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应用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导向教学法运动

(日照市技师学院 山东日照 276800)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简介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学理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它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由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过程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一系列教学技术所组成。这种方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被世界职业教育和劳动界的专家所推荐,特别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中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采用教学技术的不同,教师的教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活动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而学生学的活动则跃然眼前,表现为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知识的教学不仅仅表现为系统性的、单学科的,而且要求教师、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类知识来处理。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自身运动有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学生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钥匙,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会思考,这一点至关重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的去灌输。高职体育课堂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该通过五个环节逐步进行:

1.资讯阶段,即运动项目和技术相关信息的收集。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后,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的运动技术信息,例如,篮球技术的应用,明星球员的表演,同学比赛中的技术运用等资料。还要明确该教学项目所需要的运动器材、物品、场地及时间。

2.计划与决策阶段,即学生根据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制定出运动项目和技术的学习计划,并确定实施的具体方案。

3.实施阶段。

在体育课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必要运动技术的信息材料,鼓励学生自己独立体验或小组同学间合作的形式尝试。教师更多的只是负责指导,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体育课上的精髓是让学生发现运动中的问题从而来讨论这些问题,鼓励运动的尝试,对失败和失误给与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是学生在尝试中体验自己的运动感觉和需求。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示范,让学生自己在练习中找示范。教师从以前关注教的过程走出来去关注学生学习的特点上来,即不仅是教学生学,而是观察学生怎么学,发现学生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再来利用这些特点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投入的更多,而是重视指导和启发。

4.检查阶段,即检查本节课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运动项目的竞赛,来观察进行体育运动技术的能力提高效果,以及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和运动中的主动学习对全面素养和能力培养的效果。

5.体育技术与运动能力评价。课的结束阶段要及时对学生的每一个运动技术进行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课后独立学习和参加体育运动的能力。评价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有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的标准也是多元的,包括技术标准、能力标准和情感标准等,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查和评价应该要让学生对在当前的情况下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有更清楚地体会。

三、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注重引导学生由个人学习向小组式的集体学习转变。

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之间合作的关系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形成集体学习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优秀只是集体的一小部分,集体的进步才是最大的进步和收获。一个篮球团队中每个队员都有其价值,甚至是技术最差的人员,而有时就是技术最差的队员才是决定比赛胜利与否的关键,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能做好的体育项目的学习任务。

2.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能力。

在传统模式的体育课上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往往存在一些依赖的习惯,常常以自身的运动条件不行为借口,希望教师降低运动技术的评定标准,只关心体育评定成绩,而不关心自身的运动能力的提高;一遇到技术学习的困难就依赖老师给些诀窍。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以鼓励、支持为主,促进这类同学的参与性和主动性,给学生运动潜能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在讨论和尝试中,感受到动作技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特色和运动长处,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在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不同的运动形式承担不同的运动角色,面对不同的对手,不断地出现新的情景,不断地作出新的应答,促使学生在运动竞技和竞争中的应变能力不断加强,也是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的过程。

3.关注学生自评的严谨性和客观性。

学生能做到客观公正的自我评定是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价值点。客观公正的自评有利于学生体育运动技术学习中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后续的学习能力。学生自评是学生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的过程,如果失去了这个主题,那么学生自我的评价就没有实际意义了。然而学生以成绩为目标的评定认识,会导致评价结果的虚假性和随意性,需要体育教师就要要引导学生向严谨务实的客观性方向转变。

4.注重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的形成。

在体育运动的教学中,既有单项技术的掌握,又有整体全局能力的培养,如球类运动既有单一的技术学习又有整体配合的对抗。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要对整个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技术的运用做好统和的计划和规整,这些整体综合能力的提高,正是高职院校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标准。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身体、行为和习惯养成上的支持,所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高职体育教师拓展自己适应职业教育改革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要改变自己体育教学的心理定势,把握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本质,把握好教材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适宜性。

猜你喜欢

导向教学法运动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不正经运动范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