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对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探究
2018-02-23李静
李 静
(涟水县安东学校 江苏 淮安 223400)
前言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游戏内容可以激发中小学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中小学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不稳定、不成熟阶段,体育教师通过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进行相关体育知识的传授,是寓教于乐的重要的形式。现在的中小学生多数家庭基本是独生子女,与其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淡薄,当面临艰巨任务时个人难以高效完成,这需要团体的力量来解决,因此,合作意识的培养对这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较为重要。
1 目前体育游戏对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
1.1 部分教师对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合作意识淡薄。部分体育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制定符合时代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单调,仅限于简单、机械的运动技能传授,未在体育教学中真正的诠释其教育价值,也就不能在体育教学中贯穿合作意识的培养,不能将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效的衔接。
1.2 体育游戏的设定不能满足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培养需求。部分体育教师设计的体育游戏不能满足培养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的需求,没有考虑到趣味、竞争、合作、挑战等体育游戏的特性。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培养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的体育游戏创新性不足,教学的有效性也不高,最终造成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缺乏。
1.3 中小学学生自身合作意识主观不强烈。内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主导作用。体育游戏对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目标的达成,要依靠中小学学生自身对合作意识的认知、接受与提升。但目前中小学学生对合作意识的认识并不深刻,甚至有些中小学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喜欢自己一个人单独玩耍,即使在进行集体游戏时,个别中小学学生也会拒绝来自他人的帮助或者与他人的合作。不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也就没有与同学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机会。
2 通过体育游戏培养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的策略
2.1 加强对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思想认识。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如今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自由、开放、操作性强的中小学生,教师要通过各体育项目的活动形式与特点,巧妙设计体育游戏,引导中小学学生树立团队意识与观念,并在具有竞争性、合作性和挑战性的体育游戏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将团队意识与观念融入进去,从而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团队责任感。
2.2 多主体努力设置类型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课程。为更好的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实现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共同努力。
2.2.1 为了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体育教师需要收集、研讨各类体育活动教学案例,巧妙设计体育游戏活动。在体育教学环节中,适当增加团体类游戏与合作类游戏的趣味性,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活动中得到合作意识方面的充分培养和锻炼,使学生获得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
2.2.2 学校需要为体育教师与体育学生提供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尤其是提供适当的体育游戏活动场所,确保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时有充足的空间,学校需要为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硬件设施。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针对各班级的大型体育竞赛团体类体育游戏节目,以班级为单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中小学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使学生加深对“分享”与“合作”的感悟。
2.2.3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参与体育游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好的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合作意识。
3 结语
在中小学阶段合作意识培养中融入体育游戏对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加快中小学学生成长过程中社会化步伐。通过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与人际交往,通过学生喜爱的运动与游戏方式来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培养中小学学生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其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与体验,促进中小学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完成,在社会生活中有与人合作的意识,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