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创新探析

2018-02-22李周勤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9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广播媒介

李周勤

(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电视新闻中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记者要意识到网络可以为广播电视台的采访工作带来许多好处,记者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对采访方式、采访内容进行创新,可以利用手机、平板来进行采访,同时要熟悉微信和微博操作方式,通过这些媒介来进行信息的传播。

1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特征

1.1 记者与被采访者的沟通更加顺畅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方式由记者依靠电话台和广播转变为依靠网络,采访群体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记者采访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广播和电台,记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及时接收被采访者的反馈,被采访者可以说出自己希望的采访方式、采访话题,这时记者要对自己采访的方式作出一些改变,以满足被采访者的要求。此外,在新媒体时代,记者在采访前,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当被采访者有新的要求或困惑时,可及时解答被采访者的疑问,让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记者正是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对自己角色认识有一个新的转变,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采访者,同时也是与大众进行沟通的角色,这样就会促使记者与被采访者的沟通更加顺畅[1]。

1.2 记者采访的速度提高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很快,受众群体也很广泛,信息传播的方式多元化。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到社交平台上。但是,因为新媒体的准入门槛较低,信息的真假不易辨别,受众通过网络有时无法对信息作出正确判断。而广播电视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当受众对信息产生怀疑时,往往希望电视台广播来解答自己的疑惑。这使得记者要加快自己的采访速度,在发生重大事件后,第一时间进行采访,满足群众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记者在采访后,要根据互联网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告知受众。同时,当重大事件发生后,记者要面对受众,这都要求记者要加强自己的采访速度以解答受众的疑问[2]。

1.3 记者采访的方式更加开放与包容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受众对自己接受采访这一事件已不再感到神秘,面对电视台和广播的镜头也愿意接受采访。在信息透明化、快速化的今天,记者在采访时,被采访人一般持包容、开放的态度。一些人还会主动爆料来吸引记者的注意,让记者产生兴趣从而对自己进行追踪报道。此外,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采访方式和采访活动也发生了变化。记者可以选择用平板、手机来进行采访,同时记者可以将采访的内容以文字、视频、图画的形式来传播,加强采访的开放性[3]。

2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创新的策略

2.1 大胆运用新媒体工具

进入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来沟通交流或接受信息,为了巩固电视台的权威地位,记者要大胆运用新媒体工具,来满足自己的采访需要。如记者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用手机、相机来进行临时采访,采访内容除了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台来传播外,还可以通过现今流行的微信、QQ等平台来进行发布。在发布的内容上,除了文字、图片,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视频,吸引人们的关注,增加受众的点击率。此外,记者要对现代媒介,如微信、微博进行熟练掌握。在采访时,要选择具有时代性的新媒体工具,保证采访内容合理,让受众既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台来收听或观看节目,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观看节目,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2.2 努力做好访前准备

记者在每一次采访前都要确定采访的对象和事件,因为记者在每次采访时,都要面对不同的人,而面对的人大多是陌生人,不熟悉的人,记者事先不做好准备,就不能使采访工作顺利进行。因此,记者在采访之前要了解采访对象,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被采访人的基本信息和偏好,以此对采访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记者在面对随机采访的对象时,要把握好采访人和采访群体,选择合适的采访人。此外,记者在采访前,要进行模拟,模拟要问的话题和采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想出相应的对策。

2.3 利用网络做好采访沟通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记者,要熟练掌握网络以便更好地进行采访。首先,记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给被采访者发自己要采访的内容,同时记者要通过网络对被采访人进行了解,以保证采访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记者可以通过网络让受众观看采访的内容与进展,获得受众的反馈,以此更好的促进以后的采访工作顺利发展,知道自己在采访过程中如何去改进。最后,由于一些采访受时间或距离的限制,记者可以通过语音连线来进行采访,同时将采访的内容通过网络的形式发布,让受众在第一时间接受消息,这也能促进记者职业素质的提高。

2.4 掌握提问艺术与技巧

在记者的采访工作中,记者要想获得好的采访效果,就要想到每一个要采访的问题,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来增进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使采访工作能顺利进行,同时记者能获得有价值的新闻。当记者掌握不好提问技巧时,采访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记者在进行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记者提问的问题不能过于抽象,因为被采访者在回答抽象的问题时会泛泛而谈,记者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其次,提问的问题不要有暗示性,因为采访是客观性的,记者不能引导采访者走向自己的思路,出现歪曲事实的现象。最后,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不要提问事先有答案的问题,记者要采访的问题与答案应该是未知的。如果记者和被采访人事先将问题的答案预定好,那么采访就失去了意义。

2.5 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在大多数的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的人都是陌生的关系,因此,在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人员在面对镜头时,会有紧张的情绪。记者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采访,应用一些轻松的话来让被采访者放轻松。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用温柔的语言来让被采访者感到放松,从而营造愉悦的采访氛围,使采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此外,一些记者在街道进行采访时,由于怕行人赶时间而表现出语速过快的现象,这时许多路人都会拒绝进行采访,而当记者用温和亲切的语言进行采访时,大多数人都会愿意接受采访,同时也能得到良好的采访效果。由此可见,记者构建一个良好的采访氛围,让被采访者放轻松,可以更好地完成采访。

3 结语

媒介融合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台要意识到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采访记者要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特点,做好采访工作,如对采访方式、采访技巧进行创新,掌握提问技巧,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让被采访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采访。同时,采访者要多运用网络来收集被采访人的资料,在采访时做到心中有数,以更好地进行采访。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广播媒介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