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读书吧阅读课程化
——“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教学及点评

2018-02-22执教点评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丑小鸭安徒生拇指

执教/陈 晨 点评/胡 红(特级教师)

【教学内容】

统编版三上“快乐读书吧”

【设计思考】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教材中的一个新板块,是沟通儿童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是教师将儿童阅读课程化的重要抓手。落实这一板块,教师应该以建构一个微型阅读课程的态度,创造性地整合相关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

三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主题是“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教材内容分为三个板块:一是以《丑小鸭》的片段引出整本书《安徒生童话》;二是提供两个阅读小贴士,提示学生阅读童话的方法,也提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童话时关注重要的语文要素——想象;三是其他童话的推荐,引导学生由一本书走向一类书。纵向来看,本次主题是对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的延续。教学时,除了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还应该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整本书的选择上,编者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安徒生童话》是整本书推荐,但全书仍然由一个个篇幅较短的单篇童话构成。这样的内容很适合把儿童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由单篇引向整本,从一本书引向一类书。

【课程计划】

基于建构微型阅读课程观的设计理念,在阅读课程实施过程中设计读前推荐、读中推进、读后交流、阅读延伸等多项阅读活动。具体阅读阶段如下:

1.读前推荐阶段:学生通过一节阅读推荐课,初步领略童话世界的奇妙;师生共同商议确定本学期的阅读计划,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稻草人》等童话集。

2.读中推进阶段:自主阅读《安徒生童话》,为期一个月。读中完成一则童话人物谜语,准确把握人物特点;一张奇妙阅读卡,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自己在阅读中的奇妙感受。

3.读后交流阶段:通过1~2节阅读交流课,结合阅读中完成的人物谜语和奇妙阅读卡,交流阅读《安徒生童话》的感受。

4.阅读延伸阶段:自主阅读《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稻草人》等童话集,为期两个月。利用亲子阅读卡家校联动,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保持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目标】

本文重点呈现阅读推荐课的设计,结合阅读阶段的活动安排,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难点则是将阅读童话的方法融入到阅读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读、想、猜内化阅读童话的方法。根据教学重难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阅读《丑小鸭》片段,想象并演绎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内心情感,初步理解阅读童话的重要方法——想象。

2.阅读《拇指姑娘》,通过预测、猜想、想象等阅读策略,凭借小组合作、联系生活实际等学习方法,感受童话世界的奇妙,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

3.了解安徒生其人,师生共同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稻草人》等童话故事集,延续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感受奇妙画面

1.用沙画演绎《丑小鸭》关键情节,边画边与学生聊:

(1)这颗蛋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2)这只小鸭和其他小鸭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吗?

(3)最后这只小鸭子变啦,变成什么了?我们接着往下看。(沙画继续呈现)

2.画面定格在丑小鸭化身白天鹅的瞬间,请学生猜一猜故事的名称。

【点评:巧妙运用沙画这一艺术形式,带领学生走进童话王国,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猜想,感受情节的奇妙,既可以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二、阅读片段,演绎奇妙情节

1.出示书中《丑小鸭》受到欺凌的片段,让学生读一读,走进故事情节。

2.化身角色,发挥想象,演绎故事。

请同学们分小组扮演片段中的不同角色,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猜想不同角色在欺负丑小鸭时会说什么、做什么,丑小鸭在受欺负时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3.班级展示,采访丑小鸭扮演者的心情。

(1)当受到别人欺凌时,你的心情如何?

(2)出示丑小鸭最后化身白天鹅的样子,以及人们对他的赞美。

“你们看那只新天鹅!”别的孩子也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是的,又来了一只新的天鹅!”于是他们拍着手,跳起舞来,向他们的爸爸和妈妈跑去。他们把更多的面包和糕饼向水里抛去,同时大家都说:“这新来的一只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

(3)教师追问:面对赞美,你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4)出示《丑小鸭》的结尾,感受人物内心的成长。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现在他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他扇动翅膀,伸直细长的颈项,从内心里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

(5)阅读结局,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丑小鸭虽然在逆境中成长,但仍然向往真善美的优秀品质。

4.总结提升,内化方法:阅读童话时就是要借助想象的翅膀,让自己走进人物内心,理解童话角色的境遇。

【点评: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演绎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读一读、演一演中走近人物。学生在演绎中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教师的采访追问更是情感激发的催化剂。在学生对童话内容有了深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童话需要发挥想象的方法,学生领悟水到渠成。】

三、由篇到本,阅读奇妙文集

(一)由一篇童话到一本童话集

1.在安徒生笔下,像《丑小鸭》这样扣人心弦的故事还有很多。来听一听《拇指姑娘》的故事吧!

瞧,这是一粒大麦种子,是一个女人从巫婆那儿求来的。女人把种子种进花盆里,很快长出了一朵红花。“这是一朵很美的花,”女人说,同时在那美丽的花瓣上亲吻了一下。忽然……

2.故事讲到此处戛然而止,请学生猜一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3.学生自由猜测后,出示《拇指姑娘》出生的片段,让学生说一说奇妙在哪儿。

忽然劈啪一声,花开放了!……在这朵花的正中央,在那根绿色的雌蕊上面,坐着一位娇小的姑娘,她看起来又白嫩,又可爱。她还没有大拇指的一半长,因此人们就将她叫做拇指姑娘。

4.总结:多么奇妙的小人儿啊!出世的方式很奇妙,身材的大小也奇妙,她的行为方式注定也是奇妙的了。

5.展开想象:这么小的拇指姑娘是怎么生活的呢?

提供关键词:吃饭、睡觉、玩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

6.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7.再次总结,指导方法。

童话世界,无奇不有。只有发挥想象,才能在阅读中领略童话的魅力。

8.出示《安徒生童话集》目录。学生浏览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目进行自主阅读。

【点评:叶圣陶曾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猜测与想象中阅读《拇指姑娘》中的片段,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拇指姑娘的生活方式,很快进入文本,带着高昂的兴趣去解构文本,在阅读中“遇见自己”,也让学生充分领略童话世界的奇妙。】

(二)由一本童话集到一类童话书

1.引导学生聊一聊他们所知道的童话故事或作者。

2.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更丰富的童话故事作者及作品。

3.和学生商议,制定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阅读计划。

【点评:“单凭一本国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多看一些书,越多越好。”(叶圣陶语)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也说过:“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陈老师站在将儿童阅读课程化的立场上,着眼整个学期的课内外阅读教学,由一篇童话到一本童话集,再由一本童话集到一类童话书,推荐得非常自然。而教师和学生一起商议、制定阅读的活动方式和计划,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成为阅读的主人。】

猜你喜欢

丑小鸭安徒生拇指
安徒生的世界
降落伞(翻绳)
跳高者
拇指姑娘
丑小鸭摘花瓣
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丑小鸭》后传
时光浸染安徒生(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