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财务共享研究

2018-02-22周真

经营者 2018年20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大数据时代研究

周真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不同形式的新经济形势开始出现,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机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算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新机遇。财务共享作为企业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实现长期的战略目标和经济效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提升企业的硬实力。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财务共享 研究

一、引言

财务数据的处理主要就是处理企业内外部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对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进行统一的核算和监管。共享中心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将企业各个部门存在的零散的,带有重复性的工作和业务进行一个合并和整合,通过一个专门的处理中心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处理。财务共享就是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点的所有有关财务方面的业务集合起来,从企业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专门处理这类财务事务的财务共享中心,将财务工作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形式进行下去。财务共享的实施,使财务人员的改革促进了工作的细化和再分配,加速了企业标准化生产的进程,在服务和市场化运营方面都更加的专业化,使得集团企业的核心业务得到管理层的关注,财务管理更加多变而灵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比如熟知的中国电信、海尔集团等。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财务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特别是在目前这个大经济环境之下,企业的财务活动越来越频繁,所需要处理的财务信息量也是成倍增加。企业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财务共享的概念就是为此提出来的,财务共享这种集中化处理财务信息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企业的效率。

二、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中心面临的风险

(一)系统自身风险

首先,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立的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建立初期,企业集团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其中不仅包括前期人员的差旅费用、建设费用,还有后期的一个信息设备维护工作,这些成本都是非常大的,而且在消耗的同时,还不确定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其次,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管理之后,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以往的前端人员转变成了后端人员,业务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财务共享中心与子公司之间的业务传递也存在着延时性,容易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出现信息漏洞的情况。最后,企业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所利用的信息化处理程序比较多,一旦出现漏洞,追责的难度相当大,企业需要认真审查每一个流程才能找到最后的责任人。

(二)人员管理风险

首先,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企业的财务信息都进行一个集中化的管理,企业的财务人员离开子公司,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就和原本接触的部门业务和会计事项逐渐脱离联系,对于某些会计事项的处理就没办法像以前那样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进行处理,只简单根据数字去处理会计事项,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企业财务状况也是不准确的。其次,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意义在于以标准化的流程来处理企业的财务信息,但其缺点也恰好就是这个。财务共享中心所需要处理的财务信息是非常庞大的,其标准化的流程实施起来就像工厂车间的流水线一般,财务人员每天处理着重复而机械的工作,很容易在烦琐的工作中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对工作产生厌烦的心理。最后,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往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处在一个岗位上,所能学习的财务技能都是很片面的,容易造成财务人员的离职,因此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流动性非常大。这就容易造成一个现象,新来的人员无法立即接手业务,在熟悉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财务信息的遗漏和不及时。

(三)法律政策风险

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风险就是法律政策所带来的风险,特别是集团型的企业,业务范围比较广,分布于全国各地,但由于不同的地区所施行的法律政策都是有差异的,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要准确把控每个地区的财务处理程序难度是非常大的,很可能由于政策的缘故造成对财务处理的不准确。特别是涉及税务一方面的内容时,如果出现差错,后续会造成很多麻烦。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一般都是在共享中心处理财务信息,很少到各地区和税务部门的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就容易在处理税务上出现偏差,严重的会因此而引起法律风险。因此,企业集团应当重视法律政策给财务共享中心所带来的风险,尽量规避这类特殊的风险。

三、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管理

(一)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管理机制

在大数据时代,为了将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得更加有效,企业集团需要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并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时,需要投入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也是一项耗时极长,具有风险的建设工作,需要企业上下所有人员的通力配合才能促进这项工程的进行。在建立的过程中,企业应当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对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风险进行评估,做出合理而科学的预测。通过科学的方式建立共享中心的管理机制,将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清晰,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的管理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业务失误。

(二)推进使命文化建设,加强人员管理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和运行主要依靠的就是每个财务人员的统一协作,各自完成流程中的一部分工作,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流程。企业集团应当重视对于财务人员的文化建设,特别是使命文化建设,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首先,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将财务共享中心的所有规范化流程进行梳理,不仅可以规范财务人员的操作意识,还能加强对前线业务的理解和熟悉。其次,企业必须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加强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人员应当多关注财务人员平时的工作状态和未来的规划问题,并在合理的基础上多开展一些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活动。企业应当重视财务人员提出的建议和想法,帮助员工做好未来的规划,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最后,企业应当不断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激励财务人员不断学习和进步。企业也应当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为企业的员工规划出最好的目标和方向。

(三)强化流程标准管理,优化ERP系统

财务共享中心是属于企业的集中管理,因此企业必须强化财务共享中心的流程化标准管理,并且不断优化ERP系统。首先,企业集团应当统一在财务共享中心所使用的会计标准,并标准化会计数据的接口。企业想要优化财务共享中心,必须在保证企业财务信息准确、全面的前提下,实现财务数据信息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很漫长且建立之后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更新,需要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配合才能实现流程的标准化。共享中心作为一个信息的集中点,应当发挥出信息的统筹能力,让各部门按照实际的业务情况提前拟写标准化流程,最后由共享中心统筹各方面流程情况,并进行一个流程的统一规划。共享中心作为一个信息的中心点,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法律法规,在处理不同地区的会计事项时,必须遵从当地的法律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合规。

四、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企业集团未来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从目前的财务共享的实施效果来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各样的风险迎面而来,包括企业自身的风险,也有企业人员的风险,还有政治环境的法律风险。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务共享,企业集团应当上下齐心,保持统一的步伐前进,共同建设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以此来稳定企业的运营状况,并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作者單位为山东能源临矿集团)

参考文献

[1] 陈刚.对中石化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分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4).

[2] 蒋曼.对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3 (6).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大数据时代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