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育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
2018-02-23肖丽娟
肖丽娟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宁夏 六盘山 750002)
自主性学习应基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层次化的推进学生的自主求知积极性,在学生基础还不够夯实的情况下,就对学生放任自流,让学生自主展开思考显然是不明智的,而在课堂空间的制约下,提前告知音乐的主旨,让学生机械化的记忆,也显然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高中时期学生虽然在思想上已经趋于成熟,但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前期的音乐基础也并未得到强化,甚至很多学生还处于音乐的入门阶段,对音乐的自主认知能力较为浅薄,教师应因材施教,构建与学生的沟通桥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自主水平,从而一点一滴的促进学生的进步。
一、自主性学习的特点
1.1 主动性。学生习惯被动,在求知的过程中,找不到学习的方向,想要主动也不知从何处下手,尤其对于抽象的音乐来说,学生都习惯的等待教师播放音乐,而后展开解读分析,想要短时间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还应打破空间的限制,消除课堂封闭环境的制约性,从学生兴趣着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音乐的探索中,善于从不同的视角感受音乐情境,并在疑难杂问的任务中,可合作展开音乐的辩证,教师应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要拓展音乐的课堂空间,在互动中让学生主动思考,避免教师一个人的滔滔不绝,更要避免一些问题的老生常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新鲜乐趣。
1.2 独立性。音乐的学习中应具备独立探索的精神,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艺术的体验中也是如此,教师应培育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不要一味的跟从教师的思路形成思维定势,对教材中讲解的信息提出质疑,自主的发现问题,发现音乐不同的解说可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学习方式,合理的安排时间展开自学,在音乐的学习中更加自由的推进求知进度,每个人在音乐的学习中,都有不同的喜好点,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观思路,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提出音乐的创新观点。
1.3 持久性。音乐的自主学习需要不断的坚持,音乐的审美素养、创新素养提高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求知意识虽然已经逐渐的建立起来,但仍旧难以长期坚持,在音乐的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求知的动力,让学生不间断的展开音乐的探究,持久的参与音乐的课堂互动,全神贯注的参与音乐的互动,而不是仅仅几分钟内感到兴致盎然,之后就各做各的,教师应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具体化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体现出音乐教师个人的魅力,在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的教师引导下,学生对音乐产生无尽的向往。
二、优化高中音乐自主性学习的策略
2.1 提高对自主性学习的认识。高中时期学生都自主的投入到主流课程的联系记忆中,能够积极的发挥自身的能量查漏补缺,但对于仍旧游走在边缘教育地带的音乐来说,学生们的自主意识还很差,认为音乐就应该是教师安排任务,被动的听、看、记就可以了,教师应改变学生的这种思想,在课堂上预留更多的时间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并鼓励学生展开音乐的辩论,针对一个问题多方联想,除了特长生以外,音乐课堂上的其他学生也应当对乐理知识有自己的理解。例如:教学“歌剧艺术”时,教师不再对歌剧侃侃而谈,而是询问学生的意见,让他们有足够的自我表达机会,播放歌剧《白毛女》的视频片段。播放完毕,教师提问:谁对这段视频有所了解,并能解说一下?(学生举手发言)教师做总结:播放的视频片段中所演唱的是《北风吹》,选自歌剧《白毛女》。1945年,《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是中国新歌剧成型的标 志,为后来新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我国新歌剧的许多剧目陆续诞生,而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学习其中两个代表剧目的代表作品。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时,询问学生:曲中主人公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明朗愉快,对二黑的思念)通过欣赏,大致说一下其中包含了哪些艺术种类?(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此时学生的答案不要固定化,也不要先给学生一个完美的答案,让学生自主去摸索,大胆的展开音乐的分析。
2.2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紧张的环境下,教师常问:“还有不懂的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鸦雀无声不予回复,这时候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认知能力,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思考为什么课堂上难以引发学生的互动,要营造出一个轻松的氛围,自然的让学生感受音乐,改变以往点名提问的习惯,鼓励学生自主发言。例如:教学“流行风”时,教材中的几首歌已经不流行了,学生们对流行有自己的见解,“什么是流行?你喜欢哪些流行歌曲?”学生们的表述不一,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互动更具热情。
2.3 挑战音乐难度获得满足。音乐无论是欣赏还是模仿歌唱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难点问题,学生容易在音乐的阻碍上停滞不前,教师应鼓励学生突破难点,比如:一些难唱的歌曲,学生总是跑调,或者高音的部分唱不上去,教师让学生试唱,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唱不出来,然后让学生结合教师总结的技巧再次的进行演唱,学生短时间获得进步,其他听众也都感到音乐十分神奇,教师应改变学生固化的“五音不全”认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只有有了自信,学生在音乐的求知中才能具备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明确自主性启蒙的特点,从几点特性出发,结合课堂氛围、音乐技巧融合等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求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