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及其发展

2018-02-2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受众内容

刘 杰

1 新媒体概述

1.1 新媒体的内涵

学界对新媒体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新媒体的内涵相对清晰。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一个概念。从媒体发展过程看,广播媒体相对于纸媒是新的媒体,电视媒体相对于广播媒体也是新的媒体,而今天的新媒体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声音、文字、图片、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具有极强的交互性,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

1.2 新媒体的特点

1.2.1 实时性

信息发布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随时将新闻事件或自己的所感所想发布出去,不需要经过专业拍摄、剪辑、制作、审查等环节,没有制作周期,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

1.2.2 开放性

由于依靠网络和数字技术进行传播,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传播在地域上的限制,无论用户身在何处,都可以接收到来自世界任何角落的信息。

1.2.3 交互性

新媒体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发布者,也可以是信息接收者,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地位不再泾渭分明。接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将意见及时反馈给信息的传播者,从而实现双向及多向互动。

1.2.4 个性化

新媒体用户对信息的接收不再是被动的,每个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发布喜欢的内容,关注自己喜欢的信息。

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的挑战

2.1 内容局限,形式单一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广泛,用户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获知新闻。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匹配的大致信息量,观众必须在固定时间收看固定内容,不能通过碎片化时间提取新闻,并且新闻内容远不如新媒体平台上面的内容丰富。人们现在已经习惯于新媒体平台获知新闻的便捷性,便不会愿意花时间等着收看内容不够丰富、形式没有创新的电视新闻节目。

2.2 新闻节目时效性不强

新媒体对于新闻的传播几乎是实时的,随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传播者只需要动动手指,用图片配以简单的文字,就能把事件描述清楚,而同样的新闻放到电视新闻节目中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电视新闻节目要经过选题、策划、拍摄、制作、审查等一系列环节才能制作出来,在时效性上会大打折扣。

2.3 单向传播,互动性差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通过新媒体平台对社会、时政新闻了解以后,可以通过留言、评论、微信群、QQ群、论坛等方式发表自己对此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并在自己评论的同时还能看到其他人员的评论,能够与其他人员进行交流,从而增加用户对于新闻事件的参与性。但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由于电视媒体的单向传播特性,使人们在观看新闻事件的同时,没有办法及时反馈信息给电视台,只能与共同观看电视的人员进行交流,电视台也无法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节目使之更适合观众口味。因此,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要比新媒体落后许多。

2.4 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用户对于新闻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随时希望能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只能在固定时间播出,不管受众的兴趣,都只能被动地等待,按时间顺序观看,不能选择和跳过,便无法满足用户对新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2.5 新闻主持人主持艺术有待提高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主要是“播”新闻,仪态端庄、口齿清晰、声音悠扬,是他们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这也给观众以相对严肃、刻板的印象。但在新媒体平台上,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主持艺术具有更高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注重仪态,还要有相应的口语能力和肢体语言与之相配套。因此,电视新闻节目若要取得发展,主持人必须提高自己的主持艺术,具有能接地气、吸引观众的表现能力。

3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创新发展途径

3.1 坚持“内容为王”,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公信力

新媒体的特点及其传播方式,决定了新媒体平台上可以容纳海量的信息,但新媒体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严格的审核,导致其中的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相对于新媒体,传统电视媒体长期发展形成的真实性和规范性特征,依托其专业的采编队伍和审核流程,在新闻报道和新闻节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内容优势是传统媒体最大的资本,电视新闻节目要坚持“内容为王”,增强传播能力和引导力。一要找准自身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要找准目标群体,发挥自身优势特色,避免与其他电视新闻节目在功能上的重复化、内容上的同质化,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树立品牌形象,维护忠实观众。二要整合相关内容,打造专题节目。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越来越趋向于快餐化,针对这一特点,要对电视新闻节目所要报道的内容进行整理,尽量减少无用内容,整合关键内容,将有关联的素材集中在一起,通过策划和组织,显示出独特的专题内涵,使之更有针对性。三要发挥媒体优势,重视深度报道。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具有碎片化、浅层次的特点,即便能完整交代新闻事件的过程,也不可能揭示事件的内涵和本质。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通过深度报道,能够让受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受众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有全面了解,深刻揭示事件本质,引导受众对整个事件进行理性判断。

3.2 坚持“以受众为本”,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强,这一点也是最吸引用户的。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增强节目互动性。一方面,可以继续发挥热线电话等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互动方式,鼓励受众拨打热线电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APP客户端、论坛、等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抛出话题吸引受众参与讨论,倾听受众意见和建议,给予受众充分的参与权和选择权,并及时根据受众反馈意见调整节目,将电视新闻节目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提升节目收视率。

3.3 坚持“媒体融合”,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力

新媒体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与新媒体积极融合,才能得到长远发展,使电视新闻节目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一是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在新媒体上搭建自己的平台,创新节目形式。受众不必在特定时间等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节目,可以随时在新媒体上回看或下载,使观看新闻节目更加自由。二是电视新闻节目要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要细分用户市场,通过大数据技术,研判受众的喜好和偏爱,对受众多元化、多层次化的需求进行考量,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新闻节目,让新闻节目的投放更加精准,增强用户粘性,增强节目传播力。三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电视新闻节目,拓展传播渠道,并在新媒体平台上找到好的素材“为我所用”,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具草根性和亲民性,丰富电视新闻节目内容。

4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也离不开主持人的调节作用,要充分挖掘主持人的潜力,提高主持人的素养及掌控局面的能力,创新播报方式,变“播”为“说”,收起新闻节目的刻板面孔,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扩大收视群体。总之,新媒体为电视新闻节目带来的不仅是挑战,还有机遇。充分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必将获得更好的发展。

[1]禹宙.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变革及创新[J].新媒体研究,2016(24):112-113.

[2]张玉玲.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转型[J].新媒体研究,2017(24):78-79.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试析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主要内容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