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如有神
——小学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2018-02-23张保平
张保平
(新疆伊宁市第十五小学 新疆 伊宁 835000)
下面,我就从拓展学生视野、强化模块训练以及开展实践课堂等方面入手,来简单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悟,同时也希望这些教学策略能够为其他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共同促使小学写作课堂得到高效构建与开展。
一、拓展学生视野,积累丰富素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与写作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除了书本上含有丰富的素材,大自然中、生活中等多个方面都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因此教师可以在写作的课堂中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文质兼美、励志上进的书籍,以此促使学生在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的同时有效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标注、摘抄、仿写”等常见的读书方法,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得每个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富起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例如,在以“童年趣事”为话题开展写作课堂的过程中,我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开心快乐呢?大家都来说一说吧”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与分享。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分享丰富写作素材。接着,我让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选段,并带领学生进行标注,去用心感受作者的乐趣,以此增强学生对童趣的感知。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素材的积累,我利用多媒体展现出“踢足球”“放风筝”“学骑车”等具有童年趣味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想象,同时结合校园中的趣味文化,以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得学生对写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并养成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二、强化模块训练,提高写作技能
针对于学生普遍出现“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学生内在所积累的词汇量不够充分,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要求。所以,为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教师就可以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模块化”训练为写作做好铺垫。这样将写作与语言知识相互整合、相互渗透的方式,既能使得学生在扩大词汇量的基础上提高写作的技能、增强表达能力,又能够使得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便于强化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而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升起”为话题开展写作课堂的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联想什么东西能够升起,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太阳”,接着,我就抓住这个机会以“太阳”作为主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词语累加式的修饰以此丰富写作内容。如,“升起→冉冉升起→太阳冉冉升起→一轮火红的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一轮火红的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洒满了金色的阳光,仿佛是美丽的新娘披上的红色的婚纱……”这样一来,学生们既能够调动想象力进行创造,又可以通过逐层累加的词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增强写作的动力。然后我开展训练,让学生以“国旗”为主体来发散思维进行语句的构建,如以下是一名学生的创作思路:“升起→徐徐升起→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在少先队员们的举手礼中徐徐升起,操场上一片装庄严肃穆……”这样从词语到句子逐渐丰满地模块化训练,能促使学生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写作技能。
三、开展实践课堂,迸发创造思维
作文的写作讲究的是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而获取这些情感的途径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切身实践与体验,所以,为保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融合真挚的情感,表达地更加真切,那么开展实践性的写作课堂就是极其有必要的。通过这种打破空间、时间上的限制,将触角伸向更广阔空间的方法,能使学生对周围环境中的素材进行更深入地感知,也会形成独有的深刻感悟,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激发创新思维和灵感,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以“美丽大自然”为话题开展写作课堂的过程中,我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动物世界》和《植物世界》其中的片段,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为促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大自然,感受得更加真切,我带领学生走到小河边进行实际的体验。一路上我娓娓道来:“两岸茂密的树木,河滩上散发着清香的野花,水中郁郁葱葱的水草,清澈明净的河水倒映着深邃的蓝天和悠然的白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大自然之美,同时受到优美语句的熏陶,增强语言的感知能力。最后我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小河边的景物、动物和植物,以此激发学生创造出更美妙的句子,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内在的丰富素材、写作技巧和创造思维都是必不可少的写作基础,因此为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增强写作能力,优化语言表达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基础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