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8-02-23倪国生
倪国生
(江西省共青城市甘露镇中心小学 江西 共青城 332020)
许多教师认为,写出一篇好作文需要的不是教师的指导与介入,而是小学生的写作天赋,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只会在作文课上组织作文写作活动,而且要求小学生按照固定的写作框架与模板填充作文内容,限制了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小学生的学习经历浅薄、认知发育不完善,所以他们是很难自行内化各个写作技巧的。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小学生灵活应用这些写作技巧来创作出一篇好作文。
一、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课外阅读一般是在教材之外、以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展开的自主阅读活动。充足的阅读活动可以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分析优秀作文常用的写作技巧与篇章布局模式,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仿写模板,是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活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多阅读、多学习,但是要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分析文本的写作特色。
就如在“开卷有益,记一次辩论”一课写作教学中吧,笔者便鼓励本班学生以“活动记录”为主题展开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学习,通过各类范围总结出以记录活动为主题的作文是如何谋篇布局与遣词造句的,分析与归纳出记录活动类的写作技巧,模仿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展开仿写练习。通过调查,小学生可以发现记录一次活动需要明确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过程等基本要素,且要将写作重点放在这个活动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中。这就可以让小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避免了写作的盲目性,提高了写作效率。除了在特定的写作主题活动中组织阅读活动之外,笔者平常也很看重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积累量,要求每个小学生准备一个素材本,专门记录自己的阅读所得,以便在未来的写作任务中灵活应用。
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除了内容空洞、乏味、单一之外,影响小学生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第二条要素便是小学生所写的作文中没有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观察流传至今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发现,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融合了作者个人的想法与情感,体现了个人的写作风格。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尽量突出小学生自己的写作优势,让每一篇学生作文都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
就如在“我的老师”一课教学中,小学生需记录自己与老师之间真实发生的故事。其他的教师通常会让小学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尊敬与信任之情,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并没有这种积极情感。如果强制性地要求小学生表达这种积极情感,则会消磨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笔者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只要学生所写的故事内容是真实的、生动的,笔者都会给予肯定的评价。比如,我们班有一名平常毫不起眼的学生便没有从自己与老师之间的真实经历作为写作切入点,因为他一直都是一个“小透明”,没有得到过教师的特殊关注与爱护。所以,这个小学生便描写了自己看到教师批评、表扬其他同学时的羡慕之情,希望老师也可以关心自己、爱护自己。
三、要求学生主动评改作文
常规的作文评改一般都是以教师单向评价为主,以教师评价为终结点的。虽然小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评语,但是只是看一看,并未根据教师评语进行二次修改,这就很难让小学生在下一轮写作活动中规避这些问题,影响了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便应该要求小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文,还要结合其他同学、教师的修改建议进行二次修改,希望可以借此提升小学生的反思能力、评改能力,稳步提升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就如在“我的老师”这一课作文教学中,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便主动评价了自己的作文内容。这个学生认为自己所描写的师生情不够生动、引人共鸣,希望可以通过教师点评与指导充实作文内容,让教师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对此,笔者鼓励小学生以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为主,加入一些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突出故事的转折与重点。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他们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紧密联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以个人经历、课外阅读丰富写作素材,以个人真实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以自我评改完善作文内容,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