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完美人格情操
2018-02-23昆明市经开区第三小学蔡闻涛
昆明市经开区第三小学 蔡闻涛
一、音乐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课程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完成自我情绪的调节。小学生年龄尚幼,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吸收知识的速度非常快。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感受音乐艺术蕴含的美感,能促使学生性格趋于完善,进而为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带来益处[1]。
二、在音乐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人格情操的方法
(一)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教育核心素养教学概念的基础内容是促使学生能获得人文教育以及科学文化知识,并逐步将其转变为实用的生活技能。同时丰富自身内在涵养,追求艺术美感,从原本的物质追求转变为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在音乐习惯的培养方面,主要是激发其自身的探究欲望,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存在缺陷,在学习方法的掌握方面也有不足,因此学习效果一般[2]。
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单一的方式。同时,教学内容也需要贴近生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例如,在学习“火车开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探讨坐火车时的感受,并畅谈自己与家长坐火车去过的不同地方,从而与他人展开交流与分享。如此便能够促使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有机结合,并依靠交流升华自身音乐感悟[3]。
(二)加强乐器的练习
小学生生性活泼,喜欢展现自我,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学生们通过音乐表演,能够获得一定成就感,从而增加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这其中,乐器学习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依靠乐器弹奏能够大幅度提升音乐表演的表现力,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音乐潜力,并逐步提升其自控能力。
例如在进行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学习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多个小组,将一些音乐表演天赋较高的学生分入不同的组别,使每组水平大致相同。之后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对于歌曲的认知选择乐器,编排舞蹈、进行表演,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估。表演结束后,教师对此予以相应的总结,并给予表现最好的小组适当的奖励。如此一来,学生们的音乐自信便会得到提升。
(三)积极开展音乐活动
社会参与同样是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要求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好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社会准则以及道德标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其中,开展音乐活动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让具有相同兴趣的学生进入同一队伍,实现共同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对于声乐学习比较感兴趣的学生集中编入一队,并对其采取针对性训练和培养,之后再让其参加学校内部的相关音乐活动,与其他班级的声乐小队展开比赛。比赛本身便具有一定挑战性,能让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竞争意识,敢于面对困难,即便最终没有获得优胜,依然不会轻易气馁,并在之后的时间内不断努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们国家提出了课程改革,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格素养进行培养。以此作为基础,开展音乐教学,促使学生在感受音乐艺术价值的同时,提升交流互通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而塑造完美的人格情操。
[1]龚星明,陈鑫渝.小学音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完美人格情操[J].教育:文摘版,2017(16).
[2]王宇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