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8-02-23徐成梅
徐成梅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58)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面对纷繁复杂的汉字,尤其是多音字和形近字,其是难以对其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汉字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在汉字难学的情况下,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其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立足教学所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借此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提升汉字教学效率。在本文中,我主要谈一谈如何创设识字请进引导学生扎实掌握汉字。
1 创设故事情境,在故事中学汉字
故事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文体之一,倘若教师在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能对进行灵活地运用,立足识字教学所需,为学生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在故事中理解到某一个汉字的结构、含义等,帮助其高效地识记、理解汉字。以“采”字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立足这个汉字的结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喜欢吃水果,但是水果却长在了高高的树上。他们要想迟到新鲜的水果,需要沿着树干慢慢地爬行,爬到树顶用爪子摘水果来吃。所以,“采”字本来的意思就是小动物爬到树上,用爪子抓水果吃。如此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一经讲述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其会自主发现,原来“采”上的“爫”是动物的爪子,而“木”则是指长满水果的树,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个汉字结构的理解,还理解其含义,实现了音形意的结合。
2 创设游戏情境,在玩乐中学汉字
国际知名萨提亚家庭教育专家卡洛琳曾经说过,孩子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游戏,在游戏中其不能可以享受到玩乐的乐趣,还可以实现思维的激发,实现知识的学习,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而且,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长时间地端端正正地坐在课堂中认真听课是尤为困难的,尤其在枯燥的识字教学中,其往往会做出一些尤为课堂规定的行为。对此,教师不妨立足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些游戏情境,在将抽象晦涩的汉字转变为游戏活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游戏参与中提升汉字学习能力。以“转盘”游戏为例,在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往往会立足汉字的结构特点,通过偏旁与独体字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汉字。比如,在“衤”该偏旁汉字教学活动开展中,我设计了这样的转盘游戏:我先将偏旁,“衤”写到一个转盘上,将独体字写到另一个转盘上,然后随意地转动这两个转盘,由指针停留的部分的汉字构成一个新的汉字。而学生则在接龙的形式下,对所转出的汉字进行认读,如裤、袜、袖、衬、补、被等。如此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游戏中使其意识到汉字结构的特点,为其辨别汉字、识记汉字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创设体验情境,在观看中学汉字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所涉及到的汉字有大量的会意字。在组织会意字教学活动的时候,倘若教师能根据这些汉字的结构特点,以形体演示的方式将其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还可以使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探索到这个汉字的含义,在形音意的结合下,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以“渴”和“喝”这两个汉字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先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引导学生猜猜老师怎么了。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驱使下,很容易会想到老师口渴了。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将“渴”字写在黑板上。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口渴了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在学生回答喝水之后,我会立足“喝”字引导其思考:老师要用什么来喝水呢?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提到嘴巴。此时,再将“喝”字写在黑板上。根据刚才的提示对比这两个汉字学生会发现,其偏旁是不同的。根据其特点我为学生编设了这样一段顺口溜:“渴”了喝“水”,“喝”水用“口”。在这样的体验情境创设下,学生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汉字的特点,还可以在体验中通过对比分析,把握每一个汉字的结构特点和含义,为其辨明形似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利用多种方式,如故事、游戏、体验等创设情境,将一个个生涩的汉字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提升其汉字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