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睿智老人的离世带走的是一部历史
——《燕赵晚报》“我的抗战”系列报道的采写体会
2018-02-22赵建海
赵建海
(石家庄日报社 燕赵晚报,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英国国家口述资料档案馆Robert Perks先生有一句名言:“一个睿智老人的离世带走的是一部历史。”70多年后的今天,民族危亡关头的呐喊声已经远去,那些战争的亲历者们也在悄然离去。铭记历史成了整个民族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媒体责无旁贷,应该肩负起这份社会责任。
笔者有幸参与了《燕赵晚报》“我的抗战”系列报道的编辑工作。下面就从采写方式、细节表述和传承精神三个方面,浅析回忆体裁新闻稿件的一些采写心得和体会。
一、用“嘴”讲述抗战历史
新闻采访的方式有很多种,采访方式决定新闻报道的风格。在“我的抗战”系列报道中,采用老兵口述的方式,用一个个口述的战斗故事还原抗战历史。所以,在这组报道的采访中,记者并没有设计过程,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老兵,用他们的口述来还原抗战历史。
口述历史,除了可以拉近报道与读者的距离,还会给读者以真实感和代入感。以《最难忘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这篇稿件为例,这是一次独家的采访,从太行山上走出来的抗战老兵齐吉树,从1943年4月至1946年7月一直跟随在毛泽东主席身边,负责警卫工作。
稿件没有过多渲染采访现场,而是直奔主题,让齐吉树回忆在毛主席身边的那一段段难忘经历。“主席拿起电报看了三遍,自言自语地说:‘日本终于投降了,好啊,抗战八年总算胜利了。’”“毛主席经常深夜站在地图前,牵挂前方的将士们。”“毛主席就像是我的亲人,不仅关心我的生活,还经常询问我的学习情况。”……通过齐吉树的口述,客观还原了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毛主席在延安窑洞指挥前线将士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和为应对日寇封锁带头发起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以及毛主席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的一段段往事。
当记者用新闻的语言把齐吉树口述的往事贯穿起来时,这篇稿件就不再仅是一位老兵口述的抗战记忆,而成为一段弥足珍贵的史料。
二、用“情”触动国人的心弦
故事和事例是一篇优秀新闻稿件的前提。如何把回忆体裁新闻写好、写鲜活?首先需要精细化的采访和深入的挖掘。
在“我的抗战”系列报道的采访过程中,精细化的采访贯穿始终。记者经常从庞杂的素材里寻找写作的主线,挑选最感人的细节,然后通过抗战老兵经历的几次重大战役来记录这位老兵的人生,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
在采写90多岁的抗战老兵马其智时,记者刻意丢掉了老人的许多战斗经历,转而从老人头上的一道老伤疤写起,引出了百团大战中最惨烈的关家垴战斗。然后,通过这位当时仅有18岁的新兵背下120多名牺牲战友的遗体,以及在他最后一次冲上阵地时头部中弹倒在了血泊中的细节,完美地支撑起了整篇文章。这样一来,不仅稿件情节感人,而且历史意义重大。
“我的抗战”系列报道共寻访了24名老兵。这些老兵都有讲不完的战斗经历和感人肺腑的故事,但是由于他们年事已高,思路模糊,回忆也变得断断续续。
因此,在遇到类似采访情况时,一定要做到耐心地倾听和记录,竭尽所能地挖掘感人情节,然后通过筛选,把最厚重、最真实的故事用生动的新闻语言展现给读者。
三、用“心”传承民族精神
岁月的变迁让很多历史被尘封了起来。原本收视率很高的抗战历史剧,而今开播后却很难得到年轻人的青睐。
如何才能让世人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便成了摆在媒体面前的一堂必修课。笔者认为,铭记历史,传承民族精神,需要用心灵去沟通,在感动中升华。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笔者在组织这组报道时,特别注重文章与读者心灵的沟通,注重情感在不经意间的流露。
用心灵与读者沟通,顾名思义,就是把文章写入读者的内心。文章写成简单,但写入人心难。笔者认为,只有结合地域特点,深入了解历史,才能真正让人身临其境,真正走进读者心中。一位读者的来信中这样写道:自从“我的抗战”开栏后,每一篇报道我都认真地的读过。新中国今天的好日子是父辈们用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我和我家的孩子们都被这组报道所感动,相信还有更多的人被感动。
由此可见,唯有用心去采写,才能让人感受到民族精神,铭记民族记忆。
四、结语
历史是过去传到未来的回声。24名抗战老兵近10万字口述历史的系列报道留给社会的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抗战史料,彰显的则是城市主流媒体的担当和责任。
感慨之余,留给笔者的则是深刻的思考,思考在采写方式、细节挖掘和精神传承之中,是否能够提炼出一些值得归纳的新闻采写技巧,以便为今后同样体裁的新闻报道提供更科学、更有价值的参考。
[1]顾园园.我们做的是一次“抢救性报道”[J].传媒观察,2017(11):018.
[2]王春霞.关注特殊群体 彰显媒体担当——《平顶山晚报》鹰城抗战老兵系列报道采写体会[J].中国地市报人,201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