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弹幕文化的受众
2018-02-22吴德胜欧阳梦琦
吴德胜 欧阳梦琦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弹幕是一种直接、简洁地表达观看者当时观看视频的情绪或情感的特殊方式。弹幕视频起源于日本,NICONICO是日本著名的弹幕视频网站。而中国发展比较早的弹幕视频网站则是AcFun(简称“A站”)和Bilibili(简称“B站”)。本文从弹幕视频的文化现象出发,对弹幕文化背后的受众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
一、弹幕文化的受众心理分析
(一)社交的需要
在新媒体时代下,因为社交和娱乐的需要,大众有获取信息的需求。另外,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以后,就有了对社交的需求。由于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所以产生了社交需求。而视频作为一种兼有社交和娱乐两种功能的媒介自然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不二选择。另外,视频网站独有的弹幕文化也成为用户交流的基础。
(二)思想上的认同
通过对大量弹幕的分析可知,每个弹幕视频有自己的弹幕主题。举个例子,在B站《神探狄仁杰》第一部的第二集中,狄仁杰问元芳:“你用什么兵器?”随即弹幕刷屏——“卑职用挂”,这一弹幕甚至贯穿这一集,甚至在后面的视频也有提及。
这种需要再解读的“词句”使得观看者必须集中精神,因为不知道故事开头则不会理解故事高潮。所以为了理解弹幕内容就会集中精力去翻看弹幕来源,而这一举动就会弱化视频内容。那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第一,渴望思想上的认同,主要是受从众效应和渴望群体的认同感的影响;第二,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的“容器人”理论认为,“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互相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而弹幕视频就提供了这种容器外壁的碰触式的社交模式。
(三)对于传统观看模式的颠覆
从传统观念来看,弹幕视频的主体应该是“视频”本身,而不是弹幕,但如果观看视频时选择注重弹幕内容而弱化视频内容的方式,这其实可以理解为对于传统观看视频的模式的一种颠覆。例如,在《奔跑吧兄弟》中,邓超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We are 伐木累”,这句话出自2017年11月28日播出的《奔跑吧兄弟》。之后每次邓超说这句话时,观看者会大量发送“We are 伐木累”的弹幕,而减少发送关于视频内容的弹幕。
总而言之,从弹幕的数量和对视频内容的“破坏程度”来说,即使视频内容已经吸引不了观看者的兴趣,但是人们对于弹幕还是乐此不疲的。所以,对于弹幕视频来说,弹幕所给予的乐趣和满足感已经超过了观看视频内容所带来的愉悦感。
二、弹幕文化的受众行为分析
(一)“沉默的螺旋”行为的体现
上文从受众心理方面分析了弹幕话题的问题,以下笔者将结合“沉默的螺旋”理论对其行为进行简析。“沉默的螺旋”的提出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认为,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支持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一致。以MC石头在AcFun的视频《过去的DJ简直弱爆了!大丈夫萌大奶?》为例,因为网友错误地解读“离开”这个词,而使得“李凯”一词无辜“躺枪”,并且“霸屏”。假设大部分人都因为刷“李凯”而获得了愉悦感的情况下,如果“你”不参与此弹幕话题就容易产生被遗弃感或者孤独感。所以“你”即使有其他想法,也会先跟随大部分人的弹幕话题。
(二)弹幕具有双向交流的行为
弹幕中时常会出现两个人的弹幕交替出现,从而产生了对话。笔者认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人的社交需要。弹幕视频网站营造了一个社区,视频观看者可以在这个社区进行观点的交流和情感的倾诉。第二,互动性心理。观看者在弹幕中能够感受到一种信息反馈,即弹幕视频具有了一种双向交流的功能。第三,观看者甚至还可以不受视频平台的限制,通过私信或是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流,这使得观看者有了更大的私人空间。
(三)弹幕作为仪式的存在
下文将以B站为例,结合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受众行为进行分析。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是人们最基本的活动。弹幕视频的交流活动是依靠仪式去维持的。比如进入B站时,关于弹幕的仪式链的首端开始聚合。因为小群体的仪式具有强烈的排外性,便造就了B站ACG文化强烈的团结感。另外由于该成员的互动都是依靠着弹幕进行,因此以ACG文化为基调的B站为了保持其AGC文化的纯净性,设置了一系列的使用壁垒以求加强弹幕群体的凝聚力。
柯林斯指出,成员们共同关注的东西会成为一种群体的符号。在弹幕视频中,仪式的符号是弹幕。因为仪式的延续需要反复的使用,由此产生了“UP主”。其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对于弹幕话题具有议程设置功能。但是掌握弹幕视频主要管理权还是平台,其对所有运用其平台的用户拥有不可反驳的管理权。
三、结语
本文对弹幕文化中受众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简析,笔者对弹幕视频网站提出四个期望:第一,创新弹幕的形式。弹幕视频还存在着如弹幕无法筛选的问题,所以平台应该尽快地制定相应的规则。第二,完善技术。弹幕视频应该运用现有的数据分析手段对受众进行分析,在了解用户的详细资料后进行“精准投放”,增强用户黏度,另外应重视口碑传播。第三,尽管“吐槽”在弹幕一开始就存在,但它并没有相应的标准,所以产生了言语恶俗、色情低劣等问题。所以,平台应增加弹幕筛选功能。第四,由于弹幕视频能够双向交流,笔者认为,视频网站可以建立一个更具有隐私性的虚拟社区,甚至可以开展一些线下活动,为弹幕参与者提供一个真实的线下社区。
[1]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3-160.
[2]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伊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螺旋的概念[A].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关世杰,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8-57.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1-199.
[4]张小强,桂佳汇.产销融合时代视频网站的UGC激励机制研究[J].新闻界,2017(03):75-82.
[5]邓昕.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弹幕视频解析——以Bilibili网为例[J].新闻界,2015(13):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