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导入方法探析

2018-02-23闫惠敏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字多媒体课文

闫惠敏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新城实验学校 江苏 徐州 221000)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是奠定学生人文基础的重要课程,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为基础,使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拥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综合质量和教育价值。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多媒体导入法、疑问导入法和直接导入法三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展开了探究,以供参考。

一、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各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尤其是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具备强大的信息展示能力,能够将抽象的语文展示形象地展示出来,充分地满足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获知需求。多媒体设备展示出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从而为正式的课堂教学打开一个良好的开端。

比如,在学习《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时,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我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哑剧”片段,多媒体播放出的内容并不是没有声音的,缺少的是配音,学生只能看到表演画面和听到背景音乐,其中的角色却没有声音。之后我随机选择了几个学生上台来进行“配音”,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探讨其中人物角色的台词和情感。在一小段表演之后,我再引入正题,带领学生正式探讨《三打白骨精》的这个经典片段,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疑问导入法

课堂导入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启发性,教师要注重通过灵活的课堂导入设计引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带着兴趣和思考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地设计疑问导入环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疑问导入法要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通过合理的问题促使学生产生思考,而这种思考便能提升学生课堂上的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学习文字,现在,很多同学已经能够熟练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我们平常也会用文字去描述大自然,然而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也是有表达的能力的,她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你们想知道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吗?”这样,通过一个疑问句的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接下来的课文讲解中,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一种常用又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直接导入法即教师将教学内容用直观的方式展示或者陈述出来,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达到课堂导入的目的。直接导入法要注重语言和教具的灵活应用。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直指中心,让学生清楚地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师还必须要注重教具的使用,通过直观的物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学会合作》这篇课文时,我事前准备了两条麻绳,一条只是简单的一根,另一条则是由很多跟麻绳拧在一起的,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两条麻绳哪根更结实呢!”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学生众口同声回答我:“拧在一起的!”我接着说:“没错,这就跟人多力量大一样,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课文来学习如何进行合作吧!”这样,通过直接的话语和教具的使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接下来的教学也十分的顺利。

总结: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与学生产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正式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小学语文课堂导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注重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语文文化,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文字多媒体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文字的前世今生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热爱与坚持
背课文的小偷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背课文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