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如何“讲故事”

2018-02-2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1期
关键词:导语讲故事广播

赵 琼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若想求得发展与生存,在激烈的竞争中势必要转换思维,创新方法,才能发现新途径。然而,从语言角度来讲,传统新闻语言过于严肃,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无疑是最佳的谋生路径。虽然过程较为坎坷,甚至受到质疑,但只有正视这种质疑才能不断进步、寻求发展。

1 转变思维的必要性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故事化思维是受众的心理需求。站在受众角度而言,娱乐性新闻对受众的冲击力度较大,能够使其在紧张的状态下逐渐放松下来。从受众心理角度来看,其希望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拥有休憩时间。因此,广播新闻应遵循受众所需,利用全新的手段、以故事化思维促进广播新闻发展。

2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讲故事”的方式

2.1 故事应紧随时代步伐

新闻主要记录时代的变迁,将重要发展精神融入新闻进行报道。每个时代的新闻价值各有千秋,优秀的新闻应把握时代主流,寻找当今时代中具有价值的典型新闻。故而,在选择故事的过程中必须抓住社会热点话题,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例如,在高考期间可选用鼓励莘莘学子的新闻,表现出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程度。并利用新闻报道的方式,重塑社会大众对高考的认识。

2.2 在本土文化中挖掘故事

一般情况下,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广播新闻才会引起受众关注,从而使听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故而,本土新闻必不可少,以受众兴趣为出发点,选取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加以报道。该类型新闻播出后,将成为老百姓的饭后谈资,间接实现新闻二次传播。基于此,笔者认为,应深入街头巷尾和百姓生活,利用新闻触角感知周围环境,利用新闻人专有的敏感知觉记录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再利用新闻人的专业方式进行播报,以此与受众产生强烈共鸣,缩短新闻与受众之间距离,增强广播新闻“讲故事”的基本属性。例如,本土新闻中所记录的“吃”,便足够引起受众产生共鸣。以听众角度讲述城市典型“吃文化”,获取受众好评。或从好人好事的角度进行播报,将有效减少新闻与受众的陌生感。

2.3 在话题中挖掘故事

广播新闻涉及众多话题,包括爱情话题、政治话题、家庭话题、教育话题等。对人类生活而言,爱情是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能够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欲望。因此,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以爱情为故事为基础,播报具有价值、意义的爱情故事,进而打动受众内心。例如,火车求婚事件、七旬老人搀扶度过一生、女友患癌,男友病房求婚等。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读者在听的过程中仿佛在阅读优美的爱情故事。因此,该类体裁更能引起受众共鸣,受到受众喜欢。另外,在话题中寻求奇人异事,将奇异新闻与普通人相结合,使广播新闻充满神秘色彩,以实现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目的。

2.4 分析报道结构

广播新闻中,不同的报道结构将产生不同的结果。

2.4.1 导语播报型

导语是广播新闻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将整个观点进行表述,也将对新闻框架加以阐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应不断转变故事思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并另辟蹊径,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新媒体环境下的导语播报,应着力塑造感性、有韵味、有感染力的特点,形成生动化的画面导语,其中应包括时间、地点、内容、原因、结果等几个要素,并利用惊心动魄的语言交代事件高潮片段,对场景加以描述。受众在听的过程中仿佛身临现场,仅仅几行字,便能激发受众兴趣。

2.4.2 故事结构型

故事新闻相对传统广播新闻更加自由,利用新媒体优势以优化自身的故事结构,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以点带面的故事结构,将故事单独呈现出来,在侧面反映出问题,利用广播形式使得受众找到故事节点,快速理解并认识。二是点面结合的故事结构。该结构在广播新闻中较为常见,是一种由浅入深,逐渐递进的故事叙述类型,能以宏观角度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3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应抓住机遇,实现有效的故事思维转变,不断吸引更多受众,并摆脱传统广播的枯燥与乏味。

[1]颜秉军.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的故事化思维及运用实践[J].新媒体研究,2017(19):117-118.

猜你喜欢

导语讲故事广播
导语
听冬神讲故事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