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扬先抑的典范:“海棠虽好不留诗”
——论苏轼《赠李琪诗》

2018-02-22陈鹏举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海棠花黄州海棠

陈鹏举

(襄阳米芾中学 湖北 襄阳 441058)

海棠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花开似锦,花色绯红,娇艳妩媚,素有“国艳”之誉,又有“花贵妃”“花海棠蛱蝶图尊贵”之称,唐代贾耽撰写的《百花谱》则尊它为“花中神仙”“花中仙子”。在古代,海棠常被栽种在皇家园林中,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取其中“玉棠富贵”的谐音。古往今来,海棠花娇艳的花色、柔美的花姿激发了文人雅士的浓厚诗兴,历代诗人多有题咏,最早可见的是《诗经》中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其中的“木瓜”就是海棠的一个品种,应当是今天所称的木瓜海棠。宋代的著名诗人陆游写有多首赞赏海棠的诗歌,“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极力形容海棠艳美高雅;“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色泽艳丽,巧夺天工,与日争辉的形象。宋代刘子翠诗云:“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形容海棠在春日的阳光照耀下似娴静的淑女,集梅的风流蕴藉、柳的轻盈妩媚于一身。最为著名的则是唐代的风流皇帝唐明皇,他将睡态惺忪的杨贵妃比作海棠春睡,成为咏海棠的著名典故。一代才女李清照也在残酒微醒的清晨惦记着窗外的海棠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足见其中的牵挂。古代文人名士中,热爱海棠并为之深情赋诗之人多不胜数,其中,苏轼可以称得上酷爱海棠,他贬谪黄州时,在寓居的定惠院东面山坡上发现了一株海棠,由于海棠本是蜀中名花,与苏轼有着“他乡故知”的情感,自此,苏轼以自己的数首吟咏海棠的名篇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有一首《赠李琪诗》,留下一段文人与歌姬交往的佳话,至今读来饶有趣味:

东坡七载黄州住,

何事无言及李琪?

恰似西川杜工部,

海棠虽好不留诗。

这首诗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赠诗,题赠黄州的营妓李琪。据记载,黄州有个叫李琪的歌妓,能歌善舞,善解人意,虽然在宋代的官场,文士与歌妓结交是极为常见的事情,苏轼和李琪却并没有什么交往。李琪一直想向苏轼索要墨宝,但平素总有些胆怯,直到苏轼即将离开了,才抓紧最后的机会。在给黄州的官员给苏轼饯行的酒宴上,她趁苏轼酒兴半酣时,解下领巾请求苏轼题咏,苏轼乘兴命其磨墨,大笔一挥,在李琪的领巾上写下两句诗:“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写完这两句之后,扔下笔置之不理,“即掷笔袖手,与客笑谈。”继续同周边的人谈笑饮酒,丝毫不提继续写诗的事情,旁边观看的客人都觉得很奇怪,不仅没有写完,而且怎么读也没有发现这两句诗歌的特别之处,于是提出疑问:“语似凡易,又不终篇,何也?”到底怎么回事呢?但苏轼只顾饮酒,并不做解释,众人也只能作罢,李琪也不敢相催。直到酒宴就要散场了,苏轼还是没有续写全诗的意思,李琪实在忍不住了,跪拜在地,求苏轼写完该诗,苏轼这才大笑起来,随即提笔又续写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后两句一写出来,大家立刻品味出其中的味道来了,于是“一座击节,尽醉而散”,纷纷为此诗叫好,李琪也大喜过望,满意而去,诗中对李琪的恭维也足以使这名黄州歌妓扬名天下了。西川杜工部即唐代大诗人杜甫,他曾经客居蜀地多年,平时极爱作诗,平凡事情常有题咏,但是在他现存的1400多首诗中,偏偏没有一首咏海棠花的诗。这本来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杜甫虽好作诗,但也不可能做到凡物皆入诗篇,皆有题咏。然而,到了极为推崇杜诗、同时又喜好赏玩海棠的宋代文人的眼中,就成了极为不可思议的问题,杜甫为什么不写海棠诗,不少人对此提出种种猜想,如晚唐诗人郑谷在《蜀中赏海棠》诗中云:“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无情为发扬。”吴中复则将其归结为海棠花姿艳丽,连杜甫都很难下笔描绘,“子美诗才犹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诗人钱易则认为:“子美无情甚,都官著意频。”王十朋认为杜甫当时不认识海棠:“杜陵应恨未曾识,空向成都结草堂。”宋代女诗人朱淑真作《海棠》诗云:“天与娇娆缀作花,更于枝上散余霞。少陵漫道多诗兴,不得当时一句夸。”而王禹偁甚至提出了杜甫为避母讳的说法:“杜子美避地蜀中,未尝有一诗说著海棠,以其生母名海棠也。”认为杜甫之所以不做海棠诗,是因为他母亲的闺名叫海棠。这些观点都没有确凿证据,难免流于臆测,就笔者来看,还是苏轼的观念最为切合实情,他的赠李琪诗以蜀中海棠喻佳人,不仅对李琪的评价极高,而且还传递出了苏轼的一种性格特征,即豁达,对事物不做臆测强解,在苏轼看来,杜甫不做海棠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也不需要强作解说。

即使身处逆境,苏轼对海棠花的热爱依然未曾消减。他倾注了极大的感情,不仅反复写诗著文,并手抄自己的作品寄赠友人,寄寓情怀。后来他的诗作经苏轼亲自抄写,成为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黄州寒食帖》,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传世宝藏。而且,苏轼一生钟爱海棠,不仅在诗文中多有吟咏,他甚至还不远千里,携带树苗,亲自在寓所栽植海棠树。元丰七年,他探望学生邵民瞻时还亲自将所携海棠栽植于邵氏天远堂前,之后,苏轼在书信中一定会问:“海棠无恙乎?”海棠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学生回信时总会说:“海棠无恙。”据说苏轼手栽的这棵海棠树至今尚存活于江苏省宜兴市闸口乡永定村。

从海棠诗中也可以读到苏轼在黄州所寻求的一种高层次的对自我的精神救赎,“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海棠完全可以被视为是苏轼的自我写照,它身出名门,高雅富贵,却沦落天涯,与竹篱草木杂处,因此而抑郁苦闷。然而,苏轼最终还是将其视为造物主的一种刻意安排,以期达到精神上的解脱和超然。

自“乌台诗案”之后,贬谪黄州的苏轼对偶遇的故乡名花海棠产生了浓厚的知己之感,他不仅岁岁置酒赏花,赋诗赞花,还亲自抄写这些得意之作寄赠友人,以寄托“天涯流落俱可念”的情怀。苏轼的不幸遭遇和他的流放黄州对海棠花来说则是一次扬名天下的重大机遇,可谓是“诗家不幸海棠幸”,在一代文豪的健笔之下,海棠的娇艳花姿、高洁仪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描绘,这些绝美的诗文连同美丽娇艳的花朵,一并成为中华民族最为美好的珍贵财富,世代传诵,流传千古。

猜你喜欢

海棠花黄州海棠
多情最是黄州月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猫在野海棠花落处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海棠花开
《大嘴狗》
找春天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