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2018-02-23张立波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德育文本

张立波

(济宁高新区济东小学 山东 济宁 272072)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而且还是加快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进程的必由之路。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及时摒弃以往只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和灌输的教学方式,转而积极挖掘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以此来丰富和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促使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其育人的独特价值。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做些总结。

一、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文本品析中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教材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载体。众所周知,能够被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大都具备文质兼美、文道结合的特征,而且其中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比如亲情、友情或爱国之情等等,这便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一个肥沃的土壤。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地品析和揣摩,以使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受到德育的熏陶和感染。

例如,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一同研读了其中的重点词句。其中有一处是这样写的: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向学生说道:“请大家认真研读这三句话,并找出这三句话的共同之处。”待学生简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我继续说道:“相信大家都发现了,每一句话都有一个‘都’字,这说明了德国家家户户都养着花,而且花朵都是朝外开。这样写的目的其实就是为引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哲理做铺垫。”这样,通过带领学生一同品析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和教育。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朗读体验中

朗读同样是学生获取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文字的气韵声律,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对文本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进行深入体会,进而有利于促使学生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朗读体验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德育教育。

例如,以《半截蜡烛》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分角色朗读体验环节。首先,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其中有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和三个德国军官等。之后,我要求学生与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对学生朗读不到位的地方进行适时点拨,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角色的心理特征。如此,通过朗读体验,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和勇敢,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情境熏陶中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包罗万象,既有思辨性较强的理性内容,又有形象性较强的感性内容。很显然,后者所占比重较高。针对这类文本内容,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图片或生动形象的视频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有利于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以《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可曾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待学生回答完毕,我继续说道:“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随后,我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向学生播放了视频——《桂林山水》。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还不时对其中的美景发出了阵阵地赞叹声。待视频播放完毕,我对学生说道:“桂林山水这么美,我相信大家都想去游览一番。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家陈淼的脚步,一同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如此,通过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总而言之,正是由于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除了要向学生讲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应当多渠道、多方位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能够得以完善和发展。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德育文本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主题系列家具设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