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2018-02-23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素养

(承德市实验小学 河北承德 067000)

近年来,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我国党和政府也高度关注国民的阅读生活。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可见,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事情之一。[1]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丰富性,可有效激发调动其语文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是提高其语文素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课外阅读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使其有效积累充实的语文知识,继而为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课外阅读还能巩固学生所学,促进其更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并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也深刻感悟到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教学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与品质的成长。有研究表明,阅读的关键期在 14 岁之前。因此,小学阶段更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一、小学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读书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在小学阶段培养读书的兴趣与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学校既要照顾考试升学等现实的利益,更要从长计议,着眼于给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准备,为他们走向社会之后的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打底子,为他们的生命奠基。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一个人的阅读品味提高了,做人的品味也会随之提高,而且“这是浸润式的学习,整个身心沉浸在阅读之中,文化的感觉有了,语言的感觉也有了”。所以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要让他们爱上阅读。[3]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表示,在自身学习历程中,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益处比从课堂教学中获得的更多。由此可见,只有足够的阅读积累,才能形成语感、积累足够的文学知识。小学生加强有效的课外阅读,对提升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体验审美,锻炼思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提高学生文化积淀

语文不仅是日常生活与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还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增强语文核心素养需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文化积淀。这对语文课程中理解、吸收、创新、发展民族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是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小学生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课外阅读的益处显而易见。从周秦到五四,从屈原到鲁迅,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都以书本的形式广为流传。

2.使学生情感素养更为丰富

发展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视。语文具有很强的感性,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小学生情感比较丰富,天性比较自由,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与书中人物以及作者进行对话,体会书中别样的人生,感受其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升华自己的思想情操。

3.使学生审美素养得到提高

“所谓的美感经验,不过就是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作者使用文学创作的方式使自己能够感知事物,表达情感。语文中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同样来自作品中的语言。学生在进行优秀课外读物的阅读中,能够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促进情绪反应的激发,从面对作品中的形象、内涵、思想进行感受。课外阅读是一场美育渗透,能够对小学生在审美移情、审美注意和审美想像上进行有效的引导。[4]

4.提升思维能力

语文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密切联系。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对学生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文学作品包含着作者对世界的认识,能够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求异思维能够激发已知和未知的认知冲突,优化学生的思维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学习策略、情感体悟等各方面的基础上促进认知拓进。课外阅读引发批判思维,能够强化学习活动的探究深度。训练逻辑思维,有利于建构路径清晰的知识图式。激发创新思维,形成有效迁移的认知结构,阅读中的思维创新是思维的高级阶段,表现为认知结构的形成。[5]

二、小学课外阅读现状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来,课外阅读受到各级相关教育部门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许多学校的阅读面貌大有改观。但不可否认,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仍然在相当范围内产生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加之部分教师和学校在推进阅读中的角色和责任不清等,导致对阅读的重视不足,落实乏力。课外阅读普遍停留在“叫学生读了”的层面上,至于学生是否读了、读了多少、读了什么、有何收获等缺少进一步的关注,更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出现量少、质差、面窄的现象。学生即便读了,也是仅凭兴趣去读,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甚至一些色情、凶杀等低劣庸俗读物也在学生中流传,侵蚀学生的灵魂。更多的学生则是除了教科书和教辅资料,几乎不怎么读书,不喜欢也不会读书,更不会读完整的书。因此,导致教师教了多年的语文,学生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这门课上,可是到头来只会做题考试,对读书不感兴趣,也不会读书;即使考上了大学,许多学生还是不会读书,也不喜欢读书。

三、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当前,课外阅读无疑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及自主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下是值得考虑的策略:[6]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与家庭阅读氛围是增强学生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长和教师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对学生形成侧面影响,促进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其次,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学生阅读资源缺乏。这就要求社会和学校建设课外阅读场所,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比如:社会可以建立免费阅读室,学生可凭学生证借书;学校也可以建立图书馆,增加课外阅读课程,确保学生有良好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设立定向阅读活动月,进行阅读分享

课外阅读虽然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空间,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必须有所指导。语文老师在班内可以开设定向读书活动月,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读学月期间必读课外读物,在班内定期进行阅读分享。例如:每周让学生分享此次读物在摘抄本上摘录的好词好句以及这一周的阅读体会,让学生逐步形成记录佳句和总结的习惯,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增加学生阅读量以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可以帮助老师制定学习计划,深化学生对课内容的了解。

3.开展“群文阅读”,学生自荐

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展现和本堂主题相关的多篇文章,引导学生展开独立阅读和探究阅读[6]。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课文有关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推荐,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知识面,加深对课本理解,同时,也增加学生阅读量,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挑柴》后面的“阅读链接”中《生活的启示》的文章,除了文章中“听的艺术”、“最佳方法”和“爱的诠释”这三个方面,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内容,此外,学生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网络、纸质版书籍阅读更多的相关文章。在课上,教师可以采用自由上台分享读物的方式,鼓励学生上台分享自己读的文章和自己的感悟。

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人生真谛。

课外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内文章的理解,而课内文章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两者相互影响,共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1]杨柳青.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由飞翔[J]. 学周刊,2017(04):119-120.

[2]邢红梅.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周刊,2017(07):137-138.

[3]王丽娜. 从课外阅读谈语文核心素养发展[J]. 才智,2017(13):172-173.

[4]齐静怡. 悉心指导课外阅读 奠基学生生命底色[J]. 基础教育研究,2017(11):55-56+60.

[5]林桂芬. 在阅读指导中进行审美教育[J]. 文学教育(上),2017(04):90-92.

[6]谢素梅.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2017(08):59.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