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用言语伤害他人教学设计
2018-02-23周贝贝姜岭佑
周贝贝 姜岭佑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0)
一、教学现状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相互之间的言语过失,并没有特别在意。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对他人言语敏感。
这个阶段的学生,在人际交流无意的言语方面,就很容易对他人的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导致一些被伤害的学生自卑、自闭、抑郁,甚至是自杀的倾向等;在道德恶意攻击的言语方面,由于学校跟老师严禁打架,但学生会用言语去主动攻击一些成绩不太好、长相不好或者家庭有问题的学生,虽然他们的言语攻击并没有实际动手,但却对那些受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实际上言语伤害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欺凌,“软暴力”,这些被欺凌的同学导致厌学、社交障碍、抑郁症、自杀等。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控制言语,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需要拒绝用言语伤害别人,一方面是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言语对别人的伤害;另一方面是,教他们不要用言语去伤害他人,既可以让学生去更好的人际交流,也可以让一些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少受来自同伴的言语伤害,进而减少因为言语伤害引发的一系列轻微或重度的心理问题。
拒绝用言语伤害他人这一课题,是属于人际交流的一部分,在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但很多学生都没有特别在意。我们可以将课题分为建立信任、自我探索、价值澄清、脑力激荡四个部分,从这四个方面设计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够理解体会言语伤害对他人,对我们自己造成的心理伤害。
情感目标: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体会到他人的情绪情感。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在人际交流过程中,主动地控制自己的言语,运用一些巧妙的说话方式去交流,能够能周围人和谐友好地相处。
三、说重难点
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巧妙地说话,对于别人的缺点,能够全方位地去看待别人的优缺点,不去伤害攻击他人。
四、教学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通过情景剧的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够深入言语伤害的案例中,表演出自己的心理和言语的问题,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者消除他们言语攻击的问题。(二)行为训练法。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来试试说一说,如何将伤害别人地言语换一种方式去表达。(三)谈论法。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言语伤害的深刻理解。(四)操作法。通过苹果的活动操作法,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理解换位思考他人的意义。
五、教学内容
拒绝用言语伤害他人这一课题,是属于人际交流的一部分,在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但很多学生都没有特别在意。我们可以将课题分为建立信任、自我探索、价值澄清、脑力激荡四个部分,从这四个方面设计展开教学。教学过程分为课程导入、课程开展、案例分析、实战演练、学以致用五个部分。
课程导入通过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自由扮演角色,感受两种不同的言语伤害;课程展开中采用两个同样烂的,而摆放的不同的两个苹果,让学生理解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学会换位思考;案例分析中采用了小丽被别人伤害之后的一个案例,将别伤害人的心理给学生展示出来;实战演练中给了学生一个案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就是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
六、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活动目的:通过学生自愿表演的情景剧,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自己进入扮演的角色中,知道言语伤害对他人造成的巨大伤害。引出这节课的主题:“拒绝用言语伤害他人”。
准备材料:
情景一:放学回到家,云云放下书包立马就开了电视。妈妈说:“你怎么还不做作业?”我气冲冲地脱口而出:“你烦不烦啊”,便继续看我的电视。妈妈愕然地望着我。
情景二:放学后的教室里,几个学生紧紧围住一个女学生的座位,嘴巴里说着:“你就是个傻子,班上成绩最差的就是你,哈哈,长得还丑”,说着就几个人聚集到别的课桌前,不停地讨论这个女生的缺点。
情景三:课堂上,老师叫昊昊起来读语文课文,由于紧张,昊昊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一直结结巴巴,读错了很多字词。读完了之后,老师也不是很满意,并请了别的同学重新读这篇课文。当他坐下来后,同桌说:“你怎么这么笨,刚刚不是读的很熟练么?怎么一站起来就读出这么多错误。”昊昊听完后非常难过,一整天都垂头丧气的。
活动程序:
1.请自愿表演的学生举手表演,根据男女分配演员。
2.给他们三分钟时间讨论人员安排和表演情况。
3.请三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表演完之后,演员跟台下的观众进行演后跟观后的感想交流。
(二)课程开展。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站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我们不能有意得去用言语攻击他人,应该换位思考,更好地去理解别人。
准备材料:两个一边烂的苹果。
活动程序:
1.邀请第一位同学帮忙,让他走上讲台。
2.摆出两个烂苹果,表明A、B,其中A苹果烂的一面对着讲台下的同学,好的一面对着台上的同学,B苹果烂的一面对着讲台上的同学,好的一面对着台下的同学。然后让大家想一想,台上的同学会选择哪一个苹果呢?(不能发出声音)
3.台上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想要的苹果
4.首先让台上的同学说明理由,然后再让大家发表意见。
5.展示两个苹果烂掉的一面,让大家切身体会站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进而引出对于每个同学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我们更不应该用言语去攻击他们不好的一面,而忘记了他们好的一面。
(三)案例分析。活动一目的:通过具体实际的案例,我们知道被言语伤害之后,被伤害人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心理变化,换位到被伤害人的角度,了解言语伤害有多大的伤害。
材料准备:
临近中考,毕业班学生都在进行紧张的复习备考,小丽却因为一件事情心情非常糟糕,小敏和其他同学说她“太蠢”,“不是吃米饭长大的”,这让她在同学面前很难堪。为此小丽情绪低落,不能安心复习,经常偷偷哭泣。这件事让她觉得自己中考没信心了,于是她开始躲着周围的人,不与周围的人交流,大家也开始疏远她,加上成绩越来越差,小丽越来越难过,甚至有自杀的想法。
活动程序:
1.阅读案例材料,学生自由讨论小丽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2.对学生的回答归类分析。
(四)实战演练
活动目的:通过一些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对言语伤害有更加准确得把握,训练他们如何用不伤害他人的言语去说话,在不同的场合说话需要谨慎,如果伤害了别人应该怎么做,通过实际的应用训练使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言语。
准备材料:
情景1:同学的生日聚会上,大家都开互相聊天,好朋友洪婷突然对我脱口而出:“你的牙齿缝里还夹着青菜,难看死了!”自己顿时觉得很尴尬。洪婷在这种场合下说合适吗?换怎样的方式提醒我会更好呢?
情景2:校运会上,东东跑800米,米娜站在跑道上跟同学说:“瞧他,胖得跟猪一样还报800米!”米娜这样说好吗?她怎么说才既不会伤人又可以鼓励到东东呢?
情景3:小组竞赛,由于浩然的失误让小组扣了分,彬便大声嚷嚷:“都是你,笨死了!”浩然满脸通红。彬这么大声嚷嚷对吗?他应该怎样对浩然说?
活动程序:
1.对问题先进行两分钟的自由讨论,再请学生来自由回答。
2.学生和教师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
1.对别人多些正向的、肯定积极的言语:如欣赏、赞美、鼓励等。
2.不说辱骂他人、有伤自尊的消极负向言语。
3.如果不小心说了伤人的话,要及时道歉。
4.提批评和建议需要注意场合和方式方法,可尽量婉转。
(五)学以致用
活动目的:结合以上教学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讲述案例,了解被伤害人的受伤程度,从而拒绝用言语去伤害他人,学生相互讨论。
活动程序:
1.学生陈述案例
2.教师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言语伤害对我们心理的伤害有多大,同时我们也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我们的言语。就像两个摆放不同摆放位置的烂苹果一样,我们需要全方位的去看待别人,不能总能但单方面看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更应该用我们积极的言语去对待他人,帮助他人,而不是去伤害我们身边的人。我们不能用消极的言语攻击别人不好的一面,而应该用我们正能量、积极的的言语去肯定别人,在这样的人际交往中,才能时刻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