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话出发学会分享与爱
2018-02-22曹玉甜
曹玉甜
《巨人的花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片断:
师:巨人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大声叱责。巨人发了几次脾气?请把巨人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边读边画出巨人发火的语句,文中主要有三处。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比赛读。)
师:巨人这么凶,他后来为什么会拆除围墙呢?
生:他是在小男孩的提醒下,才把围墙拆除的。
师:可是小男孩并没有说话呀,那他是怎么提醒的呢?
生: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巨人看着他的眼睛,心里感觉火辣辣的,才明白自己错了。
师:那么,如果你是这个小男孩,你想用眼睛告诉巨人什么呢?
(学生兴奋地举起了小手,跃跃欲试。)
生:巨人叔叔,虽然花园是您的,但是如果您总是一个人独享,您最终也只会感到孤独。希望您打开花园,迎接春天。
生:巨人,您不知道是我们带来了春天和快乐吗?
生:巨人,您把所有的快乐都赶走了,您不觉得孤独吗?假如您赶走了我们,您就会被隆冬围绕。和我们一起分享美丽的花园吧。
生:巨人,您为什么用冷酷的心把我们赶走呢?只有自私的人,才永远得不到美丽的春天。自私的人是不可能快乐的。
师:面对凶巴巴的巨人,你这样直接说他冷酷、自私,他不会生气吗?可以换个说法吗?
生:应该说,巨人,我想告诉您,我们的欢笑可以增添春意,让春天拥抱您。我相信您是一位善良的好叔叔,让我们留下吧!我们会让您的花园再长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
(生连续答)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和体验真丰富!小男孩仅仅一个眼神,饱含着多少深意啊!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呢?
生:他是个神奇的男孩。
师:是啊,童话故事中往往都会出现这样一个神奇的人物,这也是童话的特点之一。以后大家再读童话故事会发现更多这样神奇的人物。接下来如果请你们来创编一个童话故事,你又会创造一个怎样神奇的人物呢?期待你们的想象!
……
以上教学片断以“巨人从小男孩的眼中读出温情和爱”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角色置换,体会人物心理,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童话的乐园,懂得分享与爱的道理。如此教学给一线教师三点启示:
1.熟读故事,走近人物,是读懂童话的阅读基础。《巨人的花园》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如巨人回来之前和巨人回来之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孩子们进入花园和巨人赶走孩子们后花园景色的对比;巨人砌墙和拆墙后态度的对比;等等。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和角色扮演,对巨人、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了自己的观点。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是感悟童话的有效途径。这个故事里有许多想象的空间,比如小男孩用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但他没有说出来。这时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角色转换中,更进一步体验了童话人物的内心世界。
3.言语实践,表达体验,是创编童话的有益尝试。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射。让学生体会到童话可以带领我们去到现实不可能去的地方,可以通过童话奇妙的语言感受童话带来的无穷魅力。教师可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尝试创编童话,表达对真、善、美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