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关于中班数学模式的研思
2018-02-23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儿园张艳荣
□ 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儿园 张艳荣
模式认知是幼儿园阶段数学领域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一年多的进班观察、视频分析、理论学习等,教师对什么是模式、大中小班模式的核心经验、幼儿的学习路径及相应的教育与指导策略等PCK知识日渐丰富,但总体而言,教师的认识仍较为笼统,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就会产生困惑。
这一天,4岁半的麦子穿的项链就引起了教师们的认知冲突。
大小不一的珠子
自由进区时间里,麦子一直认真地摆弄一盒大小、颜色与形状各异的串珠,刚开始她穿了只有一种颜色珠子的项链,过了一会儿,她又穿了黄色和蓝色。教师想知道她的想法,于是,就蹲下身问:“你是按什么方法排的?”麦子说:“我是按大小排的。”又过了一会儿,显然是相同花型的珠子不够了,麦子问道:“我的珠子没有了怎么办啊?”老师没有回应。她自言自语道:“换别的样子的珠子也可以吧?”之后,麦子换了其他珠子,但是依然是一个大,一个小。
这是模式吗?
针对幼儿穿项链的模式规律问题,在场的教师基本分为两派,多数教师认为“这不是模式”,少数教师则认为“这是模式”。于是,持不同观点的教师自发地分成两组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认为“这是模式”的理由如下。
“模式就是有规律,这个有规律。”
“可以预测到接下来她会穿什么,这就是模式。”
“幼儿创造的是一种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模式,她能不受颜色和形状干扰,抽象出大小来排列模式,说明她的思维水平比较高。”
认为“这不是模式”的理由如下。
“如果是模式的话,那么ABABAB模式中,每个单元是一模一样的A和一模一样的B在重复。她这个A和B都变了,根本就不对。”
“模式必须是以一个标准排列。这个排列显示出孩子内心的标准不稳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这根本不是模式,不管是按颜色,还是按形状,都不对。”
“没有规律。数学必须得严格。”
“前面几个是模式,后面的不是。”
“后面和前面不一样,总体看这不是模式。”
“有规则、有规律的才是模式。这个没有规律。”
“重复的单元虽然有点近似,大小、次大小、再次大小……但又不是一模一样的重复,不是模式。”
“老师提供的材料不够,太难为孩子了。本来孩子可能会,但是材料问题导致她弄错了。”
纠结点在于,如果幼儿创造的是一个模式,可是模式的定义里说了,模式是某一个单元的不断重复或递增,比如ABABAB模式,A和B在每一个单元里都是一模一样的,而不是相似。所以从这一点看,这不是模式。
由于双方谁都不能说服谁,最后决定各自回去查阅资料后再讨论。
回归数学模式定义的研思
什么是数学模式?模式是在物理、几何或数里发现的所有具有预见性的序列,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本质、稳定、反复出现的关系。
既然是单元的不断重复与递增,那么上述案例中幼儿创造的模式没有完全重复单元的内容,大和小都发生了变化,似乎不是模式;可是,这个序列中又明显能感受到有一种规律在里边。到底是不是模式呢?如果是模式,怎么解释ABABAB中的A和B就是一模一样在重复的现象呢?很多资料里都没有提到重复是不是“一模一样”。
这样思考下来,原来分歧点在于“模式里重复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当问题聚焦后,在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李娟博士的带领下,老师们从一种属性特征的模式出发,再次进行讨论。
比如,颜色的模式,“红蓝、红蓝、红蓝”,确切地说重复的仅仅是颜色,而且是先红后蓝的颜色关系。
比如,简单的形状模式,“圆形正方形、圆形正方形、圆形正方形”,重复的是先后的形状,不管这个形状的大小、是否带有颜色。
比如,性别的模式,“男孩女孩、男孩女孩、男孩女孩”,重复的是性别,先男后女,而不管男孩女孩的长相和身高。
原来,模式真正在重复的不是具体的颜色或形状等,而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而关系有相对性,不管成人还是孩子,都要排除各种干扰,深入去分析和感受其中的规律性,如果凭借这种关系能够预测到下一组会是什么,那这就是一个模式。
发现模式认知的“陷阱”
之所以会产生认知冲突,一方面,是由于学科知识体系单薄,不仅教师自己的认识片面,而且同幼儿的学习过程一样,我们被视觉看得到的颜色、形状干扰,形成思维定势,认为模式中单元的“重复”就是一模一样的事物在重复;另一方面,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提供给孩子的材料,一模一样的、现成的商品居多,而现成的商品一般都有标准的形状和颜色等,无法激发幼儿不断按属性重新分类从而获得发散性思维。经常操作这些材料,孩子接触到的属性单一,不仅无法感受到分类、排列模式的乐趣,还束缚了孩子模式能力的深入发展。
提供适宜的材料促进幼儿模式认知的发展
一方面,要尽量多为幼儿提供有吸引力、最少有三种属性特征的材料,并和阶段性教学课程相配合。另一方面,在材料数量上要注意层次性。对于模式概念掌握水平高的幼儿,有时要刻意不提供充足的材料,激发幼儿利用更隐蔽、更特殊的属性特征分类和排列模式。对模式概念掌握水平一般和较低的幼儿,尽量提供足够数量的材料,并注意减少材料多属性的干扰,降低难度。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体验运动中、音乐中的模式,以丰富幼儿对模式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