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2018-02-23颉长艳
颉长艳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满都户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 沈阳 110200)
写作一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尤其对于词汇量缺乏,表达手法单一的小学生来说,如何更好更精准的用词以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意图便是一件难事。写出的作文常常词不达意,上下不连贯,甚至改变了作文原本要表达的意思,让阅卷老师看的云山雾罩,哭笑不得。
至于如何把握作文整体结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引经据典等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且小学生受限于年龄的缘故,其生活阅历一般较少,缺乏生活体验和情感,在写作时容易出现情感缺失现象,难以创造出新颖,深入人心的作文,写出的作文大多枯燥无味,令人读起味同嚼蜡[1]。在此情况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的作文水平,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策略。
一、培养写作兴趣,快乐写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动力。就作文而言,其本身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要求较高,存在一定写作困难,学生难免存在畏难心理,缺乏兴趣。作为教师,就需要在写作时注重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例如:1,可以在课堂上传递写作的目的,让学生理解写作的重要性,2,带领学生学习经典作文、短篇佳作、富有诗意的短句等,让学生领悟文章中的意境与妙处;3,鼓励学生写作,在班级阅读优秀作文,调动学生写作热情;4,课堂上也可以结合课文,联系学生喜爱人物,带领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自己创作的小故事以对话、情景剧等方式演示出来。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开展写作,让学生在快乐创作中提升作文能力。
二、更多阅读,储备素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对于写作方面的重要性,早在数百年前便被古人重视。在当下,阅读依旧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师,应该积极的带领学生爱上阅读,提升阅读量。具体可如下:1,教师做到言传身教,积极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书目、阅读进展,展现出阅读的优点与趣味,于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阅读习惯,引领学生爱上阅读,自主进行阅读;2,作为教师,可以在新课标中有关学生的阅读要求规范下进行相关扩展,在满足小学语文方面基本的阅读要求时,挑选出更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物,分享给小学生,或者推荐给学生家长,定期布置一些课下阅读作业;3,在课堂上开展一些阅读交流会,鼓励学生分享出自己最新阅读的书籍,或者在阅读书籍时的心得感悟,让阅读成为集体性的活动,更是成为一种习惯。4,在阅读的时候,要求学生准备自己的记录册,将新颖有趣的词语、优美短句、值得借鉴的修辞比喻手法以及表现手法随手记录下来,学习吸收,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2]。
阅读可以扩展小学生知识面,增长见识,同时对于词汇量的缺乏,写作手法的单一稚嫩,写作素材的缺失,都可以通过阅读来进行弥补填充,满足新课标下对于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水平的要求想,需要教师重视阅读的作用,积极引导小学生开展更多阅读。
三、留心生活,丰富情感
生活就是最大的创作灵感源泉,无数文人雅士在生活中获取灵感,创造出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流传古今。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好,只是缺乏一双发现生活美的眼睛。
上学路上路过的小花坛,里面的花草是否在热情绽放,洋溢着生命的气息;街边的杨柳是否在春天绽放出了新生的嫩芽;脚边爬过的蚂蚁,是否发现了新的食物,正成群结队的去搬运;大街上的马路永远保持整洁干净,是否有人注意到一旁忙碌的环卫人员身影?留心生活,才能触动生活中的细微情感,迸发出创作的激情。作为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引导学生多看,多玩,多想,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甚至可以时不时的带领学生去体验生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五味杂陈,丰富自身情感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激发出学生用写作抒发情感的欲望,帮助学生创作出情感饱满的作文。
四、引导学生大胆创作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思想上天马行空的年龄,写作中,教师若是一味强调规范化、模式化的作文要求,写作题材、方向仅限于固定范围,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创作激情与欲望,更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在写作上难以有大的发展空间【3】。作为教师,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创作力的引导,给予学生更多的的创作空间,具体可表现在:1,教材延伸扩展,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作者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后续创作,加深课文理解的同时,开发学生想象力的翅膀;2,打破常见命题作文的局限,给出灵活多变的作文题目,或者让学生进行自命题作文吃的写作,充分尊重学生的写作意图,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3,在课堂上进行想象力的比赛,给出插图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为插图配上合理、多彩的文字解说或者给出一小段文字,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兴趣续写出后续文字发展。
在引导学生大胆创作中也需要注意到,小学生对于生活和情感的认知毕竟存在一定缺陷,其想象力的翅膀有时可能会飞到岔路上,教师需要及时将学生引导回来,在引导过程中,同样要注重方法,以温和、耐心、亲切的态度让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并积极改正。
五、加强习作指导,促进学生写作发展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作文水平的提升仍旧需要教师方面加强指导。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应做到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材施教,对学生作文采取有针对性的、恰当的指导,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改写练习。习作指导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的个体感受,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和要求来对待小学生;2,鼓励性指导,比如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秀语句用红线画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需要改进的地方则可以在一旁进行批注,写下指导意见;3,动态评定,将学生改正后的作文再次评定,从差变良,从良变优,激发学生改进作文以获取更好评价的热情,让习作评定不再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