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学龄前儿童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策略
2018-02-23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卓丽茜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卓丽茜
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凑在一起的时候,喜欢讨论:谁家的孩子在某幼儿园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谁家的孩子在某幼儿园能书写很多汉字;有的说我家的孩子都会乘法了;还有的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在某幼儿园什么也没有学会,整天就知道玩。有的家长竟然把孩子从“玩”的幼儿园转到“会写字”“会算数”的幼儿园。
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几年工龄的幼儿园教师,对家长不了解幼儿园教育感到非常的心痛,不了解幼儿园教育,以孩子“学得多”为好;不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方式是以“游戏”为主,而是认为老师每天带着孩子疯玩,没有学到知识的观念,会影响到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方式,造成孩子过早“学知识”而真正到了小学后,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达到。
一、建议家长先关注身边朋友孩子的发展状况
在我们身边有不同家庭、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不同表现的孩子,有的孩子做事情非常细心;有的孩子喜欢学习;有的非常讲礼貌,见人就问好;有的尊重父母,有事先征求父母的意见,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能跟父母好好商量……而有的孩子喜欢发脾气,对人没有礼貌,做事情不专注。
为什么同是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有这么大的区别?可以建议家长去了解、分析这些孩子从小受教育的情况包括这些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他们就读的幼儿园,从中就能重视孩子处于幼儿阶段的教育,只要家长重视孩子教育了,就能改变家长的育儿理念。
二、让家长了解各年龄孩子发展的特点
家长们都知道“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是对新生宝宝动作发育进程的一种经验总结,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其身体的发育来进行,而不能操之过急。比如:不能太早让孩子写字,因为:孩子的手通常要到七八岁时才能基本发育成熟,而在六岁以前,都是“肉肉的”,抓笔时只能握成拳头状,指尖朝内握着笔尖部分,这样一来,握笔的手就会遮挡自己的视线,势必造成侧头来看纸写字的姿势,长期如此,将给孩子在无形中埋下近视的隐患。
又如,不能让孩子过早学习加减。因为:数字,加减符号本身对孩子来说是抽象的,没有实际的意义,一味让孩子机械地训练加减法不仅非常枯燥,对实际数学能力也毫无实际帮助,反而会使幼儿丧失对数学的兴趣。过早地学习小学化的内容,不利于孩子在一、二年级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总觉得上课内容自己在幼儿园都学过了就不认真听讲,等到三年级老本吃得差不多了反而容易落后于其他同学。
种种现象说明,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各年龄段发展的特点,才能知道学龄前儿童是如何学习的。我们可以通过向家长宣传蒙特梭利教授研究发现的孩子“敏感期”来让家长知道学龄前孩子每个阶段发展特点,让家长把握住孩子“敏感期”进行适时的教育。比如:蒙特梭利指出孩子学习文化的敏感期是:6至9岁,而且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到了六至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这段期间内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三、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
幼儿的教育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因此,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深化幼教改革的重点,因此我们要多渠道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
1.通过“家长学堂”宣传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
在“家长学堂”中,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教育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形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涵盖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种植植物,让孩子知道植物生长的需要以及照顾的不容易,从而培养珍惜的意识,也是一种教育的方式。
关于这一点,家长必须明白自己时刻是孩子的教育者,除了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还可以在一日生活中,跟孩子一起学习。比如,带孩子到超市里,可以引导孩子发现物品都是分门别类摆放,方便客人取放,把这种经验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还可以给孩子一定数额的钱,如10元钱,让孩子购买想吃的食物,这些都是学习数学的知识,是孩子亲身体验达到了内化的经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比孩子在课堂上学知识要简单有趣得多,也是在游戏中学习最好的诠释。
2.多渠道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指南》严格遵循科学保教的理念,对公众的错误观念进行有效合理的转变,为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我们一定要做好向家长宣传《指南》主要内容和精神的宣传工作,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伴随着幼儿成长。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发现、想象和创造,通过游戏认识周围世界,感受生活,享受快乐。
向家长宣传《指南》精神,让家长积极接纳并支持孩子自由自在地游戏。可以帮助家长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了解孩子。反思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建立合理的教育期望,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长,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支持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并与幼儿园进行良好沟通,取得教育共识。
3.请家长“走进班级”了解幼儿园的“教”和孩子“学”。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应多鼓励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生活、学习动态,真正促进家园共育的目的。
为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了家长半日开放活动。邀请家长来园看一看,了解幼儿在园生活,亲身参与孩子们的活动,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比如:让家长们分别从晨间活动、早操活动、户外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进餐活动、如厕、喝水等各个环节观摩了幼儿的半日活动。活动全方位地向家长展示了幼儿的在园情况,让家长亲眼见证了孩子的成长,真切的感受到老师们对孩子的关爱,了解幼儿园新型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四、指导家长进行科学育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爱孩子大多数人都会,而怎么爱孩子、怎样教育孩子,从哪方面引导孩子,对家长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作为幼儿园我们要认识到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
因此,指导家长进行科学育儿,变得如此重要,首先要不定时的推荐一些好的教育类书籍给家长阅读,让家长在书中找到育儿的一些好办法。其次,建议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在具有爱的环境中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生活和学习都会非常有条理性。然后,父母要尽量抽时间陪孩子,跟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玩耍、一起读书,在这陪伴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找到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家长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最后,家长要具有一颗同理心,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冷静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多想想,帮孩子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五、家园共同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幼小衔接”的真正含义是培养幼儿有入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幼小衔接”更应当关注孩子为适应学习生活而必需的习惯培养,一种好的习惯是孩子走向小学生活的阶梯,重点培养以下几种习惯。
1.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培养应该是作息习惯和生活自理习惯的培养。孩子上幼儿园后,家长就应该有意识的调整孩子的生物钟,让孩子尽快建立适应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作息习惯。而且孩子上小学后就意味着开始走向独立的生活,需要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晚上整理第二天上学的书包:大书放下面小书放上面,其他杂物放口袋(小抹布、水杯位置固定),把需要的物品有序整理的放进书包里,睡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早上起床后整理床铺,刷牙、换衣服。
在生活中,需要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收拾房间、倒垃圾等,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这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种方式。
2.学习习惯。
孩子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可以在周一至周五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的时间里选择一段固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是孩子放学后,妈妈做饭时,也可以是孩子吃饭后,比较轻松的时间),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固定地点,从孩子喜欢玩的游戏开始,有意识的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专注的学习习惯”,比如:孩子喜欢玩积木,喜欢画画,那么家长就在孩子晚饭前或者晚饭后,选择一个适合的时间,让孩子在固定的地点从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开始培养孩子专注“玩”的习惯,等到孩子上小学后,就能在这个时间段的这个时间完成作业,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养成了。
3.阅读习惯。
阅读这个好习惯会让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的,可是阅读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这需要长久的坚持。提到坚持,可能有的人就会觉得这会很难,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只要掌握了方法,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实并不难。
首先,想要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应该起到示范和带头的作用。如果家长拿着一本书看,孩子自然而然的也就爱上了看书,如果家长回家后就只知道玩手机,我想孩子可能也会只知道玩手机,不会阅读的。其次,培养孩子的兴趣很重要,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给孩子购买书籍,只要孩子感兴趣,只要他愿意看书,这就够了。第三,阅读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出效果,不要因为这样,就放弃了这个习惯。阅读是人一辈子的修行,可能阅读大量的书籍,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作用,但是人的知识积累的多了,终究会有一天会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将和我的同事朋友们不断探索好的办法,让家长在重视幼儿教育的基础上,认识幼儿园教育,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让我们的孩子度过一个快乐而有趣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