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高效、有趣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2018-02-23袁刚波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酒精灯手帕化学

袁刚波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重庆 404000)

化学因为有了实验而变得更加美妙,化学课堂也因为化学实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有多少伟大的化学家就是因为化学实验中那美丽的物质变化、追寻着那一抹奇妙的颜色,最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化学这条道路。初中化学实验应该本着安全、高效、有趣的原则,使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一、提示注意事项,避免事故发生

大家肯定都知道诺贝尔奖,这个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就是一名瑞典的化学家,在进行发明炸药的化学实验中,他的不少亲人都因此而丧命。虽然初中化学中还不涉及如此危险程度的实验,但有些实验进行的不当,也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轻微的伤害,这是谁都不乐意见到的。所以在做某些化学实验时,化学教师一定要先向学生反复申明此次化学实验应当注意的地方,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比如,在进行用到酒精灯的有关实验时,不能因为之前讲过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这次就不在重申了。酒精灯是比较危险,般在实验室内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引发火灾,一有些不当的做法也极易造成危险。所以每次实验中笔者都会重申一遍酒精灯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首先,打开灯帽,放在一边,看看灯芯是否环好,如果灯芯低端不平或者是烧焦,请勿燃烧,再看看灯内有无酒精。酒精量不得超过容积的四分之三,也不得少于容积的四分之一。绝对禁止向燃烧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熄灭时用灯帽,不能用嘴吹万一酒精洒出燃烧了,不能用水灭火,用湿布盖住或用砂盖住即可。如此一来,通过反复的申明,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化学实验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免受身体的伤害。

二、借助微课,提高化学实验探究性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纷纷兴起,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在参与课改活动中也纷纷尝试了一些多样的教学形式。但是就初中化学来说,由于面临毕业班中考升学的压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存在轻过程、重结论的问题。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同学来说,除了理论学习,他们往往对于实验抱有极大兴趣。但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面临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当班级人数较多时,演示实验不能保证所有的同学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在进行一些有毒、污染、危险的实验时,可能面临不可预测的后果;一些条件要求比较高的实验,可能处理不慎就很容易导致实验失败……在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强调在实验结束的时候要先撤离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可能使试管炸裂,由此导致的有些化学实验无法进行科学探究。笔者巧妙变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笔者制作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微课实验中,我就模拟了错误操作导致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的实验现象,从而使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印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作为一所普通中学,《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都采取的是理论介绍的方式,而在相关专业制作实验软件的帮助下,笔者制作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微课实验能帮助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该实验过程,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究。所以挑选合适的实验素材进行微课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清楚有效的观察实验现象,又能避免可能的危险或实验失败的出现,导致无法进行科学探究,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对于教学的成效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为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的考量,使化学实验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乐意观看化学实验,更愿意自己进行化学实验。

比如,在学习“乙醇受热会变成蒸汽挥发”的相关知识时,要做“燃烧的手帕”的实验,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浓度为95%的乙醇,按照一定比例与水进行混合,并将准备好的手帕浸泡在里面,浸泡后将手帕中的液体挤压出来。安全起见,最好拿夹子夹住手帕的一端,进行到这一步,让学生猜测燃烧的手帕会不会烧坏。按照常理来说,手帕肯定会被烧坏,大多数学生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接着,教师继续进行实验,点燃手帕,并在火苗变小时,快速摇动手帕将火熄灭。最后,但手帕温度降下来后,交给学生亲自检查。学生看到手帕没有被烧坏时肯定会大吃一惊,充满疑惑,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使学生更有热情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总而言之,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从安全、高效、有趣等多个方面思考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提升化学素养。

猜你喜欢

酒精灯手帕化学
一次难忘的比赛
花花草草染手帕
手帕游戏1、2、3
烧不坏的手帕
高效节能两用酒精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穿透杯子的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