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居易《问刘十九》:温情的召唤

2018-02-23

学语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红泥火炉知己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见卷首)是一首招饮诗,招饮的对象是作者的好朋友刘十九。刘十九,名不详,但多次出现在白居易的诗中,这说明他们的关系很密切。从作者多以排行称呼他来看,他们应该是熟悉已久、关系亲密的朋友。这首诗就是写给这样一位好友的,作者希望他能来与己共饮。

招好友来饮,是因为自己有饮酒的渴望,但也需要有个好友能来与己对饮。如果好友拒绝,招饮就会落空。但作者既然有了饮酒的渴望,就不希望好友拒绝!就本诗而言,刘十九似乎有理由不来。先不说刘十九可能很忙,也不说他们住的地方可能不在一起,就拿“晚来天欲雪”一句来看:已经是傍晚的时候,而且“天欲雪”,朋友来一趟是颇为不易的(即使他们彼此隔得不太远)。这些因素作者想必也知道,但作者还是忍不住向刘十九发出邀请,难道他不怕好友拒绝吗?不会的,因为作者有足够的理由让朋友不仅不会拒绝,而且召之即来。

首先是酒的美好。“绿蚁新醅酒”,是新酿制的酒,绿色的酒面泛起微小的泡沫,细小如蚂蚁。《历代诗话》引《古雋考略》:“浮蚁,杯面浮花也。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绿。”可见开头一句是写酒色之美,是在赞美酒好。“红泥小火炉”写温酒,因为“天欲雪”,天气有点冷,酒不好直接喝下去,这对身体不好,所以要温着喝。一般人读“小火炉”多为“小/火炉”,但吴小如先生认为应该读作“小火/炉”(参吕叔湘《语文常谈》第四章)。这说明屋子里不是仅仅摆了火炉,而且生起了火,酒正在炉子上温着呢!红泥小火炉是那样的小巧,它让嫣红的火映衬着新醅的绿酒,进一步增加了酒的诱惑力。这种酒未必就是“金樽清酒斗十千”那样的美酒,但因为它出现在“晚来天欲雪”的情况下,再普通,也具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梁遇春在散文《遇雨》中说:“阴森森的天气使我们更感到人世温情的可爱,替从苦雨凄风中来的朋友倒上一杯热茶的时候,我们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心境。”明乎此,我们就能理解白居易在“晚来天欲雪”之际为什么想到喝酒,因为“晚来天欲雪”的时候,是最适合饮酒的时候——酒不仅可以祛寒,还可以消除寂寞无聊,让平淡的生活具有温度和诗意。因为“晚来天欲雪”,“绿蚁新醅酒”就显得温馨多了;再加上“红泥小火炉”,这酒就更显得温情了,让人难以拒绝。至此,作者给出了招饮的三个理由:一是酒好,二是环境好,三是天气适宜——酒这么好,饮酒的环境这么温馨,再加上“晚来天欲雪”这种特别适合饮酒的时刻,一步一步增强酒的吸引力,刘十九怎么拒绝得了呢?

但生活中光有酒还是不行的,还得有知己,必须借助友谊的力量来招饮才行。对白居易而言,一个人在“晚来天欲雪”的时候饮酒,会饮得很冷清,他还需要友谊的温暖来消除生活中的孤寒。所谓 “酒逢知己千杯少”,所谓 “独酌无相亲”(李白 《月下独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杜牧《独酌》:“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也是写风雪之际的饮酒,但因为是独酌,显得冷清多了。因为缺乏知己,杜牧诗中的酒更多地带着风雪的寒意,不像白居易诗中的酒因为有知己的存在而显得温暖动人。这说明酒只有在与知己对饮的情况下才喝得更有兴味,酒必须加上朋友才能使生活更富有情味。这个道理白居易明白,他必须让刘十九感觉到这种知己之意,让刘十九明白他是白居易的知己,否则刘十九没有必要冒雪来吃这顿酒——酒是可以拒绝的,但知己和友谊是不能拒绝的。所以,白居易在写出了酒的诱惑力之后,还得写出他与刘十九之间的友谊,把刘十九写成知己,让知己感觉到这顿酒非喝不可,招饮的目的才能成功。

“绿蚁新醅酒”写酒酿好了,“红泥小火炉”写火炉准备好了,用笔一步紧跟着一步,可见作者对朋友的期待之情多么急切,似乎在说:你看,一切都准备好了,你赶快来吧!这种心情只有在跟好友说话时才会产生。从“红泥小火炉”一句来看,饮酒的环境显然不是“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那样的纵饮场面。“红泥小火炉”不适合很多的人,只适合少数知己一起来喝,如果和最好的朋友对饮,那是最合适不过了,这里面自然透露出作者视刘十九为好友的意思。“晚来天欲雪”说明这样的饮酒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就是和好友一起喝酒一起闲聊,甚至彼此默坐在酒桌边上也有一种心有灵犀之感。这就在写主的同时写出了宾——写出了宾的性格,也写出了宾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因为在这种场合中出现的宾一定是适宜这种气氛的人,一定是懂得和作者一起分享的人,一定是作者愿意与之共享的人。作者虽然充满期待,但不是对任何人都充满期待,而是有选择的——这个人不能是势利之人、利欲熏心之徒,要懂得一点生活情趣,有点“小资情调”。在作者看来,刘十九就是这样一位朋友。从《刘十九同宿》(“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明日早花应更好,心期同醉卯时杯”)这几首诗都提到酒来看,刘十九应该是作者的一位酒友,而且性格淡泊,正适合出现在这种饮酒的场合,甚至是最合适的人选。当刘十九明白作者是这样的看重他,视他为最合适的人选,他还能拒绝吗?他还会让白居易的期待落空吗?与其说这是酒的力量,还不如说是期待的力量,是友谊的力量。“能饮一杯无?”这样亲切的口吻,与其说是在询问,还不如说是殷切的期待和无法拒绝的召唤:“来喝一杯吧!”这样的期待,这样的召唤,只有对知己才会发出。对于刘十九来说,除了那泥炉、新酒的诱惑,还有白居易的深情渴望、白居易的友谊和知己之感,后者才是更为动人的因素,才是刘十九无法拒绝的真正理由。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活只有物质享受,没有知己,没有精神乐趣,一定是不完美的。

由此看来,这首诗写的是招饮之意,也是期待之情。作者用一种极其生活化的语言写出了期待的力量,让友人难以拒绝作者的招饮之意。但作者在写这番情意的时候,并不是很直白地说出来,而是很注意用笔:一是留有空白,二是用笔曲折。作者写的是招饮,结尾点到为止,并没交代朋友来没来。但因为作者写足了期待之情,所以不交代可能更好——试想,朋友真的来了,那种对饮的场面该是多么温馨。虽然作者没有写这种生活场面,但这正是此诗的好处,留有余味,让人对那种温馨的场面产生各种美好的想象,可见此诗有余味,有空白。这首诗语言很朴素,但朴素中有曲折。如果仅仅是写招饮,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完全可以直接过渡到“能饮一杯无”(这三句全都与酒有关,是招饮诗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样写就显得太平直,没有什么诗意,体现不出什么期待的力量。中间插入 “晚来天欲雪”,就增加了曲折。但这个曲折是合理的,因为作者之欲饮与天气有关。暮雪之际,寒意森森,自然引起作者对酒的渴望,兼之天色已晚,人比较空闲,除了围炉对酒,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消遣这欲雪的黄昏。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曲折增加了诗意,因为它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馨一下子转入寒冷,但这种转折并不是消减前面的温馨,而是用“晚来天欲雪”的冷衬托环境的温馨和末句的温情召唤。读到末句,我们感到雪似乎都要被这种暖意融化了,甚至觉得雪不是来捣乱的,而是来助兴的。可见,“晚来天欲雪”在结构上虽然是个转折,但它让酒和知己结缘,让生活的物质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感受——酒、知己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感受,因为雪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突出了。但我们不能把这首诗的诗意都归因于它的用笔,因为它的感人之处,固然不在于语言和题材,但也不全在于构思曲折和留有余地,而在于作者对生活有着细腻而美好的感受,缺乏这个根本性的因素,再怎么注意用笔,也写不出这么温馨动人的诗,再好的酒,也酝酿不出这么丰富的诗意。有人说:“这是最能描写冬之温暖的一首诗。因为友情与酒的温暖,而使冬日晚间欲雪的天气都不冷了。”(《罗兰小语》),与其说这是写冬之温暖,还不如说是写因为酒与知己带来的美好的生活感受。还有人说:“这首诗是招友饮酒的请柬,准确讲是一封诗柬。请客而用诗,这本身就够浪漫、够情调了,何况诗还这么美,美得让人心醉;情还这么真,真得让人心跳。”(张恩富《唐诗的历史》)。这首诗之所以让我们心醉、心跳,就是因为它写出了生活的美好。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并用平常的语言表现出来,表达得很有情趣,这不仅是白居易诗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普遍性的追求。

猜你喜欢

红泥火炉知己
问刘十九
关于烧结红泥消化生石灰系统的改造
知己红颜
温暖的大火炉
烧水
高适同路逢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温暖的大火炉
末了
我的好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