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中职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分析
2018-02-23黄莺
黄 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艺术学校 湖南 湘西 416000)
引言
微时代的带来,对中职院校思想品德教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中职学校转变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中,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及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1 微时代的概念
微时代是指以微博、微信及微商等网络传播工具进行信息传播的时代,具体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信息传播速度快,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应用互联网浏览正在发生或刚发生的信息;第二,微时代转变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人们借助手机就可进行信息传播;第三,微时代信息传播不受限制,常催生出真假信息混杂状态,导致信息传播真实性下降。
2 微时代对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第一,微时代突破时间及空间界限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可借助社交网络联系同学,拓宽学生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的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1]。第二,微时代实现电脑同手机终端的结合,让内容传播速度较其它媒体便捷迅速,摆脱原有单向式传播,让每个人均可作为信息发送及接收者,让信息更具互动性。第三,微时代下学生借助微平台,拓宽学生信息获取及交流方式,让学生可自主拓宽知识接收范围,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及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2.2 消极影响。第一,微时代中,信息传播门槛不设限的特点造成信息传播随意性,这在造成信息泛滥的同时带来真假难辨的困境,中职生受自身思想的限制,常不能接收科学的知识。第二,微时代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权威受挑战,由于网络信息多元复杂,导致教师常难以把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教育中对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日趋弱化,进而使教育引导作用的发挥受巨大的限制。第三,微时代的到来,也让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出现新情况,如微时代为各种思潮提供发酵温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使得社会性事件增多,这样长引发学生思想及舆论混乱问题,如此造成校园环境的不稳定,使学生工作管理成本增加及教育难度加大。
3 微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策略
3.1 强化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微时代发展是一种不可逆的行为,为顺应时代发展,需强化教师微时代意识,在教学中引入校园管理模式,深入学生实际及把控学生发展动态,以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及用全新视角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2]。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可理解微时代基本情况,转变自身的教学工作理念,以融入微时代教育管理中。
在中职学校中,可开设属于自己的官方网站、微博与公众微信号等,让在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可借助这些互动交流工具进行及时的沟通,此外学校也可以用这些新媒体来定期发布社会时事及政治新闻等信息,营造出微时代良好网络环境氛围,进一步提高中职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3.2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打造出教育骨干力量。在微时代背景下,中职相关教师需熟练掌握各种微时代传播工具,如此让教师可以尽快融入微环境,熟练应用微媒介工具来进行交流与沟通,以建设出一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队伍。在教师队伍素质的具体培养上,首先可强化学生网络技术及信息素养的培养,安排教师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在一段时间后对教师进行考核;其次可以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将微时代工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借助微博及微信等构建个性化的微课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3]。比如课堂中可以采取微信授课、微博提问及微博问卷调查等方式来丰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微博及微信工具进行思想品德知识的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掌握网络信息鉴别方法,帮助学生吸收正确的知识。
3.3 课堂教学中有效注入“微”动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需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及影响力。在面对当前微时代的背景中各种社会思潮,新闻舆论不可落伍,而是需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这一权威媒体工具,占领中职生思政教育主阵地。在中职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需始终坚持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职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促进学生多元思潮的发展,利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教育广大中职学生,为中职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帮助。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多种具有创新性及前瞻性的思想及观点,为中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 结语
总之,在微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认清形势并牢牢把握机遇,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及强化教师媒介素养,教学中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然将中职生培养为德才兼备及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