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阅读平台,蕴人文素养
2018-02-23陈姿燕
陈姿燕
(南安市梅山中心明新小学 福建 南安 362321)
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改变只重视人文知识而忽视人文素养的现状,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呢?下面我结合平常阅读教学,对这些方法做一下总结:
一、搜集材料,掌握背景
新版教材中处处可见一些拓展性强的知识链接,这些背景材料对于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除了重视应用这些知识链接对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多方面搜集材料,并且创设平台,让这些材料为课文服务。
如在教学杜甫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先让学生通读整首诗,然后提问: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紧接着,把学生预习时搜集的材料有机地整合起来。有的学生提供的是这首诗的插图,有的则结合春天的景物来说说作者取景独具的代表性,有的则呼吁为了保护小动物的家园应该注意环保……古诗虽离我们较远,但本节课运用了美术插图,自然地理,环境保护等学科知识,在学生的主动探索中,处处看到了人文关怀的闪光。
二、圈点勾画,整合内容
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差别很大,如何在阅读中调动积极性,进而从内容的整合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提高呢?如在教学《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时,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学习能力弱的,找一处较为浅显着手,找出了比喻句;学习能力强的,找一处意蕴较深的着手,找到了过渡句。这就形成了人人都可参与,个个都乐于参与的局面。教师给这些同学都给予肯定,再将这些片段进行整合,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
三、精心设疑,重视质量
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驱力。要启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必须善于设疑、激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疑”,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活跃思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人文素养同时得到提高。
比如学习了《曹冲称象》全文后,让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帮助他们把思维引向深入,提高质疑水平。比如: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为什么第二自然段要介绍大象的样子呢?(这么大的象,要称出它的重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又如:既然课文写的是曹冲称象的事,为什么要先写官员们提出的办法呢?(一来说明曹冲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受到启发想出办法,说明了他是个非常爱动脑筋的聪明的孩子;二来更加突出了用船代秤,解决“提不动”的问题,用石代象解决宰象的问题,既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伤害大象,是一种科学的称象方法,与官员们笨拙的称象方法形成鲜明对比)这样,鼓励学生积极质疑,解疑,一方面给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这个古代智慧的小故事通过学生脑力激荡,使得曹冲这个人文形象留下了鲜明的烙印,人文素养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四、组织讨论,升华主题
讨论是实现教学融合的途径。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思索,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准确,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对结论的表达会更系统、条理。这样一来,学生与文本就有机地联成了一体,它们相得益彰,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课文的乐趣,就可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讨论中的相互尊重,耐心倾听的学习习惯也会随着讨论主题升华而养成。讨论越深入,涉及的人文因素就越深刻,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把握好契合点,让学生受到熏陶。如《“神童”的秘诀》讲的是陈毅勤奋学习,就可以在阅读课文后组织学生讨论身边有哪些人通过勤奋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把狭隘的课堂变成了广阔的天地,真实的事例也更能感染人,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对社会有一颗感恩的心。
五、知识内化,提高素养
知识内化就是把教材中的外部知识经过学生的认知活动重新组合转变成其内部的知识,也就是使教材新知识与学生主体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建立内在联系,形成其新的认知结构。只有在人文知识内化后,学生才能把它外化成行为。知识的丰富带来的是行为的高尚,素养的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承认学生是“独特的自我”,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能让师生双方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完成每一节课的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这种师生互动交流体验语言文学知识的课堂情境中,教师的合作意识、民主风范也会对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自我角色的定位、并努力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标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总之,阅读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又要善于捕捉到教材的亮点和空白点,抓住课堂上每一个契机,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