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议事:为学生播下一颗思辨的种子
———《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教学及点评

2018-02-22执教林志明点评周一贯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心酸刘某儿童节

执教/林志明 点评/周一贯(特级教师)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缘题质疑

师:前几天,我在网上找资料,无意间读到一篇报道。谁来给大家读读题目?

生读:“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

师:这个题目很奇怪,谁来说说,怪在哪儿?

生:儿童节是我们的节日,能够在儿童节收到礼物,那是很开心的事,可是这个题目却说“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有点奇怪。

师:那么,这个礼物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说是“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呢?请大家拿出“阅读材料1《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快速默读这篇文章。

(生默读《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

《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来源:北京青年报-北青网 2016-06-01)

事件梗概:刘某带着患病的女儿到南京看病。“六一”前夕,她想送给女儿一份儿童节礼物,可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礼物,就到超市里偷了一点杂粮、一个鸡腿、两本儿童读物。

二、讨论议题一:偷?不偷?

师:谁来告诉大家,这份儿童节礼物是什么?

生:一点杂粮、一个鸡腿,还有两本儿童读物。

师: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份“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呢?

生:因为这份礼物不是刘某买来的,而是从超市里偷来的。

生:因为刘某家里穷,买不起礼物,所以只好到超市里去偷。这样的礼物让人感到心酸。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这个礼物是她偷来的,可是她也是迫不得已,她为的是她的女儿。

师:你用了“伟大”这个词。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可敬的母亲,因为她只偷了一个鸡腿,不是两个,可见她的心里只有女儿,没有她自己。

师:说得有道理。不过我想问一下大家,你觉得刘某该不该去超市偷这些东西?(板书:偷?不偷?)认为可以偷的请举手。(全班无人举手,师在“偷?”后面板书“0”)认为不可以偷的请举手。(全班学生举手,师在“不偷?”后面板书“37”)谁来说说理由,为什么不能偷?

生:偷东西不好,不能做小偷。

生:即使有再大的理由,也不能偷东西。

生:虽然刘某很伟大,但是她的礼物却是偷来的,这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有一个爸爸加入了犯罪团伙,做了小偷,后来他的孩子也成了小偷。

师:这位同学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不能偷东西。可是如果刘某不去偷,那么女儿的礼物怎么办?

生:她可以向别人借钱。

生:可以向警方说明,以求帮助。

生:可以把家里没用的东西卖掉,换钱。

三、讨论议题二:捐?不捐?

师:当然,这件事并没有完。报道中还提到了一个人,谁?

生:潘警官。

师:没错。在处理完刘某的事情后,潘警官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这样几条微信。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

(出示潘警官的微信内容,生读)

师:同学们,潘警官在微信中表达了哪几个意思?

生:他想告诉朋友们,刘某偷了超市里的东西,但她是为了她的女儿,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生:他希望朋友们能够帮帮刘某,为她捐款。

师:最终,潘警官为刘某筹集了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现在问题来了,为小偷捐款,你觉得是捐,还是不捐?(板书:捐?不捐?)认为应该捐的请举手。(师统计,在“捐?”后面板书“35”)认为不应该捐的请举手。(在“不捐?”后面板书“2”)

◇讨论“捐”

师:好,我们先来听听捐的理由。

生:虽然刘某在超市偷了东西,但她是为了女儿,实在是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应该为她捐。

生:因为刘某的女儿患了重病,她的家里又很穷,所以应该捐。

生:报道中说,刘某的两个孩子都有病,她的老公又离家出走了。她在老家种地,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元,实在太可怜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捐款。

师:咱们班的同学很善良。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请大家拿出“阅读材料2《最后的母爱》”,快速默读这篇文章。读完后,你可能会有新的看法。

(生默读《最后的母爱》)

《最后的母爱》(来源:《都市快报》2016-07-08)

事件梗概:2016年7月6日,92岁的孟阿香在家中去世。为不让三个智障儿子在自己死后挨饿,她用数年时间,攒下上千斤的稻谷。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两个家庭都很穷。

生:两家的孩子都有病。

生:讲的都是伟大的母爱。

生:两位母亲都很爱自己的孩子。

师:可是,两位母亲在做法上有哪些不同呢?

生:一位母亲为了孩子的礼物,去超市里偷窃;另一位母亲为了孩子今后的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师:两位母亲,你更欣赏哪一位?

生:我更欣赏孟阿香,她靠自己的双手来为孩子创造财富,这才是真正伟大的母爱。

生:我也欣赏孟阿香,她用自己的勤劳赢得了人们的敬重,而刘某却是用偷窃换取了别人的同情。

师:说得真好。回到《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为小偷捐款,你选择捐,还是不捐?

(生第二次表决,认为“捐”的共5人,认为“不捐”的共21人,另有11人犹豫不决)

◇讨论“不捐”

师:有人开始变卦了。好,谁来说说“不捐”的理由?

生:虽然刘某很爱她的孩子,但是她的做法我并不欣赏,所以我选择不捐。

生:我想刘某在老家应该也有土地吧,她可以靠劳动来养活家人。

生:我觉得刘某还是应该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财富,而不是靠别人的捐助。

生:是的,靠捐助只是一时,靠自己才是一世。

师:刚才大家谈了不捐的理由。我这里还有一篇文章。请大家拿出“阅读材料3《请为我们的冷漠付费》”,快速浏览一下。

(生默读《请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请为我们的冷漠付费》(来源:大河网 2015-4-17)

事件梗概:1935年冬天,纽约市的一位老太太为了不让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活活饿死,去面包房偷面包,结果被老板告上了法庭。法官判她10美元的罚金,或者10天的拘禁。审判结束后,时任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脱下帽子,放进10美元,并要求在场的每个人交出50美分,以处罚大家的冷漠。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讲了一位老太太,她的三个孙子几天没吃东西了,她只好去面包房偷面包,结果被老板告上了法庭。法官判她交10美元的罚金,或者10天的拘禁。这时,市长拉瓜地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交50美分的罚金,以处罚大家的冷漠。

师:在这篇文章中,市长的那一番话颇耐人寻味。(出示:“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生读)

师:从这番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市长有些愧疚,自己没有管理好城市,让市民受苦了。

生:我觉得市长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关心穷人,为穷人捐款。

生:他是想说,我们太冷漠了,这么一个老奶奶竟然要靠偷面包去养活她的孙子,我们应该感到难为情。

师:好,现在我们回到《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为刘某捐款,你是选择捐,还是不捐?

(生第三次表决,认为“捐”的共22人,认为“不捐”的共1人,另有14人犹豫不决)

师:又有人开始动摇了。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觉得应该为刘某捐款,毕竟她家很穷,而且两个孩子都有病,我们不能太冷漠了。

生:我还是觉得刘某应该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捐款。

生:我觉得有些人该捐,有些人不该捐。比如像刘某,应该捐,因为家里实在很穷,而且没有其他的收入;但是像有些为了自己利益的人,我觉得不该捐。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有选择地捐。

生:我觉得像刘某这种心眼好的人应该捐,心眼不好的不应该捐。

师:其实,到底是捐还是不捐,没有统一答案。捐有捐的理由,不捐有不捐的理由。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内心的感受不同,所以做出的选择也是各不相同。

四、讨论议题三:原谅?不原谅?

师:报道中说,因为刘某偷窃的数目不大,加起来不到100元,所以潘警官只是教育了几句,就把她给放了。我想问一下大家,对于刘某偷鸡腿这件事,你觉得该不该原谅?(板书:原谅?不原谅?)

(师统计,在“原谅?”后面板书“36”,在“不原谅?”后面板书“1”)

师:谁来说说原谅的理由?

生:刘某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才去偷东西;如果她家里条件好的话,我相信她是不会去偷的。

生:我觉得刘某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来,就原谅她吧。

师:有一位同学选择不原谅,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刘某去偷了东西,如果她女儿知道了,可能以后也会去偷东西。

师:有其母必有其女,是吧?

生:是。

师:你看,这位同学的想法跟我们很多人不一样。

生:老师,我也要叛变了。(众笑)

师: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如果偷了一次,肯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旦成了惯偷,不仅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女儿。所以我改变主意了,选择不原谅。

师:同学们,其实对于刘某偷鸡腿这件事,网上也有各种声音。我选了几位网友的评论,咱们来看一看。

(出示网友的评论,生默读)

师:在这些评论中,你比较认同哪一种说法?

生:我特别欣赏“珠海夜明”的说法。(读)“这位母亲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母爱伟大,不能苛责于她,当一个人走投无路的时候,的确会干出一些蠢事。”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珠海夜明”结合了原谅和不原谅这两种观点,我的观点也正好处于这两者之间。

师:你们俩心有灵犀,想到一块儿去了,他所说的话正是你心里想说的话。好,还有谁想说?

生:我特别欣赏“懒懒的海风”。(读)“当一个人为了私欲去偷东西,这个人有罪!当一个人为了救孩子却只能靠偷东西,这是社会有罪!”

师: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我们没有帮助那些穷苦人,这是我们的罪过。

师:同学们,对于这件事,我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的看法。来,把你的想法写在这些评论的下面。

(生写,随后交流)

生:母爱虽然伟大,可是用偷窃的方式来爱孩子,那就不对了。

生:偷东西固然不对,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去偷呢?有时,或许是因为我们太冷漠了。

生:原谅那些犯错的人吧,其实他们活着也不容易。

五、尾声

师:这节课,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关于“情”与“理”的话题。(板书:“情”“理”)“情”就是感情,就是人情;“理”就是道理,就是法理。到底是“情大于理”,还是“理大于情”,有时候,真的很难选择。作为一个话题,课后咱们可以继续讨论。

【推介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人是社会的动物”,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不断促进自我社会化的过程。唯此,方能逐步融入社会,并最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还是很少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问题,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并使其从中获得生命发展的正能量。

正因为传统的从家庭生活到校园生活“两点一线”的简单链接,童年往往成了远离社会的“伊甸园”。这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也浪费了作为重要教育资源的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很少关注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对社会价值的审视、表达和交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积弊,至今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笔者认为青年名师林志明的课例《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颇具推广价值。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视界亟需打开,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新闻议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命题。须知面向未来的人的审美发展,不只是需要风花雪月,更需要有面向各种社会事件的深度思辨能力。

【教学点评】

也许有教师会觉得,孩子毕竟还小,而社会事件很复杂,许多事情大人也说不清楚,如何叫小学生去思辨?所以,“新闻议事”这类教学题材,“设想”可能很丰满,但“现实”会很“骨感”。这话有一定的道理,让小学生参与“新闻议事”并不容易。正因为这样,我们就很有必要去分析这个课例的始末,找出它内在的成功因子,并由此形成对这类题材教学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一、积极“触电”,在网络上发现社会问题

对社会事件的感知,我们可以由观察所得,也可以是亲身经历,当然还可能来自道听途说,或纸质新闻媒体等,而本案却是从网络上获得的。处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这应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来网络生活已全面介入儿童的日常生活,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学生必须有相当的辨析能力。我们以网络上呈现的社会问题作为“新闻议事”的主题,这有利于儿童以辨析的眼光去看待网络,扬正祛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第二,网络提供的新闻议题往往比较完整,无论是问题本体的呈现、正反双方的见解,还是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这种全面的展开方式,对于“新闻议事”的主体小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第三,网络内容丰富,而且都来自社会真实生活的底层,大多是大家关心的当代问题、热点问题,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小学生用来议事的思辨价值。还有,网络上的社会事件全部用文字呈现,有利于全面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一种十分有效的“读写一体”过程。所以,在网络上发现可以思辨的社会问题,是寻找这类教学题材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跟踪追击,在缘由上感受事件全貌

要将某一社会事件变为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议事”过程,就必须有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的全过程。于是网络讨论中的丰富材料,以及由此触发的各种联想,都成了可供教师、学生选择的对象,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想象。如果说本案中《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是中心事件,那么潘警官的处理和对案件的认识便成了可能影响中心事件发展的重要因素。于是潘警官的微信,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辨的材料。不仅如此,为拓展学生的多角度思考,教师还补充了《最后的母爱》一文,以作比较佐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后那份《请为我们的冷漠付费》,更为这场思辨提供了通向“情”与“理”深度思考的正能量。显然,这种提供材料的完整性,是完成这个课例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思维正是沿着这些材料次第展开而逐步深化。由此看来,让学生感受事件全貌,并适度辅以一些比较材料,是实现本案教学价值的必要条件。

三、分步推进,在思辨上实现层层深化

思辨是一种思维在辨析过程中逐步深入的行为。完整、有效的思辨结构必然是逻辑有序的。这就对教学的组织过程和策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明白林志明老师这堂课之所以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就得仔细琢磨它的引领展开过程所采用的逻辑有序机制。如预设的推进程序是:

第一步,“偷”还是“不偷”。这是事实定性,是思辨的基础。

第二步,“捐”还是“不捐”。这是由事件“偷”还是“不偷”,进一步去讨论潘警官的行为,并引出与此相关的该不该为刘某母女捐款。这是思辨的展开。

第三步,“原谅”还是“不原谅”。这是思辨的深入,已触及到了本质问题。

于是,学生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事实到哲理,步步升华,稳扎稳打地完成了一次次思辨的升华。

四、尊重学生,在感悟上可以各抒己见

以社会事件为对象的“新闻议事”,复杂性是其本质特征,因此也才使“议事”本身具有了教育价值。教师适度地引入了网上的“微博评论”,因参与者思辨角度不同而显得认识各有侧重。这无疑是大好事。因为正是这些不同视角的叠加,才有可能构成一个更为完整的认知视界。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可以各抒己见,才有了认识领域里的百花齐放,促成了思维的活跃度和开放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辅以对问题认识角度的三次表决,既体现了讨论的民主与自由,又能在持“赞成”或“反对”数据的此长彼消中看到认识在不断地趋向统一。这种达到的接近统一,不是强迫的,而是真正体现了在思辨过程中情感的真实变化。于是,最后把问题的本质逐步推向“情”还是“理”的辩证关系,力求达到合“情”合“理”。这是论辩的深入,也是思维的升华,真正实现了学生思想境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猜你喜欢

心酸刘某儿童节
背井离乡的父母有多少心酸:都是为了孩子
乘客被司机“遗弃”后死亡,司机是否担责
已赠予的房产不是遗产
背井离乡的父母有多少心酸:都是为了孩子
配偶与他人同居,多久能追责
快乐的儿童节
放着座位不坐,谁懂农民工的心酸?
心酸的婚事
我的儿童节
过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