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的编辑思维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
2018-02-22郭锐
郭 锐
(作者单位:晋中广播电视台)
在1980年,电视垄断视频传媒,而人们看电视的热情也空前高涨。随着新媒体的大量涌现,人们有了越来越多选择,电视节目不再受到青睐(目前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79亿)。据统计,2013年人均收视时间达165分钟/天,人均收视8.5个电视频道;2017年人均收视时间下降为139分钟/天,人均收视频道下降为7.16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只有创新,才是电视业唯一的出路;只有创新电视编辑思维,才能为电视业打开新局面。
1 编辑思维是电视编辑的决定性因素
思维是人类大脑以感知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以探究事物内部本质联系的思考过程。思维是一种高级认识活动,是人类认知的核心。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目的性、问题性、层次性、创造性等特点。
电视编辑属于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环节,它居于电视节目制作的中心;电视编辑属于高度创造性创作活动,这项工作围绕着剪辑,按照视听规律与影视语言的章法,将镜头、画面等原始素材进行选择、组合,从而构成情节、创作时空,组合声画(有时需添加字幕),营造节奏,从而制作出画面内容存在逻辑联系、动作衔接连贯完整、色彩统一的电视节目。
传统的电视编辑思维是典型的线性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呈直线、直观,属于静态思维,逻辑性强,简洁明了,叙事方便;但随着时代的演进,线性思维愈来愈暴露出单一性、封闭性过强,缺乏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缺陷。因此,创新电视编辑思维,必须改革线性思维,而引入非线性思维,强调多元性、开放性、发散性、立体性、互动性。
2 如何利用电视编辑巧妙驾驭画面
我们可以把电视节目概括为:电视节目=视频音频素材+文字+图表+动画+背景+思维+工具。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必须视听语言声画情并茂,才能讲好一个故事,表达强烈的情绪与鲜明的观念。而视听语言的组织形成与表达效果,便取决于电视编辑。一般来说,电视编辑工作包括四个环节。
2.1 准备阶段
电视编辑人员必须调动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迅速熟悉素材,从大量的素材中进行选择,在头脑中构思、想象创作效果,确定风格基调,编写编辑提纲;若发现素材不足,必须要求尽快补拍。
2.2 剪辑阶段
电视编辑人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对素材进行剪辑。要选择影像清晰、暴光准确、速度均匀的镜头,光线、构图、色彩优美的画面,根据叙事需要,将它们串接在一起,再按规定时长要求进行调整、修改、包装。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整合尽可能多的画面,增加丰富形象的表现力与画面的信息量。
2.3 合成阶段
电视编辑人员对初步制作完成的电视节目进行全面整合,并认真检查其中是否存在夹帧、声画是否同步等缺陷。在这一阶段,电视编辑人员要发挥“工匠精神”,做到精益求精,保证电视节目的高质量。
2.4 播出阶段
电视编辑人员将制作完成的电视节目向观众播放,并及时搜集观众的反馈意见,与观众开展积极互动,提高自己的非线性思维能力。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永不停止地向观众学习;以观众为中心,不断进行电视编辑思维创新。
3 电视编辑人员如何实现节目创新
目前,电视节目质量明显下降,粗制滥造成风,娱乐节目几乎霸屏;为讨好一些观众的低级趣味,极尽“恶搞”“戏说”之能事;我国观众文化水平不高(绝大多数中国人只有高中以下学历),而许多电视台不思引导群众终身学习,反而盲目迎合观众文化水平低下的特点,不断压缩电视节目中的文化内涵,以致内容深度几乎丧失殆尽;电视节目的创新能力日益下降,克隆能力却与时俱进:一家电视台推出一个成功的节目后,全国所有卫视盲目跟风,一拥而上。“游戏竞技”“明星竞秀”“婚恋交友”各种真人秀节目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大降低了收视率。那么,电视编辑人员如何实现节目创新呢?
3.1 认真研究观众
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尊重观众,了解观众,加强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如每天推出创作手记,每天组织网络投票),认真研究观众的年龄、学历、情感,认真体验观众的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时刻关注观众所关注的问题;以观众为中心,抓住观众的心理需要,进行题材选择、主题确定、内容定位、表现形式遴选。
3.2 注意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任何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来自于对生活长期、大量的积累。尤其现在手机搜索、微信QQ、各种交流互动APP盛行,我们可收集资料的平台层出不穷。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开拓自己的视野,高度重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任何刻骨铭心的难忘瞬间(如路见“雷锋”随手相助、耄耋老人携手漫步),善于发掘生活中的趣事(如毛茸茸的小动物、可爱的萌娃、馋人的美食),善于注意生活中的智力、脑力比拼(有人说竞争是创新之源),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多元化内容(如市场上日趋激烈的竞争、生活中细微之处的闪光点),并且跟踪技术创新的最新进展,以及最新事件的最新处理办法等。只有日复一日积累大量丰富、生动、活泼的素材,才能做好节目创新。
3.3 强调色彩表达
据研究,鲜艳、饱满、明亮的色彩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因此,电视编辑人员要尽可能加强色彩表达,制作鲜艳、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还要尽可能突出色彩对比,用不同的颜色呈现不同的信息(如用蓝色表示理性较强的内容,用红色表示激情澎湃的体育运动内容),以便观众迅速抓住重点,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到电视节目中。
3.4 适应碎片化的时代特点
过去,国内观众受众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以整晚熬夜看电视;而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竞争、高节奏、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很难抽出几个小时耐着性子看电视,大家都急需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大量新鲜信息。因此,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通过视觉、听觉形式向观众呈现时效性强且有一定深度的大量信息,要在最短时间内引起观众共鸣,激发观众热情;同时,又要为观众着想,注意节约观众时间,力争把每个电视节目都做得短小精悍。
3.5 注重画面与配音
细节决定成败。电视编辑人员应尽可能选择具有时代魅力与生命力的素材,力求每个镜头都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力求每个镜头都不出现重复。同时,电视编辑人员必须有意识地做好配乐工作,根据节目内容节奏选取配乐,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4 结语
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变封闭式线性思维为开放式非线性思维,加强创新,才能丰富节目内涵,提高节目质量,提升电视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