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文化新闻报道
2018-02-22白帆
白 帆
(乌鲁木齐晚报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文化是什么?《大辞海》(政治学、社会学卷)中的解释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由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更宽泛的报道范围,除文学、音乐、美术为主的文艺新闻外,考古、科学教育、新闻出版以及近年来涌现出的多种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网络文化等文化领域也应成为文化新闻的报道对象。例如,《人民日报·科教周刊》的文化类专版专刊,满足党报读者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审美需求、服务需求的重要内容,科技、教育、文学等都曾广泛报道,拉近了社会大众与这些专业性很强领域的距离。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播者可以根据新闻信息内容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新闻媒介和信息实现更好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化记者将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从文化信息整合和发掘、创新文化新闻的报道方式、从大文化视角做文化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报道文化新闻。
一、文化信息整合和发掘
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有很多碎片化的新闻,新闻性较弱。如果在一个时间节点上整合信息,形成深度报道和集成报道,挖掘文化内涵,能够令读者不只是被动地停留在接收信息的层面,而是给他们带来深入的思考。
例如,2005年10月17日,中国文坛巨匠巴金与世长辞,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文化事件,也是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中国青年报》针对这一事件大胆构思、周密策划,推出连续报道。
2017年,《乌鲁木齐晚报》推出元宵节系列策划报道《那年元宵节——从上元佳节看新疆百年习俗变迁》。元宵节起源于唐朝,新疆的元宵节民俗是随着中原汉族迁移定居新疆后传入的。
记者通过采访博物馆研究学者、民俗摄影家、民间社火表演艺人、新疆文艺家协会等,了解并讲述新疆人过元宵节的民俗、变迁。这组策划除有大量史料照片、专家解说之外,还融合了乌鲁木齐各类民俗庆祝活动的新闻报道。
首篇稿件记者从博物馆的火树银花、狮舞俑文物看古代新疆人如何闹元宵开始采访,新疆博物馆专家介绍吐鲁番阿斯塔纳墓葬出土的一幅1400多年前的对鸡对羊灯树纹锦里;唐代吐鲁番的曲艺和舞蹈艺术,有狮舞、马舞、顶竿倒立等多种形式。
其外,还通过民俗摄影家用摄影作品讲述元宵节文化,采访了新疆文艺家协会、哈密民俗学者、石河子大学专家、社科院学者等,讲述从清代至今,新疆人过元宵节的民俗和饮食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社火表演中,有舞龙、舞狮、威风锣鼓、扭秧歌等节目,其中还融合了阿凡提骑毛驴等新疆元素。新疆民间艺人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又融合了本地特色。
二、创新文化新闻的报道方式
《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一书中提到,在报道的立意上求新,受众不仅对新鲜的新闻事实感兴趣,而且对新闻事实背后蕴含的新思想、新见解、新思路同样感兴趣。
现代舞、爵士舞等较为冷门的舞蹈,受众面并不广泛。为了推动高雅文化的普及,新闻媒体人可以选择独特的新闻报道视角,运用动态报道和专题系列报道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报道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同时还应突出文化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2017年7月,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乌鲁木齐市开幕,20多个中外艺术团在新疆人民会堂、新疆人民剧场等献上60余场演出。
除了常规的演出报道外,还关注到艺术形式的普及、舞蹈节在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深层意义。
在《波兰凯尔采舞剧院爵士和现代舞晚会》中,新疆观众较少关注爵士舞和现代舞。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观众难以理解这种舞蹈形式所表现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记者通过采访该团队的专家和本地艺术学院的老师,将采写的重点放在如何欣赏爵士舞上。
观察类稿件《以舞为媒 展新疆美好形象》写作角度避开就演出写演出,通过观察与思考,关注国际民族舞蹈节的带动和引领意义,采访专业人士,解读舞蹈节在新疆乃至中国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记者采写的《新疆原创剧目里的时代脉搏》一文中,从节目主线中梳理出特色、观众的观后感、专业人士的解读,诠释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结合迸发出的时代魅力。这既表现了较强的思想性,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性。其中既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精品之作,又有对新疆文化创新发展有借鉴意义的新创剧目,充分展现了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等发展成就。
三、从大文化视角做文化
根据文化的定义,除了传统的文化艺术领域,历史文化、教育文化都可以纳入报道范畴。文化新闻采写可以进行“跨界”思考。
比如,重大历史题材由于它的周期性长,易出现堆砌史料的现象。此外,大量的历史资料、回忆录也让报道的新闻性和可读性减弱。
但是,重新回到现场,让历史和当下产生关联,资料和史实一一落地,这个过程对于历史发生地的读者来说,会产生一种关联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016年时逢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西路军征战河西80周年。本报特派记者重走红西路军的“西征路”。一路走来,深入挖掘红西路军留下的红色资源、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红色传承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不忘历史,是为了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借纪念两个80周年的契机,回望西征之路,既是为了回顾过去、缅怀先烈、不忘初心,也是为了面向未来、继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
《重走西征路》系列报道基于本报特派记者重走西路军路线上的节点战役所在地,每篇稿件在写作上讲究人物与史料相结合,每篇稿件由战役现场、史料揭秘、人物专访、观瞻体验几部分构成。在这样重大历史题材的策划报道中,虽立足本地但又不拘泥于此,以历史事件发生地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
《重走西征路》系列报道在前期策划中,重点放在本土的人和事上,突出本地元素。此外,联系与本土重大历史有因果关联度的人物和事件。
文化报道要凸显地方特色,以本土视角报道文化活动和现象,这样的报道才有贴近性。除了战役的发生地外,本地稿件《新兵营:第二个抗日军政大学》《西路军在新疆的光辉岁月》《新疆航空队 曾经走出14位空军将领》《解读西路军对新疆发展的意义以及影响》等以一个主题贯穿,立足新疆本地的文化资源,找准契合点,以一条主线牵起来,增添了报道的厚重感。
而考古类的新闻报道要做好“翻译”工作,化深奥为浅显。只有内容通俗易懂,看的人才多,传播效果才好。对于生僻的专业名词、数字、术语,只有做好“翻译”,才能使读者看懂。另外,使用比喻、象征等文学技巧,才能将晦涩的内容化为通俗的语言表现形式。
[1]潘贤强,郭增榕.营造传播磁场——如何讲好新闻故事[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354.
[2]刘宝全.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M].新华出版社,2009:47-48.
[3]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