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达数,以数促形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2018-02-22
(湖南省常宁市新河镇中心小学 湖南常宁 421500)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发展尚不成熟,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更为困难,这对于抽象的小学数学教学形成了一定阻碍。因此,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象化,这就需要用到“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定理通过具体的图形表达出来,结合了图画的数学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由象性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一、教材入手,切入“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资料,它融合了编写者的心血,是教学精华的集合。“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一个思想,教材中处处都体现着“数形结合”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抛弃课本,反而应该以课本为出发点,从教材入手,分析教材例题,寻找“数形结合”的切入点,以便顺利开展教学。
例如,笔者在教授《四则运算》这一课程的时候,就充分运用了课本上的“数形结合”思维,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运算中熟练使用“数形结合”。课本上有这样一个例题: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课本中就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线段来表现铁路的长度,由此,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字在脑海中转换成具象的线段,这里由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里程的求和就转换成了两个线段长度的求和,让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提升了学生理解能力。从而在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全面发展。[2]
二、巩固练习,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知识本就有着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其中的重难点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则更为突出。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在遇到教学重难点的时候,解决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象化,而且可以让学生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在保证不挫伤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突破“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难点过程中,学生对分数接触较少,比较起来不像整数那么轻松。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数过程中培养数形结合思想,使用画数轴标点的方法比较分数大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突破难点,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要在今后相关练习中不断巩固学生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运用到其他重难点的突破中,举一反三,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拓展训练,培养转换思维
数形结合思维中,“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遇到抽象的题目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抽象的问题使用具象的图形表达出来,并进行解决;在遇到特殊的问题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众多例子中寻找规律,也就是在“形”中总结“数”,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学习。数学的训练仅仅靠教材习题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并在拓展训练中指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提高解题效率,促进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就对学生进行了题型的拓展训练。拿教学中一个例题来说:求1+2+3+4+……99+100的和。在这个题目中,学生难免会觉得这个题目较为抽象,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将数列竖着排列开来,如下:
1 99
2 98
3 97
……
49 51
这样看来,横着的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100,那么1+2+3+4+……+99+100这个算式就可以转换成50个100和一个50相加,这个运算就变得简单许多。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这类题目的规律,从中获取抽象的规律,让学生在今后的练习中提高效率,不断提升数学能力。
另外,教师要格外重视“数”与“形”的贴合程度,切记不可生搬硬套,要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起来,提高解题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数形结合的思想,不论是教材例题、还是课外延伸拓展练习,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解题的思维,促使学生学会在解题中对二者进行灵活转换,提高数学解题效率。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提升数学能力的同时促进其他能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