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工作如何回归正常轨道的探索
2018-02-23黑龙江省大庆市新潮学校姜莉莉
黑龙江省大庆市新潮学校 姜莉莉
一、爱心与德育素养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爱心, 就是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抓住爱心这个重要环节。爱心是具体的,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如每天晨会巡视,看看有没有脸色不正常的孩子;遇到天气冷热变化,要关照孩子增减衣服;集体活动前要事先关注孩子的生理状况等。这些事很平常,但只要坚持做就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想必老师们对此深有体会。
而回归到正常轨道的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在小学的德育工作中, 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基础的文明习惯”的基本目标与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是不谋而合的。二者在目标上的同一性为学校德育奠定了基础。
1.在人格修养上“贵诚实,守信义”,在职业道德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每个教师都必须做到的。鲁迅先生认为,伟大的人格素质最重要的是个“诚”字。教师的“真”还体现在其言行的一致,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无言的身体力行胜过千言万语。
2.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飘出大山的石》,讲的是偏僻小山村的一位身患残疾的教师,几十年如一日, 坚持在乡间教书育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学成归来,发现自己的启蒙老师还在艰苦的环境里孜孜不倦地培育着学生。由此看来, 为人师表不仅是社会对教师职业所赋予的特殊要求,也是我们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一种必然。
二、信心是学校德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满爱心是当好老师的前提,满怀信心是教育好孩子的关键。为人师表的教育性功能在德育的人性化回归上具有重要作用,翻开古今中外的教育史,我们就不难发现为人师表在学生品德上的定向作用和行为上的示范效力。针对目前的学校现状, 为人师表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通过对中小学生思想行为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 探究为人师表的必要性。
首先,不诚实和奉行“告密原则”是一种通病。很多学生在做了错事后,不愿意承认错误,于是就出现了“告密”现象,这样没有达到教育不诚实者的目的,反倒“培养”了一大批的“告密者”。错误在所难免,勇敢地承认错误与光明地帮助同学改正错误是我们在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中最重要的目的。
其次,享乐主义的思想严重侵蚀着学生幼小的心灵。信息社会的丰富多彩给缺乏辨别能力的学生带来了困惑,以为幸福就像空气,只要一呼吸就可以得到; 快乐就像作业纸,撕了一张还有一张:课堂上,各种手机的奇声怪调此起彼伏。
因此,学生品德的现状是我们选择德育手段的出发点,选择适合学校现状的德育手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德育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是我们进行德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教师是学生生命历程中道德的启蒙者和设计者。
三、耐心是“大德育”的现实要求
耐心,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耐心教育。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动不动就厉声训斥,甚至体罚学生。特别要强调对于后进生不能嫌弃,要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同样重要的观念。学会关心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总目标。从全球范围看,各个国家都先后掀起了一场道德复兴教育浪潮。人们普遍认识到了家庭、社会、社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巨大冲击和影响。恰巧在这个时候,“大德育”应运而生,成为学校德育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