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课堂”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2018-02-22余键

新一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途径

摘 要: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进行培养的同时,应发现影响职业能力的养成因素,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三课堂”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角度出发,结合高职学生个体实际,探索三课堂对职业能力序化、深化、强化作用的立体三维途径。

关键词:三课堂;职业能力;途径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劳动力结构呈现出动态的变化,人才的需求趋势变的多元化,使得从业者的职业流动性大大提高,仅限于掌握针对性较强的职业技能的从业者变得难以适应时代的诉求。近年来,高职院校对于学生专业理论的传授采用够用原则的使用和重视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已卓有成效,然而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却相对关注较少,高职学生的应变、协作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新世纪的产业变革使得知识流通融合的程度加剧,产品的配置更新和升级周期缩短。在这种环境下,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可使学生更容易适应更高层次的工作需求,也是适应多岗位转换的必要条件。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不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通过中职、中专改建升格而来,办学理念依附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学术导向的束缚明显,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发展难以与频繁变动的职业结构相适应。以学科体系设置专业,导致课程体系的落实没有突出职业性,知识与技能的组合没有体现能力本位中心,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观念与职业理念有待转变。高职院校教学仍带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特征,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方面没有应有的重视,相关制度、人员、资金配备方面相对缺乏。如许多高职院校没有设置职业精神类相关课程,仅在学生参加实践前召开几次动员会或就业指导课。职业理念系统性养成培养的缺失,使得学生成长与职业能力未能产生良好的互动,不能达到教育效果。

(三)校企合作方式有待健全。校企合作是学生所学技能得到施展与提升,职业潜意识得到开发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上交流方式单一,没有建立起双方互促的双赢机制,其关系大多只停留在实习层面,供、需在学生的培养细节上没有深度融合,学生对企业技术的认知与企业文化的感受流于表面,造成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培养被动收缩,合作流于形式。

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其在工作岗位必不可缺的要素,高职院校应视落实职业能力教育个性内容为必需,针对行业、企业的具体要求,加强职业能力训练,以此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可以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课堂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展开立体多维培养。

(一)加强第一课堂,强调课堂教学对职业能力培养的序化作用

加强第一课堂,一方面要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课程建设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渠道,将原有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将企业所需的技能和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在完善教学顶层设计的同时,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改革是实现教育教学意图的重要途径。通过情境、实操、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用。同时,在实训教学中,采用“6S”管理办法,使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实训环境,实训内容采用与生产实际接轨的实训项目,使学生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实操中去。

(二)构建第二课堂,强调校园文化对职业能力培养的深化作用

提升校園精神层面(隐性资源)和实物层面(显性资源)的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如结合高职的办学特点,将职业能力通过名家讲座、校友沙龙等形式加以渗透,开展以“大国工匠”、“敬业爱岗”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感受职业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和技能竞赛,通过校园品牌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通过校园的景观文化建设,使校园环境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如教学楼、实训基地、校园道路等用体现职业精神的词汇来命名。隐性资源和显性资源的内容和形式面向职业能力,从而多角度地完成职业能力的教育渗透。

(三)完善第三课堂,强调社会实践对职业能力培养的强化作用

通过第三课堂,摸索中国制造2025计划下高职院校职业能力教育的组织形式,使学生所学的专业运用于社会实际和企业需求。如校企合作应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的文化资源,采用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人员有机结合的督学模式,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职业需求,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实习转向专业知识与职业精神的提升。除了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让学生走进企业的方式,可以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或进行专题讲座,把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带入校园,让学生近距离直面职场人士对职业能力的诠释。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感受良好职业精神的熏陶。

高职院校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就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企业,为学生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前景。“三课堂”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能够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以及企业的实践活动中,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同时,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好处,同时对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的发展更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和条件。

参考文献:

[1]余键.高职课堂五推“动”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

[2]甘泗群.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2).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