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研究
2018-02-23山东省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郑俊芬
山东省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 郑俊芬
通过小学科学教学,学生的科学观得以逐渐构建,此将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基础。而基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的新版科学课程标准更是新时期小学教学的灯塔。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不仅是对教学模式、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对课程内容及性质植入了新的基因。新课程标准重新规划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为小学科学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设定了18个相关的主要概念。科学的教学指导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至关重要,新课程标准中6年小学又分为3个阶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正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以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据。由于地区、学生个体、教师素质、生活背景等的差异,教育的进步不仅要学习理论还要总结实践经验。新课程标准针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新的实施建议,尤其是学科关联计划,运用 STEM 教育体系,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将科学、技术、数学、工程有机融合,小学科学关联语文、数学、实践活动课程对于科学教育意义深远。
二、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探索
(一)科学态度的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要结合社会,融入知识,在教学过程、实践活动及社会生活中构建科学概念、思想、精神的知识结构,营造和谐活泼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引导激励学生对科学的喜爱及好奇。科学教学要保持过程的灵活性,通过各种话题、活动评论、课堂评价等不断激发、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兴趣;其次要有探索性、针对性、适度性、启发性、方向性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寻求新的路径,可持续地保持学生对科学课程的热情;再者,由于儿童所具备的年龄特征,实践活动不仅能使他们更加直观快速地理解知识,也能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肯定并鼓励学生依据自己储备的知识及经验对一些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记录好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做出更有价值的思考。由于科学课程的特性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学生会对科学问题、科学活动、科学实验有着想要不断深入探究的需求,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在把握学生兴趣的同时,为了让学生的兴趣能够长期持续,也要保证科学知识传授的连贯性,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
(二)增加环境教育意识
新课程标准除了对“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的阐释说明之外,还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纳入课程目标,小学科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科学概念,更是让学生树立科学理念,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运用,明白科技的发展正是社会需求的促进,了解科技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的重大推力作用;了解科技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及对道德价值的思考,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从而珍爱生命爱护自然。科学重在实践,因为科学教育不能再以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牢记概念,而要注重体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科学知识,明白科学原理。当然实践过程要注重兴趣的培养及保持。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引导者,科学教师必须熟知课程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对于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模拟探究,总结有效渠道,营造积极和谐的实验、探讨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由实验体验探究理论。给予学生更多空间,在学生生活中选择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内容,融入环境保护意识,构建以真实情境为基础、以思维锻炼为原点的可激发学生知识储备和经验相矛盾的问题探索氛围,以实践探究为介质训练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用大概念引导教学
大概念可认为是学科思想,意在表达该学科终极的思想观念。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四个层面分别为: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和技术与工程。其中宜于小学生学习的18个大概念中,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均有6个,地球与宇宙以及技术与工程均有3个。大概念教学形式在于对课程知识主要的脉络层次规划,学生能够快速地把握课程内容中的动脉,避免由于纷繁交织的考点影响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判断。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受考试的影响,在具体教学中会不断提醒细节性的考点,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混乱和松散。在2017年版科学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大概念有着统帅性的地位,领导并组织着整个系统。概念是小学生建构纷繁交错的知识结构的大梁,教师可以此为逻辑方式,训练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总结,从而归纳领悟学习的方法。
三、结语
新版科学课程标准是新时代科学教育发展的经验结晶和教育规划,是对无数一线教师不断探索所获得成果的总结,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体系的多方面协作与努力,以确保小学科学课程能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范大学出版社,2017.
[2]王成云.课程实施策略的比较研究[J].松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