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阅读在当代校园中的困境和出路
2018-02-22赵静
赵 静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回顾20世纪的中国,重要时代的开创都是由纸质印刷物来启迪民智、传递思想的。从清末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到五四时期的《新青年》,从朦胧诗到乡土小说,甚至可以说没有纸质印刷就没有中国近代一个个新思潮、新时代的开创。纸质印刷是20世纪思想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笔者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成长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整个小学、中学时代,纸质书都是笔者精神世界成长的重要导师。
如今是一个电子产品普遍、碎片化阅读泛滥的时代。校园里手机已经基本普及,各种电子媒体、社交软件占据着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的业余时间。电子媒介已经充斥于整个社会,学校也未能幸免,甚至称得上是“重灾区”。美国中学生过去的主要社交方式是舞会和派对,而现在的主要社交方式则是各种网络社交媒体;如今中国学生的社交方式也是如此。一切依赖手机、一切依赖电脑已经是中学生生活的常态。笔者一个朋友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晚上做作业都离不开手机、iPad——看老师布置的作业、查资料、问同学题等。这一代的年轻人对手机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本来要看看新闻,却顺便跟朋友聊两句;本来要发个文件,却被腾讯推荐的一个视频吸引。手机就是导致人们的时间碎片化的元凶。时间就在看似充实、多样化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流失。我们不带着手机就去旅游,怎么拍照、怎么发朋友圈?我们不带着手机就去上班,怎么跟客户联系、怎么收发邮件?同样,现在很多孩子虽然被禁止带手机上学,但他们每天照样一回家就发动态、发朋友圈。中学校园虽然禁止使用手机,但智能手机仍然无处不在。时间被碎片化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阅读的缺失。
有人会问:我在网上可以看到更多的文章啊,怎么能说缺失了呢?盘点一下网上最吸引年轻人的文章,归纳起来,网络阅读的主要特点是“短、平、快”。首先是题目吸引眼球的,看到《红与黑》《寒冬夜行人》等书名,大部分学生甚至都不会打开页面,一翻就过去了,他们也许对《太子妃升职记》这样直白的题目更感兴趣。其次,文章要一下子吸引人,那种先用大段的景物描写或人物刻画来开头的文章同样会被毫不留情地拒绝,只有文章一开头就用各种奇词异句把读者牢牢套住,才能让年少的读者看下去。最后,文章一定要短,校园读者本来时间就紧张,加之可选择的文章太多了,如果文章太长,他们往往没有耐心看下去,会不停地往后翻。以往的人们有耐心去看一本大部头的书,现在的年轻人却很少有时间去看一篇稍微长点的文章。木心的一首诗《从前慢》中“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样的意境让人很是向往。现在的人不那样,不是人变了,是时代变了。纸质阅读(或者称慢阅读)要重新进入大众视野,也要像这首诗一样,重新唤起读者对“慢”的理解以及对“慢”的向往。慢阅读就是有深度的阅读,有深度才能有质量、有重量;相对而言,碎片化阅读有宽度、广度,却缺乏力度、深度。有评论指出,碎片化让阅读变“轻”的同时,也让真正有效的阅读变得艰难,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关“碎片化阅读”,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还专门做了一项调查,受访人群中,44.3%的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碎片化知识,65.3%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阅读方便快捷。
就如万维钢在《上网能避免浅薄吗》一文中所叙述的:“现在已经没人能看完《战争与和平》了。高质量的读书要把自己沉浸在书中,有的地方反复看,甚至还要记笔记。这种读法似乎有点丧失自我,好像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上网则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游离在内容之外,面对众多等着被临幸的超链接想点哪篇从心所欲。可是在 Nicholas Carr的The Shallows(《浅薄》)这本书看来,上网者才是真正的奴隶。相对于读书,网络阅读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能力和创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识体系。互联网把我们的大脑变浅薄了。”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是否还有必要提倡纸质阅读呢?是否还有必要推进学校中的纸质阅读呢?
笔者认为,唤回校园的纸质阅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重网络阅读、轻纸质阅读等现象影响了青年人的读书兴趣,使读书成为一种被动和强制性的行为,无法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无尽乐趣。阅读的乐趣和意义就在于全身心地投入,与作者交谈。如果只是被标题牵着走,被网络写手牵着走,走马观花地看热闹、看新奇,而缺乏自己的精神参与,阅读就永远流于浅薄,缺少收获。其次,纸质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于书本,纸质书籍、杂志不给你机会找借口休息一会儿看看视频、有重要的事情跟朋友聊聊等。纸质书籍决定了读书就是读书,你可以在书籍上写感想,甚至可以像李敖一样把书撕成一页一页归类保存。读纸质书带给人一种仪式感,能够让青年人静下心来,跟自己对话,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不一定非要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但是一定会有收获。
虽然我们都知道纸质阅读的好处,但是,智能手机还是占领着校园。如何引导学生把视线从手机屏上挪开,转向纸质读物,为纸质出版物找到一条出路呢?
第一,应该坚持“内容为王”。不论做书,还是办刊,内容要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不能盲目迎合读者,将纸质书做得“速食化”。精彩的内容最终会被认可,面对学生读者,内容更要精益求精,把好的思想、正确的人生观作为衡量书籍优劣的标准。与此同时,也要研究读者群的心理特征。就校园读者来说,内容要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起来。以《读者》(校园版)为例,其创刊时就将趣味性和知识性作为办刊宗旨,不断开创新栏目,将体育、电影、军事、动漫等中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做成栏目。同时,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校园版有“笔会”“我的中学时代”“留在时光里的记忆”等原创栏目,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还可以开展征文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自身的写作着手提升他们对纸质读物的兴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国内领先的数字阅读和原创IP孵化平台——网易云阅读联合国内六大高校学生社团,公开发布了《2018校园创作者白皮书》,再次为公众带来有关全民阅读的最新观察和思考。据白皮书统计,在创作内容上,校园创作者也有自己特殊的喜好,与成年人对都市职场等写实题材的偏好不同,与二次元相关的同人文最受校园文学创作者欢迎,其占比达到71%;而在创作形式上,他们有73%的倾向于微小说或短篇小说。据介绍,这些倾向也和初、高中生的动漫兴趣较为突出相适应,而处于初、高中阶段的创作者受限于笔力,在创作中也更依赖于借鉴和其他文字作品的衍生及再创作。纸质媒介应该就这方面组织校园写作,发现校园写手。《读者》(校园版)在2018年举行了“我的动漫世界”征文比赛,来稿颇丰,充分动员了中学生的写作热情。
第二,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得到家长的支持。在没有智能手机甚至没有电视、电影,只有书籍作为传递精神文化的时代,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被书刊吸引,那时人们依靠想象力来获取图像。有了科技提供的各种虚幻的图像,人们就不需要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构建图像了,这正符合人类追求舒适的天性,但也让人类的想象力逐渐退化。有科学家预言,人类的智力水平正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退化,其中包括想象力。所以,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去学校给老师和家长们讲课,指出纸质阅读对一个人逻辑思维养成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们讲阅读纸质读物的重要性、剖析名著经典的有趣之处、讲一些关于书的有趣故事,从而激起学生们读书的兴趣。笔者所在的《读者》(校园版)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多尝试,校园版的演讲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然后引导他们去看某本书或某期杂志。我们杂志曾进行过数次全国巡讲,反响颇为不错,很多学生都订了杂志,并成为我们的校园通讯员。所以,对于学生群体,我们一定要多加了解,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再加以正确引导,才会收到好的效果。毕竟学生的思想是非常开放的,会接受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对于纸质书籍的优点,他们基本会接受的。
第三,需要借助全民阅读这股东风推动校园纸质阅读的宣传。“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现在全国各地组织了很多书友会,但大多是针对成人的。面向校园的纸媒要开展一些校园读书会,定期介绍好书给中学生。与校园联合办读书课,与学生一起讨论怎样读书、读什么书是很有必要的,这既可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也可以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做流动书籍站——将各个学校的读书角联系起来,互换书籍;捐赠书刊——将出版社出版的好书捐到学校的图书角,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好书、好刊;开展读书研讨会——学生们跟编辑面对面地提建议和意见,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群体的需求,从而做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组织校园通讯员——长期关注校园动态和校园文化,增加与校园通讯员的互动,掌握学生们不断变化的心理。
总之,纸质读物在当代校园的出路在于“走出去”——走出出版社、走出温室,走到校园、走进家庭。进入校园和社会后,观察和了解读者群、宣传和介绍自己的产品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