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通假字”教学现状、概念梳理及教学建议
2018-02-23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冯法强
□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冯法强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通假字是影响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之一,它不同于生僻字形成学生理解的障碍,通假字往往引导学生“误入歧途”,造成句段理解的偏误。在教学中适当地扩充有关“通假字”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学语文“通假字”教学现状
1.“通假字”概念模糊。中学语文课本中(以人教版初、高中为例,包含初中三个年级6本,高中必修5本),并没有对“通假字”概念进行界定,初中课本每册最后列有“附录”专门介绍语文知识,高中课本中每册都有“梳理探究”对字词等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讲解,但是其中都没有提到通假字问题。
2.课本中“通假字”注释术语欠严谨。注释术语应该具有规范性,针对不同的文字使用现象,应该采用不同的注释术语。中学语文课本在这方面也做了努力,但是没能尽善尽美。纵观中学语文课本,有两种常见注释术语,一类是“X,通 X”,另一类是“X,同 X”,对通假字的注释绝大多数采用前一形式,对异体字的注释多采用后一形式。但是这种做法并没能贯彻到底,也有少数混注的情况,尤其是对古今字的注释上术语混乱,时而用“X,通 X”,时而用“X,同 X”。 现略选几例,列举如下: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八年级上《三峡》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九年级上《陈涉世家》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八年级上《核舟记》
(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说,“悦”的古字,愉快。)——七年级上《论语十则》
(5)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九年级下《愚公移山》
(6)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景,同“影”,日光。)——高中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第(1)(2)(3)例都属于通假字,但是注释时前两例采用“X,通 X”,后一例采用“X,同 X”。第(4)(5)(6)例都属于古今字,“说”是“悦”的古字,“反”是“返”的古字,“被”是“披”的古字,但是第(4)例在注释时采用说解的方式,指出“X,X 的古字”,第(5)例采用“X,通X”形式,第(6)例采用“X,同 X”形式。这些不规范的注释术语,使学生对本就含混不清的“通假字”更加迷糊,无法通过具体释例推断怎样才算“通假字”。
二、“通假字”概念梳理
“通假字”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术语,但是在中国语言文字研究领域却较少使用这一术语,例如使用面最广、影响最大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就没有使用这一术语(从内涵看,书中“本有其字的假借”大致相当于中学语文中的“通假字”)。这是因为语言文字研究者往往从历史的角度,立足于文字发展演变的过程看待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因此有自成系统的表述方式。但是中学语文教学由于面对的是古文知识薄弱的中学生,需要从更为实用的角度,即站在古文阅读的角度看待文字和字义之间的关系,因此“通假字”概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广为使用。但是接受完大学教育的教师在面对中学课本时,无法将“通假字”与大学阶段的术语对接,又无法从中学课本中找到“通假字”的明确概念,所以造成了这一概念在中学教学中的模糊性。
我们认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理解并融通上述两种不同的视角,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深入浅出。下面先从文字发展演变的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再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加以讨论,给出教学建议。
尽管不同人对“通假字”的内涵各有界定,但是其核心部分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则是不同观点都认可的,我们据此可以把“通假字”的内涵分为两类:一类是狭义的通假字,仅包括本有其字的假借。另一类是广义的通假字,包括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和典型的通假字。我们下文所讨论的“通假字”均是狭义内涵,即它是一种特殊的用字现象,文字系统中本来有可以表达某个意义的字,但是古人在使用的时候没有用这个字,而用了另外一个与本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至于弃本字不用的原因,有的是由于行文仓促而写成别字,有的是出于习惯或刻意仿古,有的是为了避讳。例如,《史记·陈涉世家》中“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的本义是跳蚤,在这里假借过来表示“早”“早”字在上古汉语中已经有了,但是司马迁弃而不用,造成通假。
其次,需要注意“通假字”不同于古今字。古今字是在中学教材注释中最易与通假字相混淆的概念,有必要加以明晰。我们采用卢烈红(2007)的观点:“古今字是一种一词多字现象,同一个词在不同时代用不同的字表示,时代较早的那个是古字,较晚的那个是今字,合称古今字。”古今字的来源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大类是由文字假借造成的(本无其字的假借),例如,“然”的本义是燃烧,其下面“火”旁指示出了它的本义,后来“然”字被假借用以记录代词、连词的“然”,再后来另造“燃”字表示本义燃烧,而用“然”字专指代词、连词义的“然”。从文字角度看,这是假借义占用古字,为本义另造今字。还有一种情况与此相反,是本义仍用古字,为假借义另造新字,例如,“采”的本义是采摘,手在木上,会意,后来假借用来记录表示“彩色”义的词,再后来另造“彩”字表示假借义。在“采”表示“彩色”义的阶段,今天看来“采—彩”构成古今字。第二大类是由词义的引申造成的,一个词通过引申发展出好几个意义,需要另造新字分担这些意义。具体说来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古字表示本义,另造今字表示引申义,如“昏”本义是黄昏,由于古代婚礼在黄昏举行,后来引申为结婚,再后来另造“婚”字表示这个引申义,那么在“结婚”意义上“昏-婚”构成古今字。另一种与此相反,让古字表示引申义,造今字表示本义,如“奉”的本义是两手托物,后来引申为呈献,再后来另造“捧”字表示本义,用“奉”字表示假借义,当古书中“奉”表示“捧”义时二者构成古今字。
对比通假字和古今字,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第一,性质不同,通假字属于文字使用现象,是古人写作时对现有文字的选择,具有随机性。古今字是从语言出发,目的是记录语言中的词,当一个词缺乏文字记录时而借用他字或者另造新字,因此具有创造性。第二,通假字属于共时平面的文字使用行为,临时让一个字具有某种意义,这个意义不会固定下来。古今字属于历史平面的发展,会把意义固定下来导致义项增加,一字兼表多义,最后进而推动产生新字,分解义项。第三,通假字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字之间的关系不同,通假的两个字一般只是同音或近音关系,意义上没有联系。古今字一般在意义上有联系,如“昏—婚”由于举办婚礼的时间而发生联系。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文字假借造成的古今字缺乏意义上的关联,容易被判断为通假字,如“采—彩”,但是这两个字是先后产生的,在这点上区别于通假字。
“通假字”也不同于异体字。异体字是意义完全相同的两个字,只是字体结构不同,写法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产生异体字的原因有:造字理据不同,如“泪”是会意,“涙”是形声;声符或意符不同,如“綫—缐”“嘆—歎”;构字部件位置不同。异体字和通假字、古今字的区别十分明显,一看便知。
三、“通假字”教学建议
阅读是中学古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学生在阅读时判断通假字的过程和方法如下:先看句中出现的字的意义 (A)与通过语句背景推知该处应该出现的意义(B)是否相合,如果A、B不相合,而且二者意义没有联系,再加上A、B读音相同或相近,基本可以判定这个字就是通假字。如果A、B不相合,但是二者的意义有联系,他们就是古今字。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将上文例句中的“阙—缺”“唱—倡”“有—又”都判断为通假字,“反—返”“景—影”判断为古今字。
但是还有一类古今字容易误判为通假字,如“说—悦”“然—燃”“采—彩”,其实这类字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造成的古今字。这部分内容就需要老师补充讲解“本无其字的假借”知识才能够解决,让他们认识到古代由于汉字数量有限,很多意义没有文字记录,而不得已借用其他字表示的现象。另外,这类古今字也可以从字形上加以分析,古字和今字的形体一般存在联系,往往是在古字基础上另加偏旁造出新字。
由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不宜把过于复杂的文字发展演变知识纳入中学教学之中,不应要求中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熟知文字创造和使用中的各种现象,达到全知全觉的境界,这部分文字知识可以留待大学期间再进行学习。因此我们认为立足于中学语文古文阅读的教学,需要清楚地解释通假字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可以略讲古今字概念,不需讲解古今字的形成原因,但是应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判断通假字和古今字。另外,也可搜集常用通假字和古今字形成汇编,并附上课文例句,让学生熟读掌握,这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
此外,在中学课本的编写上,建议应该做到高要求,要在注释术语中区分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建议假借字用“X,通 X”注释,古今字用“X,X 的古字”注释,异体字用“X,同X”注释,从而在形式上对它们加以区别,让学生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