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视角下提升高职教学质量的思考
2018-02-22李菲
李 菲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2016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高校要进一步改变观念,做到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教育要回归常识非常重要,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笔者读完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专著《教育常识》后深有感悟,专著侧重基础教育,其实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尊重常识,回归常识。常识一般理解是人们应该必须了解的知识,也是普通知识。包括生活、习惯、劳作等一些常见事物。简而言之就是日常知识和常见事物。常识看似很简单,但人们在行为处事的时候普遍遵守。
教育常识的通俗解释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知识与道理。其中“基本”一词代表有基础、本源或根本之意,构成教育活动的基础,成为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简单”一词代表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达方式要清晰和精简,适用方便,可操作性强。
教育中最可怕的缺失,对教育常识的不尊重、不敬畏、不遵守。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导致教育更多地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分数的取得,而忽略了育人这个核心目的,教育的结果变成了“制器”而不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自我和全面发展。
一、回归人性常识,树立正确育人观
(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的独一无二,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首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鲜明的性格、学识、素质、阅历等个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把全班几十名学生当成一个类型、一个人来进行培养。同时,教育的目的也是根据学生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特长、意愿来因材培养、因需培养,进而培育出适应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不同专业类型和技术层次的职业人才。就像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的那样:“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二)每个人都是未完成的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始终是未完成的,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性。”人就是这样的存在,个体始终保持着未完成的状态,总是带着已成的可能性,走向新的可能性。人有了可能性,就有了可塑性,这样教育才有了可能。这就是要举办“教育”和“终身教育”背后的人性常识。
(三)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着
每个人都只能亲自活着,不可能被其他人替代着活着。学生的教育也是一样,教师可以帮助、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成长,但不能用命令式的强制措施或家长式无微不至的保障来替代学生思考和体验,让所有学生只能向一个方向成长。教育家叶澜说过:“人永远只能自己活着,这是人的主体性、自由性、自为性存在的前提。人性中还潜藏着另一种基因,替代别人生活的欲望,如替比人选择价值观,替别人作判断,替别人作回答……替代的结果就是强加和剥夺。”西方广为流传的《荒漠甘泉》中的天蛾的茧,就是比喻不要用成年人自认为正确的“智慧”和“慈爱”来干扰他人本该承受的成长之痛,因为这种成长的磨炼恰恰是每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四)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生长节律
教育的任务就是承认和尊重人的生长节律,其基本方式在于对生长节律加以认真的理解、认识和研究,形成教育行动的指南和依据。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必须符合人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要在“因学生而来带的新需要”和“因需要变化而带来的新生长”之间融通转化,不能学古人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教育培养学生。
(五)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同时,人始终存在被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学生也是一样。在职业院校上学的学生,可能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受到的教师表扬和父母的疼爱少了几分。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和师德的角度出发,多换位思考,多看到学生的努力过程和自身优点,多关注、赞赏学生,学生会因此而具有更加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劲头,更加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育人的效果。
二、回归教育理念常识,保持教育定力
(一)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师的爱是什么?就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爱课堂。少数老师只是把教书育人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上课按点进教室,课间端坐讲台后不与学生交流,下课提包走人,没有对学生投入感情的教育就不是教育,这样的老师连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都达不到。
教师怎么去爱?应该博大的爱,理性的爱。一视同仁的面对班上的每一名学生,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
(二)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学生的类型很多,面对基础知识较弱,不愿意动手实践,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还是应该有教无类,竭尽所能地去帮扶学生?好教师一定会选择后者。
(三)有耕耘才有收获
社会上存在的浮躁和喧嚣已经逐步渗透进教育领域,因此部分教育者总喜欢发明捷径,提出什么“模式”,什么“几步法”之类的“科研成果”,宣扬能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创造教育奇迹等等,对此,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应嗤之以鼻。方法无论多么科学,都需要刻苦精神的支撑,靠投机取巧,只能是根基肤浅,空中楼阁。“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四)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教育没有“万能钥匙”,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巧、方式、模式。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只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扩大学生优点,补齐学生的短板。
(五)最好的教是让学生学会学
教育其实和钓鱼同理,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教是为学服务,教就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就是结果和目的。真正好的教育,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自学,自主的提高自己。
(六)科研不是写出来的
很多高职院校,往往偏重于对教师论文的考核,强调论文的篇数和发表期刊的权威性。作为职业教育,软科学项目固然是重要的研究领域,但硬科学研究也是支撑企业技术领域需求的必备选项。高职院校要以用立业,成为行业企业技术积累聚集地,能否成为当地离不开的院校,教师必须走出办公室,走进城市、走进乡村、走进企业,主动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在实训室、实验室和企业车间里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职能。
(七)名师不可能速成
一些学校为了提升学校声誉,提出的口号是“三年打造名校”、“五年打造名师”。其实,这也是拔苗助长违背规律。不光学生的能力速成不来,即使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教师也是速成不来的,名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教师数十年潜心教学和科研,不断积累自我各方面能力的过程。
三、回归教学过程常识,做实质量基础
(一)教学过程比教学结果重要
教师经常对学生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就是告诉学生要注意做事做人的方法,用常规办法,走正路才能得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教书育人也是如此,教育人重在过程,选择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过程做实了,结果自然可期。
(二)不上无准备之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难以想象没有备课或是简单备课就能把课上的好。教师面对一门课程,应该做到“备专业、备课程、备学情、备手段”等四备,首先站在专业和课程体系的高度,熟知人才培养方案,审视本门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找准本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对标人才培养规格的某一部分;然后根据课程对应的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依据班级的学情确定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最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三)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同样也是教师育人的主阵地,两者是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反对光教书不育人、管教不管导的不良现象。
要打牢课堂教学的传统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传统课堂教学环节没有过时,经过多年实践验证依然保持活力,有用有效。
上好课是教师的生存之道,要精耕、多练,更要做到:有激情,感染学生;有信心,鼓励学生;有互动,激发学生。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更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挥的舞台,要让学生在师生、同学、小组交流中磨砺思维、提升能力,在展示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一节真正优秀课应该做到“听的懂,学的会,做的对”。
(四)辅导是因材施教的有效形式
教育者经常谈论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但如何落实,却没有进行更多的思考,因为讲授的过程中,老师面对的全班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往往很难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更谈不上因材施教。作为“备教批辅考”中往往被忽视的“辅导”正是实现因材施教的好方法。要树立课堂有针对性即时辅导的观念,通过布置习题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去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学习能力强的,让他们扩展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举一反三;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让他们注重对细节的理解,多激励,在规定时间完成;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教师要给予重点关注并要加强指导,最好采用小组制,以先带后。
(五)批阅作业是了解教学情况的重要方式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但目前部分课程存在不留课程作业和作业量过少等弱化作业功能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关注的焦点只在课堂教学过程,忽视了对教学效果的把握。作业要及时批阅并督促学生改正,最好做到全批全改,部分做到面批面改,附上老师的鼓励性批语,这样让学生触动最大,纠正错误印象最深,也最能让学生感受老师的温情关怀。同时可以因人布置作业,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来布置适合他们的作业。
(六)实践活动是能力养成的必修课
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性和技术技能的锻炼,因此实践环节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亮点。但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偏弱,参加实习、实训意愿不浓的现象。要转变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建立校赛、省赛、国赛三级梯度联动,以赛促学,人人参与的培养模式,配以核心技能项目人人考核过关。同时,在校园里大力营造“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等以技术技能为荣的浓厚氛围,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增加学生参加实践锻炼的新动能。
(七)教学是互动相长的过程
《学记》中有句名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有些教师把本职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写论文、做课题等有利于评职称、获奖等方面,不重视课堂教学,教学上只会照本宣科,在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在,昨日先进的技术今天就可能已经落伍,学生即使学会这些技术技能,与今后的工作岗位脱节,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教师一定要履行好教书育人是第一要务,担当好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为人师表,提高质量,只能在课堂教学中找答案,要潜心研究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满足行业企业的现实需要,达到校企互动与共同进步,实现师生相长与共同发展。
四、提升教学质量,从常识做起。
(一)心里永远装着学生
教师之所以被成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辛勤的园丁,就在于培养学生成才成人,只有学生成长了,教师这个职业才有存在的价值。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教师的心里和行动上,一定要热切关注、真诚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明确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
(二)坚持教为学服务
教学二字,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学上。教师研究各种教法,根本目的还是让学生掌握学法,从而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必备知识和技能,从容的融入社会,融入企业,实现个人发展和服务社会的目的。判断各种教学方法的先进与否,关键要看学生学习效果的高低,这是唯一的标准。
(三)好愿望胜过好方法
教师具有提高教学能力的主动意愿,比被动的学习、模仿他人更加重要,因为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主导因素。只要教师主动关注课堂,了解学情,就能有意识的查找自己不足,要学习身边优秀教师的教法,融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形成具有个人魅力的教学方法。
(四)自信比知识更重要
每个人内心最深的渴望就是被了解与欣赏。自信是一种力量,在自我认知中构筑自信,在成功的愉悦中坚定自信。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培养比较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真诚地点赞学生的闪光点,得到肯定、欣赏的学生往往都增强自信心,形成了积极上进肯学的心态,而积极的心态是走向成功的第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