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中“反转新闻”演化与影响研究

2018-02-22刘艳丽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1期
关键词:网民舆论传统媒体

刘艳丽

“反转新闻”是指新闻事件刚出来时,触发一边倒式的舆论态势,随着更多细节或是真相被暴露出来,剧情逆转,导致公众舆论180°的转变。同一新闻事件可能会出现一次、二次甚至是多次“大逆转”,使公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不仅扰乱新闻传播秩序,而且危害公众视听,需要我们追根溯源地探究其演化路径以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 新媒体环境中“反转新闻”的演化路径

1.1 虚设新闻事实形成“源新闻”

“反转新闻”之所以能够形成庞大的、一边倒式的舆论态势,主要在于其新闻事件背后的“源新闻”能够引起网民关注,并最大限度激发或是挑衅网民的情感,促使其产生强烈的表达个人态度、阐述个人观点的欲望,随之引爆舆论。各类“反转新闻”的源新闻具有相同特征,即信息不全面或是真相失实,被某些人或组织刻意“处理”成能够引爆舆论的“新闻”。这也是“反转新闻”之所以影响广泛的根源所在,并为后期剧情反转埋下了“祸根”。

1.2 网民盲信构成第一波“舆论”

广大网民的媒介素养较低,对于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缺乏正确、理性的判断意识和能力,十分容易相信来源不明的信息,且会迅速做出点赞、留言、转载甚至是提供金钱、物质帮助方面的应激反应。网民的盲信与应激行为面对那些刻意设计、精心处理的“反转新闻”“源新闻”便显得毫无防备能力,一经遇到这些新闻便在网络空间中迅速形成庞大的、一边倒式的舆论态势。如某微信公众号推送《惊了!宁波游客在日本拿走酒店马桶盖,查证后酒店要求导游寄回》的文章之后,短短3小时便形成了10万+的阅读量,网上一边倒地感叹、质疑、批评中国人的素质。网民对于此类信息的盲信以及由此迅速做出的应激反应,构成了“反转新闻”的第一波“舆论”。

1.3 传统媒体跟进形成“舆论高潮”

“反转新闻”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第一波庞大的“舆论”态势后,充分说明该事件拥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广播、电视、报纸虽然属于官方媒体,具有澄清事实、引导舆论的责任,但其每一个媒介版块均注重新闻事件传播与点评的时效性,尤其是传统媒体也面临着发行率、收视率、收听率、广告赞助方面的压力。这促使部分传统媒体逐步失去了严谨、负责的职业操守,面对网上广泛传播和热议的新闻事件,在未验证其真实性的情况下便迅速加以转载和点评,以“消费”热点事件的新闻价值。

1.4 揭露真相与细节带来“舆情反转”

当“反转新闻”第一波舆论达到一定的规模与热度后,部分媒体则基于进一步挖掘新闻线索或是探求新闻真相的目的而对“反转新闻”当事人展开调查,其虚假性、失实性的内容随之被曝光。广大网民因个人被欺骗、愚弄,或是对另一方“被冤枉”“被抹黑”当事人的同情,在极易盲信和快速应激反应的作用,而对新的新闻信息迅速进行点赞、留言、转载活动,从而触发第二波“舆论”。大部分“反转新闻”终止于第二波舆论,但也有部分“反转新闻”第二次乃至于第三次也有可能推送虚假或是不完整的信息,随之触发三次反转、四次反转等。

1.5 新闻热度降低而逐步趋于被遗忘

“反转新闻”堪称是一场被策划、被消费的“媒介产品”,在持续的舆论高潮与舆论反转过程中,新媒体获得了点击率和流量,传统媒体获得了发行量和收视率,而一旦事实真相被揭露,网民逐渐失去了关注和热议该新闻事件的兴趣,也就意味着其已没有新闻价值。新旧媒体便趋向于寻求新的“源新闻”,而当前社会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公共事件,以及网络空间中大量存在的或真实、或虚假的信息,也为大众关注和热议的兴趣点、新旧媒体新闻报道对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反转新闻”过后,新旧媒体以及广大民众尚未对此进行深入反思,便迅速进入另一场“源新闻”事件所带来的“舆论场”中,开始追求时效性的率先报道。如果该“源新闻”是虚假的、失实的,便触发了新一轮“反转新闻”。

2 新媒体环境中“反转新闻”的负面影响

2.1 降低媒体公信力

新媒体环境中各类“反转新闻”的起源在于某个人或组织刻意编造虚假信息,其剧情反转也是因为欺骗性、失实性新闻信息被曝光。这使网民产生强烈的被欺骗、被愚弄的感受,逐步对新媒体乃至于传统媒体中新闻、评论、广告的真实性产生质疑,逐步丧失对媒体的信任度。久而久之,各类媒体的社会协调、社会解释、消遣娱乐、传承遗产四项基本功能便日益退化,失去了使用价值也就意味着其失去了盈利能力,威胁到其可持续性发展。

2.2 削弱公众热情

大众媒体可以通过对新闻题材、信息内容、表达方式、互动方式的“把关”,有效地尊重、激发、引导公众热情。新媒体环境中“反转新闻”恰恰利用公众对于基本公共道德、公序良俗、真善美行为的推崇心理,而故意编造一些虚假的、失实的“源新闻”信息,有目的地甚至是单纯为了消遣娱乐而消费公众的热情。“中国游客泰国疯狂铲虾”事件消费了公众批评“不良国民素质”的热情;“天价鱼”事件消费了公众谴责“宰客奸商”和维护“游客权益”的热情;“返乡日记”事件消费了公众批评不良风气的热情;而“罗一笑”事件、“男友举债对植物人女友不离不弃”事件、“扶老人被讹诈”事件则消费了公众支持真善美行为的热情。公众一次次被欺骗、被愚弄,便逐渐失去对此类信息的关注甚至是信任,以冷漠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面对此类事件,整个社会也就变得毫无人情可言。

2.3 引发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媒体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而对当事人心理、情感、工作、生活、名誉所构成的间接伤害。“反转新闻”所带来的第一波、第二波乃至于第三波庞大的舆论态势,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暴力因素,轻则出现大量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的语言,重则将当事人的隐私暴露在网上,严重破坏了其生活与工作。领导“抹香香”被偷拍的视频传至网上后,不明真相的网民对其进行了狂潮般的语言攻击,随即其个人工作与生活中的信息也被暴露在网上,对其造成了严重打击。大妈碰瓷玩具车的视频被传至网上后,不明真相的网民对该老人甚至是整个老人群体进行攻击、谩骂,呈现出异常混乱、低劣、负面的舆论氛围。这对当事人及其相关联的人群构成了严重伤害。

2.4 激发社会矛盾

和谐社会建立在广大群众互信、互帮、互助的基础上,而大众媒体则在构建和谐社会氛围中发挥着协调作用。系统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新媒体中的不少“反转新闻”都在有意或无意地激化社会矛盾,触发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诸如“幼儿园老师暴打幼童”事件,显然进一步恶化家长对于幼师的不信任感,固化其不良印象;“领导只会‘抹香香’”事件,进一步激化了本已就十分紧张的官民矛盾;“大妈碰瓷玩具车”事件则会进一步固化人们对于老年人的不良印象。类似于这样的“反转新闻”不胜枚举,看似一个简短的新闻信息,实则在不断触发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阶层之间不信任、不理解、不认可的矛盾,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反转新闻”造成大众道德观念、情感思想被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所“廉价”消费,最终持续降低媒体公信力,扰乱媒体环境,破坏社会和谐。这需要政府新闻主管部门能够从媒体监管、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角度,加强对“反转新闻”的治理工作。

猜你喜欢

网民舆论传统媒体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