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策略
——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
2018-02-22侯茜苑
侯茜苑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0000)
一、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
纵观2016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不论是收视用户数量、年龄结构、频道覆盖面,还是与市场对接等方面,社会对于纪录片的消费需求已初具规模,且呈上升趋势,中国纪录片的消费侧已然成型。但由于自媒体等民间力量未被有效开发,纪录片价值的多元性尚未被清晰划分,因此中国纪录片被认为是一个被市场严重低估的产业。
自从2010年广电总局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日渐频繁走近公众视野,且初具新常态轮廓,并不断调适,呈现出生产主体增加、全民纪录、资本跨界合作等特点,与新媒体联姻已是大势所趋。2016年,央视首播《我在故宫修文物》意外在B站走红,继而进入院线放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足见新媒体的影响力。但由此断言其春天已然到来还为时尚早。唯有不断探寻其网络化生存之道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视纪录片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主题狭隘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定位主要着眼于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其题材多集中于政治与历史,贵族精英色彩浓厚。内容主要反映边缘群众、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不免曲高和寡,缺乏对普通人的观察和思考,仅停留在图解宣传任务、玩味自然景观的层面,更不能满足新媒体大环境下大众乃至诸多外媒对中国形象的客观了解和市场需求,致使许多国产电视纪录片落入一种孤芳自赏的境地。
(二)受众观念保守
由于我国纪录片一直乏善可陈,受众对电视纪录片的刻板印象又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很多国产纪录片传播效果很不理想。在新媒体助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央视、省级卫视、自媒体等都在暗中角力,通过加强自身的内容质量和平台优势,逐步打开纪录片市场。最大的现实问题是,中国受众还未养成收看纪录片的习惯,纪录片市场开拓的空间还比较大,这与我国电视纪录片体现的精英化和贵族化有直接关系,题材内容与国民整体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不匹配。
(三)市场化程度低
我国明显存在着电视纪录片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这与我国电视台制播合一的传播体制息息相关,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传统体制,使资本投入不足而又难以再市场化。其次,国内集约化生产能力不足,跨界经营经验缺乏,这也成为我国纪录片市场化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市场供求脱节,受众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受众的消费空间有待提升,营销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即使各纪录片频道相继开播进一步扩大纪录片的需求,但其市场化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三、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视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一)制播体制:加快纪录片制播分离的步伐
制播分离即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化生产,将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和市场播出进行分离。制播分离是中国纪录片市场化的关键,此运作方式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我们应把相当一部分节目的制作权转移出去,进一步开放纪录片市场,允许并鼓励制作公司、自媒体参与生产和经营,在融资、制作、营销等方面获得商业经验和动力。直播分离的机制更有利于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化生产,加强起市场化存活和发展能力。
(二)创作主体:发挥电视媒体人的专业优势
“全民拍客”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创作主体平民化的体现,虽在自制纪录片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毕竟与专业人员存在一定差距。专业纪录片人有着主流媒体的引导力,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媒介素养,当多数自拍客以娱乐化方式进行创作时,专业媒体人会从社会、道德层面来深度剖析,通过更专业的手法来记录客观事物。电视媒体机构要把这种人员优势变成核心竞争力,积极发挥电视媒体人的专业优势,创作主体的专业化会将纪录片创作引领到一个新高度和新未来。
(三)表现方式:充分利用新技术增加艺术性
新技术为纪录片的创作和展现提供了无限可能,同时为艺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期声、长镜头、全景拍摄等电视纪录片惯用的技巧也要有所革新。当代电视纪录片应该利用新技术呈现多元化的叙事视角,适当增添大众元素和故事情节,再加上动画特技、音效、画面分割等形象化视觉元素,来增强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故事性和可观赏性。
四、结语
互联网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应用为国产纪录片创造了新的空间机遇,同时,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今,不少电视纪录片已经跟紧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大潮,为进一步发展做足了准备,这样做能否催生一批创新国产纪录片精品?能否蹚出一条创作与营销的新路呢?我们应把握好新媒体传播环境,从文化、国际、网络传播等方面促进国产电视纪录片发展。
[1]蔡天然.《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B站的缘由探析——一种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7(12):136-137.
[2]何苏六.纪录片:被严重低估的产业——2016年度纪录片产业数据发布[J].传媒,2017(06):14-16.
[3]孙卓.符号视阈下媒介文化的受众审美研究[D].吉林大学,20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