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降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8-02-23倪景丽等
倪景丽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13
摘要 目的:在冠心病患者中,探讨他汀对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疗效及达标率和影响因素。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911例,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Non-HDL-C和LDL-C分别下降40.0%和32.0%。LDL-C和Non-HDL-C均达标占25.3%,两者均未达标占17.8%。基线Non-HDL-C水平、TG水平、BMI是影响他汀降Non-HDL-C达标的主要因素。结论:在临床降脂治疗中,不仅要关注LDL-C的达标情况,同时还要关注Non-HDL-C的达标情况,并根据影响达标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
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首要死亡原因。前期大量研究结果证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起血脑血管疾病的最核心的危险因素。LDL-C水平越高,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高。近期国内外多项血脂指南已经明确提出,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降低胆固醇的一个主要的靶目标,阿托伐他汀治疗成为降低LDL-C水平的首要措施。
然而一项大型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住院患者中仅有56.5%的人达到了胆固醇教育计划提出的LDL-C<100 mg/dL的目标,即使在LDL-C达标的患者中,仍然有近一半患者的冠心病会继续进展,最终导致临床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将LDL-C作为首要治疗目标的基础上,各个血脂指南也相继提出把Non-HDL-C作为降低胆固醇治疗的另一个主要的靶目标,这是因为Non-HDL-C代表了两种最主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即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
因此本研究在冠心病患者中探讨阿托伐他汀对Non-HDL-C的疗效,比较Non-HDL-C和LDL-C的达标率,并进一步分析影响他汀降Non-HDL-C达标的影响因素。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911例。纳入标准:①30~60岁;②确诊为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③LDL-C≥100mg/dL(2.6 mmol/L);④未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或支架植入术。
排除标准:①心源性休克,重度心衰,恶性肿瘤;②肝肾功能受损;③正在服用与他汀类有交互作用的药物;④他汀类药物过敏、耐受或有他汀禁忌证。
研究方法:要求所有入选患者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共持续3个月。每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其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坚持情况,以及是否出现他汀相关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开始时共入选911例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其中有52例患者服药不规律,27例患者中断治疗,23例患者失访,最终共有809例患者完成了本次干预实验,随访率88.8%。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均未出现他汀相关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获得了郓城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对患者进行了告知,同患者及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干预前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家族史、生活方式以及既往病史等信息,并同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身高、体重等。在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等指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采用公式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Non-HDL-C=TC-HDL-C。根据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2013年发布的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对于已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推荐其他汀治疗的目标为LDL-C<1.8 mmol/L(70 mg/dL),Non-HDL-C<2.5 mmol/L(100mg/dL)。本研究根据上述标准计算血脂的达标率。
诊断标准:冠心病定义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冠脉搭桥术后或有明显的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患者。糖尿病定义为空腹血糖≥7.0 mmd/L或目前正在接受降血糖治疗的患者。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用(x±s)表示,两组差异性比较用t检验,3组及3组以上比较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用中位数(P25,P75)表示,差异性比较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用频数(%)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调整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饮酒、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基线各血脂水平作等,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自变量,设定引入变量的标准Pin<0.05,剔除变量的标准Pout<0.10,来分析影响Non-HDL-C达标情况的因素。双侧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基线临床特征:本次研究最终完成干预试验共809例患者,其中男435例(53.8%),女374例(46.2%),平均年龄(46.8±8.1)岁。服药前基线TC均值(6.2±2.8)mmol/L,LDL-C均值(3.5±0.7)mmol/L,Non-HDL-C均值(5.0±1.6)mmol/L,其他基線特征,见表1。
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各血脂成分的变化:经过3个月的阿托伐他汀干预性治疗之后,患者LDL-C下降幅度最大,从(3.5±0.7)mmol/L下降到(2.1±0.8)mmol/L,下降了40.0%(P<0.001),TC的下降幅度仅次于LDL-C的下降幅度,从(63±2.8)mmol/L下降到(4.8±1.5)mmol/L,下降了38.7%(P<0.001);同时Non-HDL-C从(5.O±1.6)mmol/L下降到(3.4±1.2)mmol/L,下降了32.0%(P<0.001);TG水平下降了19.2%;HDL-C水平升高了16.7%,见表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