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记一次语文教研座谈

2018-02-23王贵珍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作文语文

王贵珍

(甘肃省西和县河口学区 甘肃 西和 742100)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训也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工”即是教师,“器”便是教学方法,教师想要更好的教学,必须先找到良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找到了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语文相比较初中语文、高中语文来说空间很小,因为学生年龄太小,在家中、在社会里独立学语文的能力很难形成,因此如何把握好“教”与“学”这对矛盾是关键。结合我的教学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1 良好的心态使教学更有效

拥有爱心不仅会使世界变得美好,而且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乐观的情绪会帮助我们在课堂的氛围很活跃。偏僻农村地区打工热潮的冲击下,父母出门打工,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生的心理变得既单纯又复杂,上课的时侯出现多种情况。可以说是正常的,也是不正常的,作为老师我们如果多投入点爱与关怀,使学生能感到这种父亲般、母亲般的爱,那么学生久而久之就产生学习上的兴趣,热爱生活。

2 不要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以前我上课时常会出现睡觉、说话走神的学生,因此很气愤,不能理解他们不听课,不学习的行为动机。有一次一个学生的作文让我明白了很多,大体内容是说有一天一位老师安排他打扫卫生,可是桌子很高,老师的安排不得违抗,但是当他们大汗淋漓干完工作,本想学习可身体不支,渐渐地他成了老师眼里的差学生。从那次修改作文之后我思考颇多,我再也没有要求过他们干一些他们不能干的工作,而是想办法引导、鼓励,时常找机会夸奖他们:你的字写得很好,你的纪律很好等等,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让他们自己走进课堂,主动去学习,成为真正的主人。

3 全面了解学生,严厉与宽容相结合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习惯、朋友圈等等,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先前条件,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不可能感激一个不负责的老师一辈子,但学生可能会埋怨一个不够严厉的老师。获取学生的爱戴不是一种乞讨,而是用自身人格魅力和对学生高度负责和严谨的态度去赢得的。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判断事物曲直都处在一个很幼稚的阶段,学生做错事时很正常的事,我们要有一颗宽恕的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积极引导,重拾自信。

4 通过“四抓”,落实学生的学

几年来我一直思考我的教法,大体可以归纳为“四抓”即“抓起点、抓基础、抓关键、抓检查”。起点有多高,决定着你的高度有多高,近年来我对自己、对学生的起点都高,力争进全县100名、50名、10名等,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抓基础,不把教学重点放在老师讲上,而是学生的学上;抓关键,在教学中不要求平均,两头狠抓,助推中间发展,对优秀的学生要求要高,任务重,对后进生要求低,重点培养兴趣,中间学生的学习氛围意识增强,从而达到全面进步;抓检查,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学习优势,选好小组,帮助教师减轻工作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百篇、千句、万词”解决“读”与“写”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读写结合”可以说是最为常见和基本的训练方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阅读能力的教学应该加强,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加强“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语言感受,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的难点,近几年我教学实践经验即“背一百篇文章(课内外)、记一千句句子(课内外)、默写一万个词语(1—6年级)”来攻克两大难关。我们常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现在我们的学生到六年级背的东西太少,我们写作没有素材,从自身找,发生在自身的事情简单平凡,没有可塑性,因此我要求学生多背,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可以背我们自身的优秀作文等,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句子记忆尽量做到精讲多练,着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复探练。词语的日积月累,即增添词汇量又解决了“读”与“写”的问题。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意识到只有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增强学习动力,在授课时,应注重落实创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不同的课文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总结能力。

总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份良心责任工作,孩子毕竟是孩子,教育孩子还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无定法”,我们要把教育当事业,把学校当家庭,把学生当孩子的“三当”精神对待我们的工作,对待我们的学生。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