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分析

2018-02-23钱祖春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晏子道德修养师生关系

□钱祖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以及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当前,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需要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进行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一、促使教师加强重视

当前,仍有部分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只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忽略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显然,这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对德育工作加强重视。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不能将德育与语文教学分开,应该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包括散文、诗歌、古诗词、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其形式较为多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有效把握每一个可以渗透德育的契机,如课文插图就有德育内容,教师应该深入探究,将德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例如,教学 《秦兵马俑》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这篇文章插图中所展现出的秦兵马俑的宏伟壮观,当时没有先进的、省时省力的工具,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是古代人们劳动的结晶。通过课文插图,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升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往往为了赶教学进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长此以往,如此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更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学 《晏子使楚》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通过反复阅读和体会,了解文中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揣摩他们的说话语气,随后自主选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部分学生扮演楚王,部分学生扮演晏子。通过情景剧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进一步的理解,还有利于渗透德育,其中扮演楚王的学生从中懂得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而扮演晏子的学生则感受了晏子的聪明机智、能言善辩、不卑不亢的思想品德。

四、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生活化实践是渗透德育的最佳契机。在生活中,学生更能够受到优良道德品质的感染,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课外实践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课外实践活动恰好可以解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不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如此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从而更好地进行德育。例如,教学 《给予是快乐的》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社会福利院,亲手为孤寡老人制作一份小礼物送给他们,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进而培养学生孝敬老人、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可见,在课外实践中开展语文教学,容易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并有效地将德育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师道尊严的权威形象,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与他们加强交流与互动,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德育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只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和无私的帮助。因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为学生做好示范。例如,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可以一味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及时改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错误,还有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升华。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及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突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晏子道德修养师生关系
晏子不辱使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晏子辞退高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