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写”

2018-02-22兰运洪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词语习作作文

兰运洪

(重庆市合川区新华小学 重庆 400000)

叶圣陶老先生有两句话说得很好:“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简而言之,就是“能读会写”。毋庸置疑,写作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则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一般来说,小学从二年级开始进入写作训练的初级阶段——看图写话;三年级开始进行命题作文的写作。可以说小学三年级是写作训练的正式起步。起步阶段训练得好,才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品格,使学生较好地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最终达到“能读会写”。

小学三年级年语文教学中关于写的训练可从以下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习作练习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生活中学到的大量鲜活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来自书刊、电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从词语的运用上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也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并体验运用的乐趣。

我认为习作的起步阶段,不必用过多的要求约束学生,学生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就怎样写。以下面这篇三年级学生习作《吃鸭脖》为例。

我好久都没吃鸭脖了,今天妈妈下班突然带鸭脖回来了。我好高兴,问妈妈:“是哪里买的?”妈妈告诉我:是他们同事要到汉口去,妈妈要他帮忙从“精武”买回来的。我急忙打开袋子闻一闻,啊……可香了!我就让奶奶快点煮饭,我就可以早点吃到鸭脖了。

我洗了澡、写了一会儿作业,奶奶才说:“吃饭啰!”把我都等着烦死了。

为了多吃几块鸭脖,我吃了两碗饭。实在是太辣了,我又舀了一碗汤用汤泡鸭脖吃。爸爸说:“不能吃了、不能吃了,再吃明天又来不及拉大便了。”我只好忍着没吃了。但是我要求爸爸给我留两块肥肥的,明天早晨吃稀饭的时候吃。

真希望妈妈每天都能买我爱吃的回来,可是我知道:我们家很穷,不能每天都吃我喜欢吃的东西。希望下次妈妈带回来的是螃蟹……嘿嘿!

虽然习作内容只是日常琐事,其中使用了不少口头语言,部分词语使用不当,但情节生动,充满童稚,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基本完整,使用了大量生动的词语,充分表达了学生的情感,显示出对写作练习的兴趣,因此还是应该予以鼓励。这样做,对于培养和维护学生写作的兴趣是有益的。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使其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对周围的事物表达认识和看法,那么,其写作的自信心自然会增强。这是培养和维护学生对习作练习保持兴趣的关键。我在指导低年级学生习作中,按照新标准的要求进行了一些尝试,从中体会到:低年级学生习作练习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学生愿意写作比作文写得好更重要;培养和维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是我们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有极强的表现欲,渴望把自己的长处在别人面前展示,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誉。因此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形式,比如创办班级的博客、刊物、墙报,发表学生习作,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不失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个好办法。

二、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语言技能和写作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语言积累,没有一定量语言的积累,则无法形成语言技能和写作技能。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包括很多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几乎包罗了所有的语言现象——就是按照语言的规律生成的无穷无尽的言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了解更多的语句的表现形式。一个人掌握、积累的词汇量越大,认识、了解的语言现象越多,他的思维才有可能愈加敏捷、愈加深刻、愈加全面,他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就越强。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贫乏,掌握的常用句式少造成的。就像盖房子缺少建筑材料,不管如何努力房子还是盖不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学会运用常见的句式,积累写作素材是写作训练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这种最基础的训练应从入学就抓起,而训练的方法就是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并指导阅读。学生读书读多,就可以从书里取得更多更好的知识——增长、扩大见闻,以及学习和领会写作的技巧、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它特别强调了阅读在理解中的重要性。通过阅读,特别是出声的朗读,通过朗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情感的理解;通过朗读能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材料、积累词汇;通过朗读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即语感。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在训练语感这个过程中,要反复对各式各样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反复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并积淀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就会逐步从肤浅、狭窄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是强调了读与写之间的密切关联。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熟读背诵经典名篇,细细体会其中的词语、句式,指导学生对经典名篇中使用的语言进行学习、揣摩、比较,并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建筑材料”,提高学生对语言使用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的程度。

三、教会学生选择写作内容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走不出“从课堂到课堂”“从习作到习作”的思维定势。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把习作教学的目的片面理解成“写好习作”,只把“习作”当作“习作”,人为地“窄化”“习作”的范畴,而没有站在“功夫在诗外”的高度去把握习作教学的本质。有一则有趣的寓言谜语,说有一种动物,小时用四条腿走路,大时用两条腿走路,老时用三条腿走路。如果用常规定势猜想,就会陷入一种迷茫之中,但如果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运用非常哲学的思维方式,就能得到答案。对于习作教学来讲,这种“非常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写实。让学生反映身边的真实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实现让人与社会的真诚交流。所以,强调习作的写实性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写实”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实地表达出来。用我手写我心,流露出自由的心灵和本身的情思。坚持作文的写实训练,能解决两个问题:①作文写什么?(写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②作文怎么写?(真实地写,怎么想就怎么写)所以,写实作文强调两点:①作文材料必须真实;②表达的感情必须真实。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工具学科,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习作兴趣的培养、习作素材的积累和习作方法的指导,相信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写”的能力的提升将不那么困难。我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词语习作作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一枚词语一门静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