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咬文”与“嚼字”

2018-02-23张彦龙

关键词:土块美玉铁锅

张彦龙

(哈尔滨市中实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利用文本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品味、析疑、鉴赏、评论与创造。其核心是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形成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在教读一篇阅读文章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语文的角度“咬文”与“嚼字”,用心地品味与涵咏,体悟文章的语言,进而把握语言文字中隐藏着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观文”“批文”是方式,析文入情是终极。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无论是先秦诸子散文、古代历史散文,诗、词、歌、赋,元明戏曲、明清小说,还是中国现代散文、诗歌、戏曲、新闻阅读、人物传记等,都是语言锤炼得极好的,尤其是积淀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脍炙人口的篇章,真可谓“字字珠玑,行行锦绣”。一字传伸之处,两句三年之得,不乏作者的匠心独具。其中可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变化起伏,折射出深邃跌宕的情思,流露出至真、至性、至情与至功。曹雪芹在《回前诗》中曾这样写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所以,语文教师在教读课文之时,一定要研究此篇课文的个性特征,按照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不同文体篇章的阅读规律以及语文学科的从语言到思想、再从思想到语言的学科规律,设计钩玄提要的主问题。

在主问题的设计中,应该包括语言鉴赏与训练的问题,尤其要注重的是“咬文”与“嚼字”,这样会使理解走向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许更能接近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离真理也就更进一步。下面举例说明“咬文”与“嚼字”的重要性。人教课标版必修一第二课《雨巷》中的“她静默地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其中的“太息”,课下注解为“叹息”;必修二第二单元《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中的“太息”,课下注解为“叹息”;八年级下册中的《史记·陈涉世家》中的“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太息”,课下注解为:长叹。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九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以上四例,“太息”至少有两种解释,一是“叹息”,一是“长叹”。 单从这两种解释上看,在程度上就已经不同。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两种解释就是“太息”这个词语的两个不同义项,但问题是,没有哪一部词典或字典把这两种解释作为这个词语的两个义项。以上四例中,“陈涉太息”已经是“长叹”,不必再论。《离骚》中的诗人形象及梁任公的讲演根据语境及知人论世,也应该是“长叹”,而不是“叹息”。按照这样的思路,不得不进行深入地思考。商务印书馆第四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太息”一词解释为“长叹”,其中举例为《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主编 陈复华 2011年版1515页)“太”,古作“大”,也作“泰”,本义“过于”。笔者觉得教材中的注解是否有待于商榷呢?

由此,“太息”和“叹息”不是同义词,更不是一组通假字,而是一组近义词。它们的不同点就是程度上不同,在表达情感上,前者发出的声音长而且重,情感浓烈;后者的声音短且轻,情绪低回。所以,在体会诗人屈原的忠君爱国之情,用“太息”一词,极其强烈,内心,何其愁苦!梁任公之“太息”,足见其“饮冰室”主人的真性情及爱国情怀。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之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出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78页,注视③的翻译是“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做石子”。根据课下注释的“把……看作”,很多人就会把“鼎”、“玉”、“金”、“珠”四个词语的活用看成“意动用法”。但是只要认真的思考下去,如果前四个词语为意动用法,那么“鼎铛”就应该翻译成“把铁锅看作宝鼎”,“把石块看作美玉”,“把土块看作黄金”,“把石子看作珍珠”而这些意思恰好与课文原意相反,所以意动用法恐怕不太适合。高等师范学校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册 隋唐五代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 李道英 刘孝严)中第441页注解35:这两句是说,视鼎如锅,视玉如石,视金如土,视珠如砂。王力《古代汉语》第四册(校订重排本 中华书局出版社)第1316页注解15:把鼎当作铛,把玉当作石,把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碎石。这是极言其不爱惜这些宝物。霍旭东主编《历代辞赋鉴赏辞典》中第854页注解45、46: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碎石。以上几种解释基本上如出一辙,以“鼎铛”为例,译为“把宝鼎看作或当作铛”,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分析,“鼎铛玉石”和“金块珠砾”前面一定有主语,主语为“秦人”,只不过原文中承前省略了。如果单看到“弃掷逦迤”这里,这样分析似乎可以。但问题是,后面还有两句“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其主语为“秦人”。前三句加上后两句共有两个主语,但两个主语是同一个,为“秦人”,这样是不是有重复之嫌呢。笔者认为,此五句实际上就变成了两个句子,前三句是一个句子,后两句为一个句子,前三句的主语是“鼎、玉、金、珠”,后两句的主语是“秦人”。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两句中,把“铛”、“石”、“块”和“砾”看做动词,翻译为:鼎像铛(一样多),玉像石(一样多),黄金像土块(一样多),珍珠像碎石(一样多)。类似这种结构及翻译如“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弃掷逦迤”翻译成“被扔得到处都是”。这样翻译,从语法的角度上更合理一些。再看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第121、122页翻译:宝鼎被看做铁锅,美玉被看做石头,黄金被看做土块,珍珠被看做石子。此种翻译的语法解读,与上述相同。笔者认为的翻译如鼎像铛(一样多)等,从文意上讲是夸张其珍宝多而已,强调的是“多”,并不是谁要把这些珍宝当做不值钱的东西。形容珍宝多,秦人才会不珍惜,后文写到建造阿房宫的耗费之巨,通过“多”之比较来完成的,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等。都强调“多”,前后文内容相互契合,文意畅通。

在语文教学中,这样的情况时而会有的,如果只是浅尝辄止,不“咬文”与“嚼字”,就不能深深地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也就离真理越来越远,也就永远不会有意外的惊喜。正如贾岛有诗云:“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猜你喜欢

土块美玉铁锅
东北铁锅炖
ANYTHING GOOSE
贼的藏身术
贼的藏身术
贼的藏身术
万物有缘铁锅槐
铁锅先生炸锅事件
郑美玉二三事
难忘新年窑鸡乐
聚天下良友 琢百世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