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女师走出的女校长
2018-02-23齐红
齐红
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
一
从十梓街校门进去,直行,至东吴大学旧址大门右转,到钟楼——这是我进入百年苏大的最喜欢的方式。而在这条路线的左侧,目光所及的范围内,基本上就是当年景海女子师范学校的大概面目了。近十梓街校门处的敬贤堂和崇远楼分别是当年的礼堂和校舍,东吴大学旧址大门左前方的红楼和绿楼是办公、住宿、教堂的所在地。
从1902年创办,到1952年取消合并,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拥有整整五十年的历史。这个办学时长是在华教会女子学校中比较突出的(中西女塾存在时长也只有60年)。从这里走出的女性毕业生也以自己的方式为清末民初的中国教育事业贡献着力量。其中有两位女校长值得一提,一个是吴贻芳,一个是杨锡珍。前者大家谈论较多,而后者,却不太为人所知。
杨锡珍,上海中西女塾首任华人校长,目前所见的史料中,关于她的履历有许多空白:比如景海女师毕业后到出任校长之前,她的生活轨迹究竟是怎样的?做了些什么?离世的具体日期是哪一天?都难寻答案。
杨锡珍的哥哥杨永清是东吴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兄妹二人在教会学校的中国化变革进程中都留下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笔。“景海女师毕业生同学录”上显示杨锡珍毕业于1912年,留下的联系地址是“上海锡珍女子中学”。这一年景海的毕业生名录上一共只有三个人:夏薛藩英、卢杨毓英、杨锡珍。后二位的联系地址完全相同。但杨毓英是哪里人,与杨锡珍有无亲缘关系?我一直没有查证到确凿记录,只是在谢长法编著的《中国留学教育史》中看到一份名单:1914年清华学校招考的首批赴美留学女生中,杨毓英是唯一来自景海女师的学生,那一年的8月15日,与她一起自上海乘“支那”号邮轮赴美的还有后来的“民国第一女作家”陈衡哲,两个人同入美国瓦沙女子大学,陈衡哲学的是历史学,杨毓英学的是“文科”(谢长法编著的《中国留学教育史》)
杨锡珍是在1929年出任中西女塾校长的。从1924年开始,中国人要求收回教会学校教育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不久之后,北洋政府颁布《外国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教会学校纷纷向中国政府申请注册,同时改聘中国人为校长。但中西女塾却一直消极,拖延,不肯受“中国政府管制”。到了1928年,他们的态度忽然变得积极起来,不断在校内发布“准备立案”的公告,原因是蒋介石在上海卫理公会受了洗礼,入了教,又与卫理公会牧师的女儿宋美龄结了婚——有了这一层与最高“元首”的关系,卫理公会接受中国政府管制的心理难度就降低许多。
杨锡珍就是这种情况下出任中西女塾校长一职的。中西女塾正式向国民政府注册备案是在1931年,并就此更名为“中西女子中学校”。但事实上,在接下来的数年内,这所学校的教育权仍控制在监理会手中。校董会以外国人为主,中国校长身边总有一个美国派来的洋顾问。曾任中西女中校长的薛正把这一职位形容为“洋顾问的中国办公室主任”,是典型的“傀儡校长”。(薛正:《我所知道的中西女中》)杨锡珍任校长期间的洋顾问是美国人殷罗德(L.Robinson)。
中西交接与交替时期,身为“第一人”的女性校长,杨锡珍面临的艰难可想而知。她做得一定很辛苦,遗憾的是关于她任职期间的理念、表现、问题与结果并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记录,我也没有找到她本人的只言片语,只是继她之后任中西女中校长的薛正在文章中提到过这样一个细节:“……杨锡珍作为第一任中国校长,在中西女中主持工作至1936年,在其任校长期间,一直得不到以外国人为主的校董会的赏识。美籍教师纷纷表示不满,批评意见有72条之多,杨锡珍女士不得不辞职离校,自己创办了一所女校,锡珍女子中学校。1932年我从燕京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收到当时中西校长杨锡珍的聘书,聘任为教导主任。我来到中西女中,要求先任初二国文及初三世界史教师,借以了解校中各级情况。我正式出任中西第一任教导主任是在1933年。1936年,杨锡珍离校后,董事会经过商议,最后聘请我为中西女中校长。当年12月,我正式接受聘请,为中西女中第二任中国校长。殷罗德仍为美方顾问。”(薛正:《我所知道的中西女中》)
毕业于燕京大学教育系的薛正在杨锡珍之后持续执掌中西女中,并以聘请中国教师组成校政委员会来削弱美国监理会对学校的管控权力。她在文中提到的美籍教师针对杨锡珍的“72条”批评意见究竟是什么?涉及哪些方面?在教会学校“中西”混杂的管理模式和观念冲突中,作为女性的杨锡珍有过哪些妥协和坚守?取得过哪些效果?于她自己而言,这样的职业体验给她的生命带来了哪些磨砺、提升又或是心灵的损伤呢?
我不得而知。但却可以肯定这个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且也想付诸实施。离开中西女中之后,她继续创办女学,以自己名字命名,并任校长——这个努力本身就意味着她仍然希望在另一平台上继续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尤其是女子教育。
虽然信息稀少,但我们仍可以从1948年编定、出版的《上海市中等教育概况》一书中见出些许杨锡珍的教育想法与管理理念。“锡珍女子中学”是“概况”中介绍的第104个学校,分为“简史”、“行政组织”、“学级编制”、“训导设施”、“事务处理”、“经济概况”、“校舍与设备”、“教职员与学生”、“发展计划”等十项内容,(《上海市中等教育概况》第221-222页)我把其中的简史、教学概况和发展计划三项内容悉数抄写如下:
一、简史 杨锡珍先生为普及女子教育,乃于二十七年创设,聘赵传家等为董事,径向重庆教育部呈准立案。三十年冬,敌寇侵入旧租界,仍继续上课,胜利后,仍以赵传家等为董事,并遵令重新办理立案手续。
四、教学概况 课程与教材,悉按照教育部所规定者。教学方法,则启发与灌输并用,学生作业,则严格规定限期缴阅,并指定课外读物以补不足。成绩考察,除小考及大考外,尤注重于平时之测验。此外并指导女子特有之教习,如缝纫等。
十、发展计划 创办人为求尽善尽美起见,赴美筹募巨款,拟于适当地点建立新校舍。增加新设备,一切均在积极进行中。
以上内容向我们证实着杨锡珍在女子教育普及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坚持。虽然存续时间不长,但直到合并为止的十几年中,看得出杨锡珍都在努力践行自己的教育想法:战时的坚持,教学的要求,方法的探讨,考量与评价,性别教育的特色,以及,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学校各项内容的积极筹划。
二
我在努力寻找杨锡珍生命足迹的同时也在脑海里勾勒着她的画像。当年在景海女师念书时的她的日常是怎样的?是否有着五四女学生一样的着装与样貌?赴美之后呢?任职校长与各种社会事务中的杨锡珍又常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后来,南京图书馆编的一本《中国近现代人物像传》里,我终于在“杨锡珍”名录那里,看到了目前我能找到的资料中,她唯一的影像图片。看得出她对自己的形貌有过较为用心的修饰,眉目清秀,气质温雅、大方,与我想象中的民国知识女性基本吻合。除此之外,仅有的82个字的介绍中,我们捕捉不到更多的信息:生卒年不详,何时去哥伦比亚大学修教育学?何时毕业?毕业前后又做了些什么?有没有成家?有没有后人?
杨锡珍的出生年月难以查实,但她的去世日期大致应该是在1954年至1956年间。曾与吴宓有过情感纠葛、后嫁国务总理的毛彦文在回忆录《往事》中提到过一个细节: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于纽约谋职居住在曼哈顿时(1952年9月28日搬入),曾与杨锡珍结下一段友谊。当时两人同住曼哈顿一三五东街五十二号女青年会,“此会没有饭厅,也不许住客自炊,三餐都需外出觅食,很不方便。住客中只有杨锡珍和我是中国人。锡珍是前上海中西女校的校长,现在中美协进会工作。我们每晚在房间闲聊,互相慰藉,发生深厚友谊。惜她不幸患了癌症,我离纽约后不久便去世。”(毛彦文《往事》)
毛彦文搬到曼哈顿是在1952年9月28日,虽不能确定这个“不久”延续了多长时间,但杨锡珍生命的最后时刻停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这个大致的时段是可以锁定的。罗元旭所著《东成西就——七个华人基督教家族与中西交流百年》一书中倒是给出过杨锡珍的生卒年份,虽只一略而过,但恰好印证了毛彦文留下的关于杨锡珍的在美经历。书中这样写道:“张信培的妻子杨佩金(Dorothy chang)是苏州东吴大学校长杨永清及上海中西女中校长杨锡珍(Grace yang 1894-1956)的妹妹,杨永清和杨锡珍出掌的都是美国南监理会办的名校,而且亦是东吴大学及中西女中的首任华人校长,不过他们是苏州人,与杨信芳一家是同宗而不同族。”文末的注释中他又特意简单介绍了一下杨锡珍:杨锡珍于美Mt.holyoke女校及哥大教育系硕士毕业,离开中西女中后又办锡珍女校(解放后与培成女中合并为现时的培进中学);解放后去纽约当华美协进社文化活动主任五年,向公立学校教师宣扬中国文化。
主修金融的业余史家罗元旭生于香港、定居美国,在兴趣和热情的趋动下一直往返于美国、香港、中国大陆之间,采访了数位当事人,搜集、整理、联结、贯穿了清末、民初几大教会家族的历史,我相信他提供的数据应该是准确的。
至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出杨锡珍大致的生活履历了:1894年生,1912年毕业于苏州景海女塾,后入美国Mt.holyoke女校,最后的学历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1929年出任中西女塾校长,1936年离职后创办锡珍女子中学,1949年去美,1956年去世。
而罗元旭先生这个小小的细节还帮我确定了内心深处的一个推论:杨锡珍一生未婚,没有家庭和子嗣。因为,与妹妹杨佩金英文名字有所区别的是,她的英文名字为Grace yang,并无夫家的姓氏。
几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同样作为一个女性,同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愿意在模糊和空白中想象,想象当年,她的快乐,她的充实,她的无奈,她的彷徨,她的职业困惑,以及,她曾历经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