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原见“深度”
——《大小多少》教学片断与反思
2018-02-23岳宁
岳 宁
【教学内容】
统编版一上第五单元识字7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多”“少”“黄”“牛”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正确书写“小”“少”2 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朗读出课文的节奏和韵味。
3.知道“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积累并学会恰当使用量词。
【教学思考】
《大小多少》是一首儿歌,节奏明快,充满童趣。教材中,每句话都配有一幅插图,已经直观地呈现出了何为“大小”“多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为了兼顾地区和城乡在学情上的差距,统编教材的课文文本一般比较简单,但知识点很丰富,也可以说课文中存在大量留白,以方便教师根据学情选择授课深度。鉴于本班学生良好的基础和理解能力,我在这节课上决定挖掘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深度教学,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兴趣。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少、思维能力较弱,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上,深度教学想完全达到“触及学科教材本质”“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和“触及学习过程本质”的层次是难度比较大的,不过,对一堂课而言,达到“触及若干知识点的本质”“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和“触及学习过程”这一层次也可以算作深层教学了。
片断1: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生: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师:这句说的是谁和谁?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生:黄牛和猫。
师:谁能读准这两个词?(将“黄牛”“猫”词卡贴在黑板上)
生:黄牛。
生:猫。
师:谁大谁小呢?谁能看着图试着说一说?
生:黄牛大,猫小。
师:你真会观察!是呀,黄牛的体型很大,而小猫却长得很小。(将“大”“小”词卡贴在黑板上)
师:谁能读好这句话,读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来?
生:(声情并茂地)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师:哇,老师眼前一下子就浮现出了大黄牛和小猫的样子。
师:一起读读。
生:(齐)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生:(齐)大象。
师:这是一头?(出示牛图)
生:牛。
师:现在谁大谁小?
生:(齐)大象大,黄牛小。
师:哎?刚才不是黄牛大吗?怎么又变成黄牛小了呢?
生:刚才黄牛大是因为在和小猫比,现在黄牛和大象比,当然是黄牛小了。
针对羊肚菌人工栽培大面积不出菇和产量不稳定等问题,郝哲还主持实施了“羊肚菌栽培设施设计建造技术研究”“羊肚菌适宜品种筛选及其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羊肚菌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结合北方风沙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和羊肚菌的生理特性,通过分离提纯野生羊肚菌菌种,选育出适于北方风沙区人工栽培的羊肚菌优良菌株。利用适宜的栽培设施,模仿本地野生羊肚菌生态环境条件,攻克了北方风沙区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难题,获得授权专利1项,培育出适宜北方栽培的羊肚菌优良菌株4个,实现了羊肚菌在北方风沙区的规模化发展。
师:你的意思是黄牛比的对象不一样,所以大小就不一样。你真会思考。
师:同学们,大和小是相对而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要看它和谁比。(出示“比”词卡,并将词卡贴在“大”和“小”之间。)
【反思:毫无疑问,语言与常识、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语言是常识的载体,是思维的工具。对小学低年级而言,语文教学实际上同时也是常识和思维方式的教学,从这个角度讲,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得出“大”与“小”是相对的结论,可以算作“触及若干知识点的本质”。为达成该目标,采用了激发“内源性学习力”触发点的做法。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知道黄牛大而猫小。所以在学生的头脑里会产生黄牛大的印象。那么黄牛一直大吗?出示大象和黄牛的图片,反问学生:“这次谁大谁小?”看着直观的图片,答案显而易见。“哎?刚才不是黄牛大吗?怎么又变成黄牛小了呢?”通过制造黄牛在两个对比物中“时大时小”的矛盾,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出现明显矛盾,从而制造了一个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考,最终有利于促进学生达成这一深度学习的目标,最终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改造和优化。】
片断2:
师:黄牛我们说的是?
生:(齐)一头。
师:(出示“一头”)谁能读准它?(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生:一头。
师:你还知道“一头”什么?
生:一头海豹。
生:一头河马。
生:一头雄狮。
生:一头蒜。
师:你真懂生活!(班级响起了掌声)
师:而小猫我们说的是?
生:一只。
师:(出示“一只”)谁能读准它?
生:一只。
师:你还知道“一只”什么?
生:一只老鼠。
生:一只鸡。
生:一只螃蟹。
生:一只鞋。
师:你也是一枚生活小达人!(师生都笑了)
生:一只兔子。
师:同样是动物,用的量词却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头”说的是比较大的动物,“一只”说的是小动物。
师:对。体积庞大的动物,我们用“头”;而身形娇小的动物,我们用“只”。还有谁要补充?
生:但是生活中也有不是动物也能用“一头”“一只”的,而且也不一定是用“一头”的就比用“一只”的大。
师:我们也说“一头蒜”“一只鞋”,而且蒜一点儿也不比鞋子大,这说明,语言运用虽然存在一些规律,但有一些不符合规律的特例,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多在生活中积累。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好。
(生齐读)
【反思:针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深度教学需要达到“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所谓“心灵深处”,指的是“深层的兴趣、情感和思维”。本部分的教学,在提问学生使用量词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作答(类似的例子在本课中还体现在后续对“个”和“颗”的辨别以及“堆”和“个”的辨别等处)。此处可谓通过刺激学生的“新奇处”触发点,调动学生的“内源性学习力”。一年级小朋友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知识可以用在课堂上,是非常欣喜的,仿佛面前打开了一扇门,要迫不及待地看看门外面还有什么新奇的事物。可以想象本节课后学生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用数量词把自己知道的动物、物品都说一遍的样子,可能还有的小朋友会考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能不能举出“一头蒜”这样的例子,这无疑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一头蒜”“一只鞋”虽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却与之前总结的结论明显不符,然而,毫无疑问,这两处量词的用法是被广泛接受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活生生的,是难以用条条框框限制的,这是语言的一大特点。在课堂上借由学生举出的两个实例,笔者尝试向学生初步展示了语文这一学科的本质。语文有一定规律,但也有些生动活泼的个例不符合这些规律,所以针对语文的学习,既要总结规律,又不可拘泥于规律,这就要求在语文学习中重视课外阅读、重视在生活中留心积累。所以,此处的几句点评,虽然是在课堂临时生成,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学科教材本质”,同时也“触及学习过程的本质”。】
【总结:统编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类似《大小多少》的课文,这些文虽短小,却韵味绵长,充满了无尽的童趣,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如果教学目标仅限知识传授而忽略知识构建、只注重知识获取而轻视意义生成,教学内容局限于表层、局部而错失内核、整体,那么,这样的教学最终体现出的价值无疑是短浅、孤立、残缺的。为了实现深远、整体、丰富的教学价值,需要向触及学科本质、触及学生心灵深处以及触及学习过程本质的深度教学方向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