会意识,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能促使我们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联想,别样解读,就能拓宽文本的意义与价值,获得文本以外的启迪。

整个课堂教学,可以看做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是文本常规赏析的简单呈现,它更应该体现教师的个性,体现动态,体现教师的思维状态。备课,应该是常备常新的。每一次的解读都要有新的发现。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兴趣与执着,也带动学生的思考。

我想,语文阅读课的终极使命,应该包含这三个方面的追求:

知识眼界——知识丰厚、眼界开阔

生活态度一热爱生活、珍重生命

独立人格一思考的多元、理性、包容

惟愿我们能定下心,沉潜文本又跳出文本,力争取得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玩味巴金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生
巴金的“不在意”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巴金人物轶事——因书得爱
玩味之秋
小巴金“认错”
玩味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